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放假的话生意都会有点起色,但今年五一就异常的差,还不如平时。疫情刚过 大家放假全都出去旅游了,人们都在报复性消费,但没人去买电脑了。”一位品牌电脑代理如是说。
如今,PC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悲伤的季节”。2023年*季度,只要沾上PC的厂商,日子就不太好过。从芯片公司到电脑公司再到软件公司,在一份又一份惨不忍睹的财报面前,“PC产业已成为夕阳产业”的观点开始出现。
眼看PC市场起朱楼,眼看PC市场宴宾客。
1975年美国MITS公司发布的“牛郎星8800”(Altair 8800)宣告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1976年到1980年间,至少有273个型号的PC被研制出来,其中就包括Apple1。
1981年IBM推出*个人电脑,明确了PC的开放标准。在1981年~1985年间,至少有595个PC品牌,除了IBM、Apple还包括Tandy公司的TRS-80、Commodore公司的Commodore 64(销量创下吉尼斯纪录)。彼时,个人电脑品牌百舸争流,众神争霸。
互联网时代以来,以个人电脑为媒介的互联网迅速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大幅增长。199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突破1亿,2001年达到5亿。虽然互联网泡沫导致股市暴跌,但具有增长空间和技术前景的互联网企业在萧条中挺住了。2003年-2011年,全球PC出货量从1.69亿增加至3.65亿,年均复合增长率10.12%。
PC出货量的暴增,伴随的是PC品牌数量的锐减。如今市场上,前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4.%(这还是在Q1五大品牌出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被高度垄断的PC市场也让曾经的PC巨头戴尔在2001年登顶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100名的巨人企业”榜单。
48年后,PC巨头们却都在寻求如何转型。造神又杀神的PC市场,楼塌了吗?
01 PC的杀神时刻
要说PC市场造神,英特尔是*代表性的例子。
如果说PC品牌经历过一场乱战后最终进入“五国分立”,那英特尔的CPU产品基本称雄了这个PC市场的整个历史。
1980年代,英特尔从存储芯片制造商成功转型为微处理器制造商。1981年,IBM生产的*台电脑使用英特尔的8086芯片,之后英特尔与微软联手成为PC产业船长,革了IBM的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PC时代。
1987~1998年间,英特尔股价的最高涨幅超过了5000%。
2023年,英特尔支柱业务PC实现营收58亿美元,同比下滑38%。显然市场的压力已经来到了PC产业的上游,而最惨还不是英特尔。另一家CPU巨头AMD,在2023年*季度以PC芯片为主的客户端业务营收为7.39亿美元,同比下滑65%,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由2022年一季度的36%降至不足14%。该业务还录得1.72亿美元的运营亏损,上年同期运营利润为6.92亿美元。
除了PC处理器公司的业绩下滑,个人电脑相关的软件产品销售也面临下滑。微软Windows、搜索、Surface电脑在内的“个人计算”业务收入为132.6亿美元,同比下降9%。微软Windows系统预装收入持续下滑。当季来自于个人电脑OEM厂商的收入同比下滑28%,进一步显示全球PC行业还处在库存去化周期。
各大品牌的下滑的销量,巨头的亏损,一切线索都将PC市场的崩溃展现在人们眼前。
02 PC产业: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之下,消费电子市场整体都呈现低迷状态。中国消费者信心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在2022年下半年,有29%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变差了。在经历三年的疫情后,普通消费者增加储蓄的意愿正在上升。
对于科技消费品类来说,PC市场是“重灾区”之一。多家调研机构的数据都看衰PC市场。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PC市场预测中提到,“整个PC市场已经跌至20年来的*点”。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为5400万台,同比下降33%。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约为5515.4万台,同比下滑30%,这一跌幅创下了该机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追踪PC市场以来的*单季跌幅。
GFK数据预计中国市场2023年全年出货量将下降5%至4.74亿台。笔记本出货量将下降2%,OEM台式机下降13%;DIY产品将下降7%。
