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铅笔道×知乎 | 诺谛智能胡长建:将大模型用于制造业,解决人力缺口

2023-11-16 14:20 · 互联网     

“场景,场景,场景。”在发展大模型成为业界共识,并烧掉数百亿训练资金后,大模型应用场景狭窄的问题,似乎仍没有解决。

不可否认的是,大量企业正尝试将大模型用于生成图片、文章、表格、对话,甚至用于生产游戏,并且卓有成效。但这些尝试终究属于内容生产的范畴。而在诺谛智能创始人兼CEO胡长建博士看来,将制造业与大模型结合,以AI技术助力中国制造业降低成本,指数级提升运营决策效率,更接近AI的长期目标。

胡长建出身联想集团,是深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20余年的杰出科学家,国家及北京人工智能科技专家。2021年,胡长建带领团队从联想独立出来,成立了旨在以先进AI技术改造与升级制造业的诺谛智能。

基于在制造业多年的经验,胡长建判断,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巨大、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有机会帮助我国制造业真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理论虽然如此,但强调严谨操作的制造业,与经常“胡言乱语”的大模型到底该如何结合?在制造业大概念下,各企业的具体需求千差万别,如何能以一家单位统统满足?在耗资巨大的大模型领域,通过服务制造业企业是否能实现收支平衡?

带着这些问题,铅笔道联合知乎,与诺谛智能创始人兼CEO胡长建展开了对话。

图片1.png

,制造业升级,离不开AI

铅笔道:诺主要将AI用于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服务,为什么会想落地到“AI+制造业”,在这波大模型浪潮中似乎较少企业尝试这个方向?

胡长建:首先需要承认,创立诺谛有一些我的主观考量,因为我本人很喜欢制造业,也非常了解制造业。当然,也有行业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条。

第 一,制造业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支柱产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要有很强工业基础和就业覆盖,那制造业必然是国家会长期支持的行业。

第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并不均衡,面临很严重的人才短缺。这个短缺不仅仅是设计人才短缺,还包括很多工人短缺,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工厂,宁愿去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导致工厂劳动力不足。

第三,我国制造业其实正进行结构性升级,要满足低碳环保、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要求,用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奏效,必须从技术底层进行变革。

总结起来就是行业前景广阔,并且容易形成行业壁垒,所以我判断“AI+制造业”的市场机会巨大。

铅笔道:为什么AI能为制造业升级发挥巨大作用?

胡长建:因为AI技术本身属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对人脑的助力和增强,它*的价值在于把知识信息的迭代和应用变得迅捷。

过去制造业看起来是不是很笨重?未来它应该更先进、更灵活。那AI就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而节约成本。

铅笔道:具体是如何缩短的?因为制造业这个概念其实很大。

胡长建:如果把制造业拆分开,大体可以分成三层。*层是生产制造本身,第二层是支撑制造的运营层,第三层是制造的服务层。

诺谛智能的产品主要就集中在赋能制造业的运营层和服务层。

现在制造业企业的很多工作,除了工厂之外,有很多工作都在企业运营层和服务层。比如说产品的生产设计,供应链的管理,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的维护等等,这些其实都可以归结成企业的数字化服务范畴。因为过去制造业企业实际上是以生产为中心,把产品生产出来就行。

而现在产品已经同质化很严重。制造业企业需要以服务为中心来组织生产。在产品设计、原料规划、供应链,甚至包括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有很强的抓手。简单来说就是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现在要以服务为中心。

但由于企业过去不重视这一块,主要就靠“堆人”,所以随着制造业的复杂度进一步提升,过去靠人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靠人已经不划算了,那AI替代就变成了一种硬需求。

二,AI的*使命,在工业中体现

铅笔道:如果单说智能制造,其实很早之前大家就已经在尝试,诺在2021年年底成立后,做了哪些新的尝试?

胡长建:没错,从工业1.0到工业4.0,乃至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一直都在往智能化发展。但以往更多说的还是用信息化手段,让制造业的信息变得更加透明。

信息的再生和价值创造,特别是对于“人机融合”创造价值这件事情其实谈的很少。欧洲提到的工业5.0,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那这就涉及到人和机器的协同,用机器帮助人类更好地生产物质,也符合AI的使命。

铅笔道:你认为AI的*使命是什么?

胡长建:这其实更接近一个哲学问题,我个人认为,AI的使命是将人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体力和智力)中解放出来,让人去从事更有创造性,更能实现梦想的事情,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铅笔道: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工业领域是如何落实的,有具体的案例吗?

