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一幕出现了。
创投公司正排队上市——彭博社报道称,欧洲PE豪门CVC Capital Partners(简称“CVC资本”)准备启动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地点将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旦成功,CVC资本将缔造欧洲今年最大IPO。
半个月前,天图投资成功香港IPO,开创了国内VC上市的先河;而于PE圈而言,CVC资本至今执掌1600亿欧元,同样极具风向标意味。在此之前,黑石、KKR、凯雷等超级PE都已经上市。
一级市场低迷之际,罕见的上市潮上演——继天图之后,博将资本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最新消息传来,总部位于广州的谢诺投资也考虑赴港IPO。而海外,CVC资本领衔,太盟投资、普洛斯相继筹备着IPO.....如此一幕,前所未见。
12000亿
PE豪门要上市了
放眼创投圈,CVC资本可谓妥妥的豪门。
成立于1981年,CVC资本前身是花旗银行在1968年建立的一个风险投资项目,直到1993年才通过管理层收购独立出来,现在花旗集团依然是其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时至今日,CVC资本已成为欧洲PE豪门之一。
所谓豪门,是因为CVC资本家底丰厚。迄今为止,CVC资本在全球的资产管理总规模1610亿欧元(约12500亿人民币),涵盖六个互补的投资基金:CVC欧美基金,CVC亚洲基金,CVC战略机遇基金,CVC成长基金,CVC信贷基金和CVC二级基金。
过去30年,CVC资本在全球设立了25个办事处,在全球完成了超过300个公司收购项目,参与超过120个投资项目。
印象深刻的是今年7月,CVC资本最新发行的第九期并购基金成功募集超过26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077亿,一举打破了黑石此前创下的260亿美元并购基金募资纪录。
CVC资本在中国的沉浮也很值得回味。
2008年,在进入亚洲市场10年后,CVC资本正式成立了北京办事处。在入华的辉煌时期里,CVC资本投资了大娘水饺、启德教育、中金天医药、万全药业、千百度、俏江南等众多知名项目。
CVC资本热衷于“杠杆收购”,也许因为这一投资风格,才有了后面与俏江南张兰的恩怨往事。时至今日,双方依然还在进行漫长的诉讼战。
而大娘水饺案例也几乎上演了同样的戏码,最后不欢而散。经历了一番项目波折,CVC资本似乎伤到了元气,此后在大中华市场鲜少继续有投资案例公布。
直到最近三年,CVC资本低调归来。2020年4月,CVC资本宣布其第五期亚太基金成功募集 45亿美元;随后,CVC资本斥资13.05亿港元收购香港潮流服饰集团I.T49.35%的股权。
备受关注的还有一笔连锁药店收购案。2021年,CVC资本首次落子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战略投资西安怡康医药。今年2月,CVC再度加码,正式实现了对西安怡康医药的全面收购。
至此,这家PE巨头在中国的身影渐渐密集了起来。
不久前,天图正式上市
他们也来了
我们把目光拉回国内,天图投资刚刚成功IPO。
10月6日,天图投资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创投机构。印象中,这是第一家主流人民币VC基金登上IPO舞台。目前,天图投资共计管理8只人民币基金和3只美元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255亿元。
天图投资成立于2002年,早年以PE起家。在以深圳为代表的本土创投崛起的时期,天图投出了很多声名鹊起的项目。2012年,全民PE时代到来,本土创投纷纷转型,天图也顺势将投资战线收缩到消费领域,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专注消费赛道的创投机构。2015年,天图投资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后来的故事也随着消费投资的变化而起伏。在消费领域,天图投资的代表案例包括周黑鸭、中国飞鹤、奈雪的茶、小红书、茶颜悦色、万物新生、百果园等,一度被称为“吃货PE”。
此次IPO,天图募资净额10.085亿港元,引入了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福田引导基金”)和青岛投资者作为基石投资。不过,在如今港股略显冷清的背景之下,天图投资上市当天就破发了。
为何选择此时上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可能是一种募资新探索——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作为GP的长期核心资金带动更多的LP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募集长期资本,正是创投机构追求上市的现实初衷之一。
天图投资绝非个例。当下,无论人民币还是美元募资情况都不容乐观,更多创投公司瞄准了上市募资这条路。
6月30日,博将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一度要冲击国内VC第一股。
资料显示,博将资本成立于2005年,专注高科技赛道的初创企业,涵盖高技术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医药与医疗技术及新材料等,其资产管理总规模近百亿。
最新案例是谢诺投资。有消息称,总部位于广州的谢诺投资考虑最早明年在香港上市,该公司目前正与投行商讨有关IPO事宜。更多细节传出——计划IPO的规模较天图的11亿港元更少,不过目前计划尚处早期阶段,尚未作出最后的决定。
PE圈最热闹一幕
上市潮来了
放眼望去,美元PE上市潮更加轰轰烈烈。
犹记得去年1月,执掌千亿美金的TPG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首日收盘涨15.25%,市值一度超过100亿美元。创办于1992年,TPG是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如今管理规模超1000亿美金。
随后,亚洲私募股权公司太盟投资集团公司(PAG)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立于2002年,太盟投资在管规模超3000亿,出手了腾讯音乐、奈雪的茶、乐信等多家知名公司。
不止于此。去年3月初,消息传来——声名显赫的普洛斯已经以保密方式申请投资业务在美国进行IPO,募资金额约为20亿美元。身为一家管理资产规模超1200亿美元的巨无霸,普洛斯在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达720亿美元。
至此,从太盟到普洛斯,从TPG到CVC资本,越来越多的PE巨头奔赴上市,而且体量极大,这在全球PE史上绝无仅有。
为何海外PE巨头几乎同一时间追求上市?此前一位不愿具名的募资合伙人分析,如今美元募资环境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上市募资的效果显而易见——正如去年TPG上市,轻松募集了10亿美元。
回想十多年前,第一波PE上市潮历历在目——
2007年6月,黑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敲响了PE上市第一道钟声。此后,2010年7月,KKR集团在纽交所上市;2011年3月,阿波罗在纳斯达克敲钟;2012年5月,凯雷正式登陆纳斯达克……PE排队敲钟。
十年一轮回。如今,相似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继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0/5240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