Gartner预计,全球PC市场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增长。
PC相关公司也选择“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联想CEO杨元庆坦承,“智能设备市场现在处于最糟糕的时期。”SK海力士判断,PC、智能手机、服务器三大下游市场均将在2023年萎缩。
英特尔认为,PC整体市场有望在2023年实现2.7亿台的销售量,意味着芯片行业整体将有约2.4亿至2.5亿台的出货量。AMD CEO苏姿丰(Lisa Su)在财报电话会上称,为降低下游库存水位,公司的出货量远低于终端市场的实际销售量,该情况已持续约三个季度。“我们的目标是让供应链中的库存正常化,让出货量更接近于市场实际的销售量。”她称,二季度公司出货量仍将略低于终端市场的销售量,但到下半年,情况将更趋于正常。
苏姿丰还称,相信PC市场已经趋于稳定,一季度将是公司客户端处理器业务以及整体PC芯片市场的“底部”,市场有望在下半年取得好于上半年的表现。但AMD预测2023年PC市场整体销售量约为2.6亿台,同比下降10%。而这一预期较英特尔2.7亿台的预测更为保守。从这一点来看,AMD对PC行业的信心似乎并没有那么充足。
03 拿什么挽救PC市场?
有文章称:“PC市场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文章指出,PC终端的创新已经停滞了许多年了,在过去这十多年,PC的创新无非就是小修小补,比如在外观设计上,或者键盘鼠标等操控上。
PC市场越来越依赖于上游,上游做什么,跟着组装什么,也导致PC市场的创新非常的被动。长期不变的终端形态,叠加创新能力不足,这让PC这一事物的使用场景很难得多拓展。
何为夕阳产业?夕阳产业多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下降,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
从GFK给出的数据来看,PC市场的增长从21年开始确实在减速。其中2020年到2021年虽然有小幅度增长但也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所带动的需求相关。或许PC行业确实不再“正当时”,但夕阳产业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产品价格弹性小,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无法满足追求利润*化的企业*定价规则。可能导致价格小于边际成本甚至平均成本,从而导致恶性竞争。
当下,PC产品的价格还没有到“赔本赚吆喝”的境地。
同时,DIY台式机的平均价格在近期也有小幅度增长。从这一角度来看,PC产业仍有潜力,只是产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机会,像21年PC市场就曾因为挖矿的影响达到了一个新高。
机会在哪里?或许华为在PC业务的思考可以成为答案之一。
2009年,华为开始涉足PC业务,当时的*款产品在短短两年走向终结。随后华为在手机市场迎来成功。我们都知道,如果说哪个产业替代了PC产品,或许就是智能手机。但是华为PC业务却没有停止布局。2016年2月,机出货量首次过亿的华为,发布了传闻已久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MateBook。要知道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减少10.6%,降至2008年以来*点。
华为内部曾对PC业务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华为看到了PC产品在华为5G、IoT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全场景连接战略中的基础作用,才最终决定进军PC行业。华为的战略是,以手机为中心,将手机的优势延伸至PC,打通移动办公场景,实现多屏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全场景联接。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手机、可穿戴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入PC行业能够使华为端产品形成体验上的互补。
显然,PC和移动设备并非水火不容——打造完整的PC、手机、IoT设备生态链,已经被各大厂商写进日程表。除了华为,苹果、小米,都构筑了完整的智能生态,软硬件全面打通。即使是手机芯片公司,如高通、联发科也已经为笔记本电脑推出了相关芯片。可见,产业上下游仍认为PC市场有利可图。
04 写在最后
一位受访者表示,其实PC市场还不算是夕阳行业,PC近些年出货量还是可以的。虽然移动互联是时代潮流,但PC依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屏幕音响的配备提供更好的影音观看体验,对于创作者来说各类创作软件的顺畅运行,种种优势意味着短期内PC产品仍是社会的刚需。
这样的市场,怎么是夕阳市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