胡长建:比如说诺谛智能和一家乳制品企业的合作。在外地,他们的SKU(最小存货单位,表示货物品类多少)可能只有20个,年产值大概在几个亿。我当时说你们用AI管理能提升效率,但他们表示不需要,因为20个SKU靠“堆人”就能盯的过来,所以诺谛与这家企业先合作了其他业务。

后来合作扩展到他们总公司,总公司相关部门对AI管理很感兴趣,因为总公司的SKU有将近300个,这个时候靠人就盯不住了,因为货品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人力极限。

而AI本身来就擅长厘清这种复杂问题,这种复杂源于企业组织分布,产品种类、零件种类、供应链、客户群规模等等。这家乳制品企业用上诺谛的产品后,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时效性,重复沟通无效沟通变得更少,并且把问题前置,也节省了大量人力,错误率也降低了。

铅笔道:诺现在的客户主要在哪些领域?

胡长建:诺谛目前已服务联想、宁德时代、三元、商飞、宝马、隆基绿能、联宝科技、颐和园、人社局、市监局、税务局等近百家客户,如果按照与联想的合作算,诺谛已经服务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终端用户。

三,制造业变现不难,难的是做出好产品

铅笔道:这些企业其实横跨IT、新能源、食品等截然不同的领域,诺智能如何以一家公司满足跨行业的需求?

胡长建:首先当然还是基于自身团队的技术水平过硬。

诺谛智能团队从2017年开始就在联想内部孵化,在这期间联想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去验证对产品场景化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沉淀了很多行业Know-How(行业、技术、业务等诀窍与知识沉淀),还积累了很多的代码模型,甚至包括一些可运营的服务。这些就是诺谛提供服务的组件。

虽然诺谛服务的企业不同,但是在具体的场景中,需求可能在联想都遇到过。比如虽然三元是乳制品公司,但也要将产品运到线下门店,也要管理经销商。联想也是如此,所以线下场景的经验其实就可以复用。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构建一些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开放产品端口,为客户提供二次开发的能力,让客户自行定制。就像堆积木一样,诺谛完成主结构,合作伙伴拼凑成型。

铅笔道:诺现在是如何收费的,实现收支平衡了吗?

胡长建:因为诺谛智能还是个软件公司,所以我们也用软件的方式定价,不同点在于我们按照效果收费,收费标准每单大概在15%到30%之间。

收支平衡方面,由于我们2021年底才从联想独立,目前盈利还在滚动阶段,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实现收支平衡。

铅笔道:制造业企业对诺AI产品的付费意愿如何,你如何说服他们使用诺的产品?

胡长建:我始终认为在制造业变现并不难,难的是做出好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制造业更愿意技术更新,只要产品能让客户的ROI(投资回报率)算的过来,他们很愿意买单。

铅笔道:是否有客户买单的时候?

胡长建:举个例子,诺谛有一个老客户,我们的交付人员按照规定部署产品后,客户就是觉得不满意。然后我就问团队,为什么客户不满意?他说客户和我们在交付上的理解并不一样,从技术上诺谛的AI计算精度已经排在行业前列了,但客户仍然不满意。

然后我就找客户聊,发现其实客户根本不关心AI 的精度,他只关心的是能不能解决端对端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双方都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

在联想内部的时候也经常遇到,很多事情站在技术角度上去想,其实没有问题,但拿着锤子找钉子,应用就很难。所以我们一直坚信真正好的AI产品是一个嵌入式技术,所谓嵌入式技术就是必须在特定场景下,解决特定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直要求团队要有服务意识,不能只是砸钱磨技术,导致客户ROI算不过来,毕竟企业还是要实现商业化运营,所以与客户共创价值才显得更为重要。

铅笔道:很多互联网大厂也在瞄准工业智能化赛道,这是否会对诺智能的商业化产生影响?

胡长建:大模型本身就是AI技术的一种,我也坚信大家最终都会拥抱大模型,大厂当然包括在内。

那诺谛的优势在于,在联想内部经过实战的训练和打磨,包括行业知识的沉淀、场景解决思路的积累、团队服务意识和经营思想的转变等等。

其实从技术底层来说,大模型技术并不神秘,也没有*的壁垒,从这一点来说,大厂和创业公司本质上都在同一起跑线。未来真正的壁垒,应该是将AI与实际场景结合和创造价值,对场景理解更深的企业才最终能跑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