跨越近一千年与近一万公里,巴黎圣母院来到黄浦江畔。
这听上去匪夷所思,却已然真实发生。
12月,巴黎圣母院在上海开设全球*增强现实感沉浸式展览,开启亚洲首展。
这是一座“数字孪生”的圣母院,通过视频解说、全景观览、互动游戏等11种交互方式,游客能够沉浸式地探索巴黎圣母院21个重大历史瞬间、建筑工艺细节和兴建修缮场景。
展览以2019年圣母院的意外失火拉开序幕,再现大教堂所见证的历史变迁:从昔日圣母院的*块奠基石被铺下、到拿破仑一世加冕仪式,再到近年火灾后的修缮现场,观众能够“亲历”巴黎圣母院长达数个世纪的峥嵘变迁。
疫情之下,VR、AR等新兴技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轻盈地揭开了历史厚重的面纱,并能让世界游客同处一隅,感受文明旅程的波澜壮阔。
随着疫情新形势到来,数字化+文旅的趋势必然不会逆转,文化软实力的比拼,终将绕不开硬核技术的竞赛。国际局势风云诡谲,文化入侵与反入侵交织,文明之战或许会以全新形式再次打响?巴黎圣母院在黄浦江边重建辉煌,圆明园是否也能有朝一日走向塞纳河畔?
“技术+文明”大比拼,不是新鲜事
以新技术赋能文化输出,并不是疫情下的特殊产物。
曾经,文明想要跨越地域限制,总绕不开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与侵略,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列强开启殖民扩张之路,通过语言、宗教的侵袭,让西方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在世界各地落下烙印。
对于我国而言,自十六世纪以来,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相继来华,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由此引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西学东渐”让西方文明逐渐打开我国国门,在鸦片战争之后形成规模化,从洋务运动学器物,到维新运动学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学思想,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
冷战之后,媒介技术的加速迭代,更让西方文化传播从未如此广大而长远。经历多年的全球化洗礼,中国也不免被裹挟于“西化”潮流中。
从广播电视的启用到互联网的诞生,西方文明似乎始终先人一步,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融于多媒体时代的影视作品、潮流音乐、时尚设计等等,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传统文化却在过去两百年中几经批判与忽视,西洋节日的热度高于传统节日,博物馆的人流量低于主题乐园,不被看重、不受年轻人欢迎成为传统文化常被苛责的缺陷。
而西方文化的传播始终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十几年前,*部《阿凡达》开创性地带给世界观众前所未有的3D视觉体验,成为全球票房*;十几年后,巴黎圣母院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在上海重现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科技,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文史哲的阵地,并成为文化延续与跨越时空传播的解法。也因此,不论疫情形势如何,数字+文化传播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今年7月,“迪奥抄袭马面裙”文化挪用事件已经让一部分人开始觉醒,如果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始终将其束之高阁,最终被取笑的只会是我们。传承的关键就在于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生长,让年轻一代赋予生机,新技术吸引目光,旧文明焕发光彩,让中华文明走出中华。
而*的文化载体,就是博物馆。让不起眼的博物馆重新走进大众中心视野,新科技或许能为其找到*答案。
科技焕新,博物馆“变形记”
早在2016年,国家文物局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中就已经提出“鼓励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鼓励有条件的文物博物馆开展智慧博物馆工作”。
以近年来国内声望最高的故宫博物院为例,2018年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同专业地图团队合作,精确采集故宫开放区域的600多个建筑、展厅、服务设施位置信息,并推出了“玩转故宫”小程序,满足观众的个性化游览需求。
2021年12月,故宫博物院发布数字故宫小程序2.0,“玩转故宫”全新升级为“智慧开放”项目,从“玩转”导航的小助手,升级为更智能、更友好、更简单的开放服务平台。
毋庸置疑的是,新冠疫情正在加速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尝试以新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超过85000所博物馆被迫缩短了开放时间或者长期闭馆,占全球博物馆总数的90%;国内严格的出行限制,更让各地博物馆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1年5月,国际博物馆协会进行了第三次博物馆与疫情相关的全球性调查,已有约八成博物馆选择“重新审视数字化策略”与“增加数字化服务内容”,即便成本控制因疫情而愈发严格,博物馆们用于数字化的预算却平均上涨超6%。
全世界的博物馆正在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疫情“新常态”下的应用,数字新科技的应用和融合无疑也成为博物馆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国内的政策春风也已吹起。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据统计,2021年国内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六千家博物馆各有所长,想要开启智慧化征途,应当从何处入手?
