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年第一个IPO敲钟,艾罗能源市值150亿

在出海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依然十分重要,否则本土市场遇到的问题,转移到海外还是会遇到。
2024-01-03 12:10 · 投资界  王露 岳笑笑   
   

2024第一个IPO出现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日(1月3日),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罗能源”)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此次IPO发行价为55.66元/股,开盘见涨近80%,市值一度超150亿元。

这是一个“夫妻档”新能源IPO。创始人李新富、李国妹夫妻曾是工作稳定的医生,却在20年前下海创业,意外闯入新能源领域。他们执掌下的艾罗能源,乍听令人陌生,却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旗下90%户用储能产品都卖往欧洲。

尤其近两年,欧洲用电成本高昂,艾罗能源仅2022年欧洲营收就超过40亿元人民币。

而当国内新能源公司纷纷撤回IPO,主打海外市场的艾罗能源却顺利敲钟,打响2024上市第一枪。

浙江夫妻干出一个IPO

来自桐庐

这是一个夫妻联手创业的故事。

创始人李新富,深耕光储行业16年。然而,他早年却是毕业于杭州医学院(原浙江省卫生学校),曾从事医疗十余年;妻子李国妹同样出身医药行业。

千禧年间,夫妻俩下海开启创业之路。2007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国。机缘巧合下,李新富接手了一家“浙大系”公司,闯入了光伏江湖。

很快,夫妻俩又盯上正在崛起的国产光伏逆变器赛道。于是在2012年,他们成立了艾罗能源,主攻户用储能。公司成立于浙江杭州,目前位于桐庐县。

公司历史上有几个节点:2013年,发布了首款储能逆变器;2018年,其研发的储能电池成功推向市场,实现了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同时量产。目前,公司5个系列储能电池产品量产上市,还拥有2个系列的光伏逆变器项目。

招股书显示,根据 IHS 统计数据,2021 年艾罗能源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 177MWh,市场占有率约为 4.1%,户用储能逆变器出货量约 2.23万台,市场占有率约 3.6%。截至去年11月,艾罗能源的销售区域已经覆盖了德国、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拥有了澳洲、英国、荷兰、美国等数个分公司。

成立12年,艾罗能源没有公开过任何融资。但根据招股书得知,身后股东站着国家电投、金石投资、三峡资本、中科电投资、港银创投、浙创投等数十位资方。

2022年6月,艾罗能源IPO获得科创板受理,但此后历程并不顺利,曾前后中止两次,直到去年3月才顺利过会,终于在今天登陆科创板。至此,这对浙江夫妻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A股IPO。

招股书的秘密:

欧洲订单撑起40亿营收

名不见经传的艾罗能源,何以撑起百亿市值?

透过招股书,答案也许便是:出海和新能源红利

招股书显示,艾罗能源是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主要面向海外客户提供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及并网领域。

其中,自主品牌储能一体机和ODM产品是艾罗能源是主要产品类型。2021年艾罗能源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77MWh,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4.1%;2021年艾罗能源户用逆变器销量约2.23万台,按出货量算,公司户用储能逆变器约占全球市场份额5.1%。

过去两三年,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高企,叠加俄乌战争和海外大型停电事件,带动了户用光伏和储能的需求激增。主攻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的艾罗能源则吃到了这波红利。

欧洲是全球户用储能的最大市场,也是艾罗能源的“主战场”。招股书显示,艾罗能源来自欧洲的收入占比在2022年达到了 94.5%左右,且 2020年至 2022年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仅2022年,艾罗能源在欧洲实现了43.58 亿元的销售收入。

这得益于艾罗能源先后拿下了两份海外大单——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的韩华集团、来自捷克的贸易商GBC,其主要销售地均是欧洲。两大客户在艾罗能源2022年的销售占比为46.44%。

其中,韩华集团所带来的销售收入从 2020 年 779.71 万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2.0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艾罗能源是其户用产品唯一的合作厂家。

随着海外订单的暴增,短短两年时间内,艾罗能源营收从2020年的3.89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46.12亿元;净利润则从0.33亿元上升至11.34亿元,2022年净利润更是大涨1700%。

出海大时代

中国新能源在海外有多火

某种程度上,艾罗能源的崛起算是中国新能源出海爆发的一缕缩影。

用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的话来说,今天中国出口“新三样”变成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新能源产品。

这并非夸张。“我问过法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中国最大客户是谁?他们说以前是消费品,现在是新能源产品。”凯辉基金合伙人张利曾分享,国内的优秀新能源企业出海已经成为趋势。

在她看来,国内一些高利润的新能源企业,其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入、百分之六七十的净利润都是来自海外。“优秀的能源企业基本上都有全球化视野,这对我们投资人来说,非常令人激动。”

正如回望2023年,宁德时代、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瑞浦兰钧、鹏辉能源等新能源公司不断拿下海外订单。

事实上,新能源只是出海大潮的冰山一角。2023年,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出海许多次,发现海外供应链基本都有和中国的衔接需求,这带来许多结构性机会。比如说两轮电动车,在国内竞争激烈,定价三五千,但在印度和印尼的平均价却达到上万元,溢价空间很大。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足够警惕。黄明明说起在明势全球投资人大会上,许多海外LP都在问: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确实不错,但每年新增的千兆瓦时远远能够超过消耗的千兆瓦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之前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

针对这一担忧,他的回答是:真正的优质产能是稀缺的。与此同时,过剩的落后产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加速出清。

此外,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提醒,出海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国际化不是做“外卷”,没有创新而单靠“外卷”消耗存量市场,引发的问题在未来两三年可能就会看到,这一点需要高度重视。

而在出海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依然十分重要,否则本土市场遇到的问题,转移到海外还是会遇到。其实很多发达国家的公司,很少讲出海,甚至没有出海的概念,因为这些公司生而全球化,重视创新做增量,而不是去“卷”存量。

凡此种种,都给中国新能源出海带来了宝贵启示。

2024,崭新序幕徐徐拉起。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 岳笑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1/52801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