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消费真的很热:1-2月全国餐饮收入上涨9.2%

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2023-03-17 10:24 · 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记者丨阿力米热 编辑丨梁 励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开年以来,全国各地正“开足马力”力促经济加速回暖。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这是今年以来首份重要经济数据,因此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从环比看,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这表明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

消费方面,市场销售增速由负转正,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增长5.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今年)头两个月经济迎来开门红,甚至可以说略微强劲的复苏,说明市场信心在逐渐恢复,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1.消费强劲复苏

目前,中国仍然保持着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大网络零售市场的明显优势。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1月份曾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有望逐步恢复,有利条件包括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消费结构升级总体趋势没有改变;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逐步恢复;“互联网+”“数字+”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化消费较为活跃;就业稳、收入增有利于拉动消费。

从2023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5%,旅游、餐饮等消费出现快速反弹,明显好于去年12月的-1.8%,国内消费由此迎来了“开门红”,也印证了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

具体来看,线下场景恢复增长。1-2月份外出就餐增多带动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大幅好于去年12月的-14.1%。受油价上调以及出行大幅增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由-2.9%上升至10.9%。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476亿元,同比增长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较去年全年低4.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降低,意味着部分线上消费转移至线下。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实体店铺经营增势良好。1—2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便利店、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6%,增速分别高于上年全年6.3和0.1个百分点;百货店零售额由2022年全年下降9.3%,转为增长5.5%。

除此之外,建材类消费降幅由-8.9%收窄至-0.9%,家电类降幅由-13.1%收窄至-1.9%,家具类则由-5.8%回升至5.2%,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温迹象。而在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到期后,居民购车意愿有所下降,汽车消费由去年12月的4.6%下降至-9.4%。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中表示,1-2月消费数据受到正反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居民“不便消费”的状况大幅缓解,线下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大幅反弹;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能力尚未完全恢复。

“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6%,16-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至18.1%,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就业压力上升会影响居民收入来源,进而会对消费形成抑制。1-2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接近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较强。”温彬说道。

展望2023年,温彬认为,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以及新的稳消费政策出台,将会带动消费增速企稳反弹。不过,他还指出,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空间有限以及失业率阶段性上升等因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反弹幅度。

2.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

年初以来,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8%。

“不过,由于外需仍处于回落区间,PPI(生产价格指数)维持通缩态势,制造业企业继续扩大投资的意愿仍显不足。”温彬说道。

具体来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0%,略低于去年年末的9.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1%,也低于去年年末的9.1%。而民间投资仅增长0.8%,创2020年12月以来的*水平,显示民间资本的信心尚未得到提振。

“1月、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分别为56.4%和60.2%。再加上财政支出前置,专项债发行提速,使基建投资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对于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提振等问题,从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情况来看,决策层已提出了应对之策。”温彬说道。

提振民企信心方面,总理记者会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是长久之策,过去不会变,未来更不会变。将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平等对待所有主体,依法保护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同时新领域新赛道大有可为,并提到要弘扬民企在创新创业中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不仅如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此外,还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以及在政策措施的加持下,市场信心逐渐提升、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温彬说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