重塑博物馆,开启奇妙夜
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情节中,展品与标本在夜间拥有了生命,古老厚重的人物与历史变得朝气蓬勃。如今,电影中幻想的神奇体验,利用现在的3D、VR、AR等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成为可能。
VR,虚拟现实技术,以现实场景为基础,构建出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为博物馆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化的大门。
在线下的传统展陈当中,观众因为距离的限制只能看到文物的有限面貌,而将博物馆及文物进行3D扫描、VR数字建模之后,观众可以在线上进入博物馆“移步换景”,自行把控参观时间与路线,从各个角度观察文物的细节,相比照片、视频更加身临其境。
比如,谷歌通过全球性的在线展览平台Google Arts and Culture,获得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文化的推广权和选择权。大英博物馆就通过与其合作,对超过7000件藏品精萃进行了VR三维建模,用户可在家中沉浸式观赏诸如“罗塞塔石碑”、“帕特农神庙雕像”和“萨顿胡头盔”等世界知名的文物典藏。
8K拍摄制作和大屏播出超高清呈现文物细节,AR、动画让文物活化“动起来”,全程5G直播带给观众沉浸体验,博物馆作为新技术的试验场,结合文物陈列、图文和声、光、电、多媒体演示和数字表现等多样化形式,动捕、声控、光控、触摸、体感、LED、投影、灯光等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和提升,“元宇宙奇妙夜”或许近在咫尺。
去年6月新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采用裸眼 3D、5G 信号、VR 720°全景视角等技术,能够成功实现“运河百科全书”的沉浸式体验,一经推出即备受欢迎。
一方面,VR三维重建能够延伸博物馆的展览空间,打破了博物馆展览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VR/AR技术还能与更多新兴技术结合,重现历史场景,实现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话,“穿越时空”、“再造遗迹”都成为可能。
此前,故宫博物院借助惠普的VR硬件设备解决方案,在国内开启多轮“V故宫”巡展计划,在直观展现御花园历史风貌的同时,甚至营造出活泼灵动的园林空间,复原园中小鹿、游鱼、海棠树等动植物,观众除了能够看到已经消失或尚未开放的御花园区域,还能感受御花园中的光影变幻、呦呦鹿鸣。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地享受世界各地特色文化,VR的营销能力同样得以显现。低门槛的线上VR漫游能够让用户逐步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进而引导用户到线下进行实地参观,普及历史文化。
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VR技术也需要博物馆来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游戏总被认为是VR落地的*场景,但是拥有优质内容、已具备基础吸引力的博物馆,空间信息易于采集,开发创造能够按图索骥,同样是VR*的实践领域。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而就在上个月底,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VR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将超过3500亿元,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可以看到,数字文旅与VR技术应用将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持续交融,未来的博物馆或许能够迎来永不眠的“奇妙夜”。
不断革新的前沿技术,为历经千万年沧桑的历史与文明提供了更多被了解、被学习和被传承的机会。历史发展和当代演变,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线上数字空间和互动过程中得到连接。
今年3月,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面对元宇宙,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
新技术开启的新纪元,在这一次的科技革命之中,欧洲文明与华夏文明跨越千万年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各国瑰宝不计其数,而元宇宙刚刚打开新世纪的大门,如同千万公里之外的太空战争,无边界的文化新疆域或许又将有一场博弈。
毋庸置疑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掘金”无疑是拾起话语权的*途径,通过新技术走进互联网原住民的新世界也是中华文化继续延绵千年的必选项。
新时代的华夏文明叙事亟待文、理科生携手著作,从殷墟沿袭的文脉需要用一支科技之笔挥毫落纸,太多优秀动人的中华故事等待被发现、被书写,从历史中认识自我、汲取力量。
当然,这场“竞赛”的最终结果,并不在于胜出或艳压,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让人类文明花园百花齐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