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信用卡行业来到十字路口

一位长三角地区城商行信贷客户经理告诉钛媒体App,其所在银行“从去年开始普遍调低了信用卡额度,主要是由于不良率出现了高增。”
2023-11-09 20:51 · 微信公众号:钛媒体  蔡鹏程   
   

作为农商银行中的老大哥,上海农商银行近日公告了一则部门架构调整方案。

该行《关于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显示,将零售条线一级部由零售金融部、信用卡部调整为零售金融总部、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部、个人贷款业务部、基础客群经营部。换句话说,上海农商银行裁撤了信用卡部而将信用卡业务并入大零售中进行管理。作为零售业务中的核心业务,信用卡部作为一个部门被裁撤的情况较为罕见。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重重挑战。

2020至2022年,该行信用卡余额大幅萎缩,分别为117.41亿元、110.65亿元、61.09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信用卡余额仅45.9亿元。与此同时,该行信用卡不良率在持续攀升,2019至2021年分别为1.34%、1.73%、2.39%——2022年年报和本季度季报则并未直接透露信用卡不良率具体数据。

而上海农商银行此时面临的信用卡难题,也是全行业困境的一大缩影。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7.86亿张,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00万张。仅建设银行这一家银行一年就少了1500万张信用卡。

一位长三角地区城商行信贷客户经理告诉钛媒体App,其所在银行“从去年开始普遍调低了信用卡额度,主要是由于不良率出现了高增。”

01 持续探底

三季报普遍对于信用卡业务着墨不多,仅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数家银行有所提及。

招商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5.51亿元,同比下降8.62%,主要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下降;

平安银行:2023年9月末,本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462.49万张,较上年末下降6.3%;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416.5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6.4%;2023年1-9月信用卡总交易金额21389.76亿元,同比下降17.8%;

民生银行: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7,128.07万张,比上年末增长4.56%;信用卡客户数5024.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06%;信用卡透支4,773.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5.39亿元;

相较之下,半年报提到了更多细节。2023上半年,五家发卡量过亿的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发卡量同比下滑9.87%,招行下滑4.07%,工行维持持平,中国银行增长3.67%,中信银行增长7.07%。

从信用卡交易额来看,以上5家银行集体同比下滑。建设银行同比下滑0.69%,招行下滑0.67%,工行下滑7.63%,中国银行下滑5.30%,中信银行下滑2.03%。全行业中,下降幅度*的是兴业银行(13.99%),平安银行(13.75%)。

不良率方面,与2022年末相比,工商银行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率增长44个基点至2.27%;建设银行增长20个基点至1.66%;招行下滑9个基点至1.68%;中信银行下滑4个基点至2.02%,而中国银行则未透露具体数据。全行业中,不良率增长幅度*的是浦发银行2.49%(增长67个基点),交通银行2.44%(增长49个基点)。

全行业来看,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在用发卡总量为7.98亿张,同比下降0.28%,是自2015年改变卡量规模披露口径以来的首次下降。

2023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在用数量再度环比下降0.59%,为去年三季度末以来的第三次季度下降,信用卡应偿贷款8.55万亿元,环比下降0.17%。

信用卡业务的颓势,自然会直接影响银行营收表现。

以信用卡营收规模*的招行为例,2023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00.51亿元,同比减少6.12%,主要是由于“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下降”;三季报中,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45.51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8.62%,主要依然是“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下降”。

回顾信用卡市场发展轨迹,2018年是行业顶峰。《中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信用卡活卡率达73.2%,人均持卡量0.7张;信用卡交易总额从十年前的3.5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

02 何去何从

信用卡发卡量的下滑,一方面与监管政策改革相关。

去年7月,金监总局(银保监会)与人行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

所谓睡眠卡,即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使用的、或者新申领还没有激活的信用卡。此前,商业银行信用卡经营管理过度“经营指标化”。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单纯以发卡量、客户量等指标作为考核的管理模式,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睡眠卡”。此次新规意味着信用卡盲目扩张道路的终结。

交易金额的下滑、信用卡活跃程度的减弱,是信用卡行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银行交易金额出现下降,兴业银行同比下降13.99%,平安银行下降13.75%。即使是部分发卡数量仍然维持一定增长的银行,信用卡交易金额或笔均交易金额也在下降。比如,民生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发卡量较上年末增长4.56%;信用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5.06%;信用卡透支额仅比上年末增长约3.1%。

再如,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较去年末增长了约10%,但贷款规模却反而减少了约8.5%。

事实上,整体银行卡的卡均消费,笔均消费也都在下降。央行《2022 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提到:

受宏观经济压力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下降,银行卡卡均消费3302元,同比下降9.28%;笔均消费511元,同比下降15.31%。

不过,在整体颓势之下,信用卡消费的线上化成为行业趋势。

比如,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2023 年1-9月,信用卡线上消费占比同比上升了6.9个百分点;在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财会部总经理李俐提到,1-9月,全行信用卡线下交易的手续费同比下降了8%左右,而线上交易手续费同比增长了约19%。

业内也感受到这一趋势,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当前临近“双11”,公开资料显示,大量银行与淘宝天猫平台、抖音APP等电商平台合作展开营销,推出信用卡支付满减等活动。部分银行与电商平台推出联名信用卡,比如,江苏银行与广发银行与支付宝联名推出了“蚂蚁宝藏信用卡”。

蚂蚁集团则表示,今年“双11”淘宝天猫平台上有近300万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了花呗分期免息服务。艾瑞咨询发布的调研显示,近七成被访商家认为提供分期免息后销售额有明显提升。

显然,在存量甚至是缩量时代,激活沉睡卡、刺激消费成为行业的共同选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