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卫星商业化,一场硬核的征途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而卫星是人类跳出摇篮的可能性,这一跃已经越来越近。
2023-04-17 16:05 · 猎云网  作者|盛佳莹   
   

三年前,罗永浩团队曾找到九天微星,希望可以将卫星上线到直播间。

但彼时卫星的产业链还未成熟,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到今年,九天微星创始人谢涛才认为商业化的时机到了。

上个月月底,罗永浩直播间正式面向大众卖起了卫星,这是一颗来自九天微星的1U立方星(纳卫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

原价200万元的卫星及发射费用,在直播间价格为100万元,在近10分钟的直播介绍中,超过8000人把产品加入了购物车,最终买家一次性付款买下。

虽然目前卫星这门生意更多的仍然是to G、to B,但网购卫星是全球首次尝试,在更多的用户心里种草了太空梦,也是掘金太空的一次啼声初试。

事实上,整个商业卫星赛道都开始了商业化的征途,这对所有商业卫星公司而言,是一场没有前人,只有来者的挑战。

01 加速商业化的号角已吹响

对于谢涛和罗永浩而言,卫星上线直播间彼此都等了三年。

这三年里商业卫星产业链逐步完善和成熟,有这样的判断是由于一方面,卫星核心的零部件和元器件不再被国外公司卡脖子或者依赖体制内,制造整星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运载卫星的火箭发射商选择也日益增多。谢涛告诉猎云网:“可以说,从卫星芯片—分系统—整星—批量生产—发射,整个链条都有不同的商业化公司来做解决方案。”

零重空间副总裁尹寅也表示,这些年在卫星降本上做了不少积累与尝试。

首先是在卫星载荷上做了集成化设计,整合卫星平台能力,降低整星重量;其次,在卫星元器件方面,使用商业车规级元器件替代宇航级元器件来降低卫星研制成本。尹寅告诉猎云网,这些芯片在经过封装、高低温、热真空等测试后,具备进入太空的能力,虽然使用寿命会缩短,但足以覆盖商业卫星3~5年的迭代。

在商业卫星公司的不断探索下,以遥感卫星为例,过去一颗分辨率达0.5M的卫星造价达数亿人民币,但目前同型号的商业卫星成本已经有了数量级下降,成本降至数千万人民币。

与此同时,卫星商业公司们也普遍采用一箭多星的形式批量化发射卫星。

去年,“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就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发射,星河动力也在去年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长光卫星自研的五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而今年3月,银河航天的四颗卫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进入太空,并且采用了全新的车轮式卫星编队。零重空间也计划在2024年一季度完成“一箭30星”的发射任务。

除此之外,过去以单个型号和任务为主的卫星研制流程也逐步向批量化生产过渡。

随着商业卫星产业链逐渐完整和成熟,卫星的研制成本和入轨成本都得到了极大的下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也曾表示,当前全球航天技术的主流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商业化推广的阶段。

如今,商业卫星公司们都纷纷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一场商业化竞速已经吹响了号角。

02 兵分多路探索商业化可能性

对于商业卫星公司而言,商业化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没有前人,只有来者。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

在谢涛看来,从2015年国内商业航天元年开始,过去的几年都是在做供给侧改革,而如今则逐步到了需求侧改革的阶段,卫星将赋能各种应用场景和催生出新的场景。

为了抓住更多应用场景,九天微星在商业化的尝试上选择了“共享模式”。通过分散模块化设计,将卫星分为平台舱和载荷舱,其中载荷舱搭载不同客户的不同应用,集成通讯、遥感、导航等多个功能,通过打造共享卫星平台,连接更多的卫星需求方,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摊薄需求方的成本。

谢涛将这个卫星共享模式命名为“太空班车”,以共享的方式带动更多的B端客户。

而零重空间选择了上游整星制造和下游数据应用两手抓的商业化路径。

2021年,国资委成立中国星网成为中国卫星互联网的“总设计师”。根据中国星网的“GW”星座计划,共计发射12992颗卫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发射要求推算,2023到2030年年均发射量为180颗以上,再之后五年发射量突破1700颗。

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但同时对卫星产能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尹寅告诉猎云网,目前体制内和商业公司的产能加在一起还不足以支撑一万颗星的量级,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这就像4G网络开始建设时,华为、中兴等一批供应商公司进入运营商体系,释放了极大的产能,如果卫星商业公司能够进入星网计划,这将是一个确定性的商业机会。”

除了上游整星制造之外,下游数据应用对于卫星而言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也向猎云网表示,卫星产业链50%的价值方在下游数据应用。

不论是远程医疗、应急救灾需要用到的通讯,还是海陆空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气候监测等需要用到的导航,以及基础设施测绘、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等需要用到的遥感,卫星都可以提供全时空实时感知、全周期实时监测和全要素实时评估的功能。

这还只是赋能传统应用场景,卫星还可能催生出新的应用场景,包括卫星互联网、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等。在尹寅看来,创新场景是行业真正意义所在,“传统场景地面也有传统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卫星只是补充,但当在月球、火星进行对地观测时,卫星的通讯、遥感功能便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卫星是大航天时代的基建。”

为了释放卫星的效能,零重空间计划组建灵鹊星座,通过组网提升卫星对地高频次观测的能力,同时,零重空间也在打造AI卫星,将AI技术赋能到卫星,实现“星上”快速处理数据。

此外,银河航天的商业化路径更聚焦天地融合的5G通信网络,而吉利的卫星商业化在聚焦卫星通信领域的同时,也尝试在高精定位服务方面打开商业化的口子。

03 仍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卫星商业化规模仍在早期。

2020年前后,国内商业卫星曾迎来一波投资热。航天驭星、千乘探索、微纳星空、九天微星、国星宇航、银河航天、零重空间等商业卫星公司先后完成超亿元的融资,经纬中国、高瓴创投、五源资本、顺为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深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纷纷入局。

普华资本也是在这波热潮的前夕出手投资了长光卫星、星河动力、星辰空间等卫星产业链公司。

但去年开始,资本放缓了入局商业卫星的速度。

这其中有多次火箭发射失败的打击,也有政策风向的变动,更多的是喧嚣之后,关于商业卫星,投资人有了更多冷静的思考。

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坦言:“根据现有国家的政策规定,民营商业卫星公司目前只能从事遥感和其他一些专用市场的业务,虽然也有很大的潜力,但很多应用和商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开发。因此原有的预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

谢涛也承认遥感卫星虽然用途广泛,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需求分散。不同地区的政府客户项目需求不同,要在这个领域里实现规模增长,必须通过“铺人”来实现,或者找到杀手级的通用应用才有可能实现。

但这目前对于商业化刚起步的商业卫星公司来说仍是一场硬仗。

更重要的是,在蒋纯看来,目前桎梏卫星商业化*的因素是火箭运力问题。“一方面,卫星星座需要经过大量的发射,全面建成后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卫星的新应用开发也是一门需要探索的生意,也只有解决了火箭运力瓶颈的问题,这种尝试才能更好开展,在快速迭代中试出商业模式,完成产品化。”

一位聚焦硬科技的投资人也向猎云网表示,自己虽然看过30~50家商业卫星企业,但最终都没有出手。“卫星产业链价值方20%在上游制造零部件,20%~30%在中游地面基站,50%在下游数据应用,中游主要是国家队,上游虽然市场空间不大,但拥有真正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壁垒高,目前已经有几家跑出来的头部公司,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去投,但下游虽然市场空间大,核心却只是做软件服务,壁垒低,这在国内很卷,难以判断哪家公司能真正跑出来,也不好投。”

但尽管目前的商业卫星公司仍有种种商业化难题待解,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赛道依然是投资人不可错过的机会。

蒋纯表示,自己在投卫星产业链时有一套方法论,在1.0时期,投做平台做基础的卫星公司,当火箭运力体系建成后的2.0时期,个性化的商业卫星百花齐放,投有个性的创新卫星公司。“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商业卫星也是在螺旋式前进的过程中。”

蒋纯判断,到2028年前后,当运力不再是瓶颈时,商业卫星将迎来一轮物种大爆发。

而另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则更看好卫星上游企业,包括芯片、核心元器件公司。在他看来,越上游,技术壁垒越高,可复用性越强。此外,他也看好向吉利这样的大产业方跨界探索卫星的公司,“卫星从不计成本到降本增效,这其中的商业化打法完全不同,相比体制内和学术圈出来创业的团队,我更看好大产业方的探索。”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而卫星是人类跳出摇篮的可能性,这一跃已经越来越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