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脱口秀演员影视圈再就业

观众出离的愤怒,除了对脱口秀演员强行转型表演,业务不行的不满,更多是惜才。
2024-01-05 12:47 · DoNews  耳东陈   
   

那头#徐志胜 演男主# 刚在年末的社交平台激起轩然大波,他将在腾讯武侠喜剧《侠客行不通》中饰演男主角荀凌风,这是他在客串《庆余年》后再度“触电”影视表演,并直接“飞升”挑大梁;

这边新上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中就又出现了客串的脱口秀演员童漠男和肉食动物的身影;

加上李雪琴、王勉、杨笠、杨蒙恩等一众纷纷在大小荧屏上干起演员营生的脱口秀演员们,令人不禁想起当年章子怡在综艺节目上诧异不解又愤怒的发言:

为什么一定都要当演员呢?

演员是*级的职业吗难道?

没有预设中的“双厨狂喜”,只剩满屏问号。

脱口秀演员“再就业”

杨笠和杨蒙恩在《七时吉祥》里演神仙的时候有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梗:

好消息是脱口秀有了新梗,坏消息是脱口秀没了。

《吐槽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脱口秀大会》的爆火,带热了线上线下的脱口秀演出。专业的喜剧创作,贴近生活的表达,在自我冒犯和冒犯他人中犀利又鞭辟入里地说尽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令脱口秀和脱口秀演员们成为年轻观众的电子榨菜和互联网嘴替。

敢写敢说,收获拥趸,也带来舆情风险。为追求戏剧效果而嘴上没有把门的也为脱口秀的长久发展早早埋下隐患。定时炸弹未炸响时,头部脱口秀演员们已经凭借一夜爆红积累的流量纷纷转型,上综艺或者影视表演都成了“再就业”的出路。

会写段子,深谙戏剧节奏懂得砸挂、抛梗,脱口秀演员们与综艺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观察、访谈类综艺纷纷向他们抛出橄榄枝。李雪琴和毛不易组成“毛雪汪”组合,徐志胜成了智联的“靠谱工作推荐官”,何广智上了《非诚勿扰》,庞博上恋综当了观察员,杨笠、杨天真、傅首尔、易立竞成为《展开说说》的固定嘉宾,赵晓卉、程璐录制《打工不如打电话》。

靠笔杆子和嘴皮子吃饭,只不过换一种形式向观众展现自身的魅力,再就业的事情发展到这里还在正轨,观众继续看他们天一脚地一嘴侃大山消磨时间,乐乐呵呵下饭挺好。

逐渐离谱并遭反噬的开端是,脱口秀的演员们开始演戏。

从生意经的角度来说,对于片方和脱口秀演员无疑是双赢的配置。

片方视角,脱口秀演员自带流量和喜感,凡类型必带轻喜的创作大环境里,脱口秀演员本人即喜剧元素本身。如果说老戏骨抬轿是保品质,脱口秀演员客串就是加看点。

脱口秀演员视角,相比于半死不活的综艺市场,电影剧集多少有点热乎气儿,有活就干的押宝式“赌徒心理”某个瞬间会盖过“这事儿我能不能干得了”的自知之明。

你们是双赢了,观众招谁惹谁了?

这戏是非演不可?

网络上的声音不好听。

我们抛开断章取义的曲解和以貌取人的非议,观众的诉求就一点:吃点好的。供给侧改革倒推行业,无外乎就是尊重戏剧创作的基本逻辑和影视表演的专业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少闹脑袋决定屁股的乌龙。

总结观众对于脱口秀演员演戏的槽点,其实就一处:演技差。

这里插一句,古装剧(特指古偶),对演员外貌、形体的要求极高,不要说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即便是经过专业系统教育的科班演员,没长“天选古人”的脸,也别动演古装的心思。在这点上,观众宽容又严苛:表演专业与否不论,丑先是原罪,外貌或造型翻车,必然招致观众的无差别攻击;相比之下“笨蛋美人们”的接受程度还要高些。

所以当杨笠和杨蒙恩出现在《七时吉祥》中的仙界时,扮相上的突兀反而是可以暂且按下不表,最令人头大的是二人气质和表演的青涩,与整个仙气缭绕的环境格格不入。

原本的惊喜变成了惊吓,杨笠在说台词的时候,“普信男”词条在kk的脑海中滚动播出,随时担心这位以犀利著称的脱口秀一姐冒出“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难得,如果生活过得不如意,会变得多么的丧心病狂,多么的歇斯底里无理取闹莫名其妙,简单来说,就是跟女的一样”诸如此类的金句。

我们必须且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舞台表演、影视表演之间是有壁的;演员和脱口秀演员是两种职业(不然大家的百度百科上怎么会写演员、脱口秀演员)。

对专业的轻视,对艺术作品风格特点差异的无视,让观众感到被冒犯了,只不过这次的冒犯并不好笑。

科班演员培养体系中,中戏、北电遴选学生的标准尚天差地别。前者注重舞台表演,中戏表演系出来的演员台词的话剧腔重,五官大且浓颜系多,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舞台演出,声音表情动作,得让坐在戏院最后一排的观众听见看见。后者注重演员在摄像机里的状态,宽幅银幕景深镜头的拉扯将人放大两倍,小头小脸的细骨架到了荧屏上将将好。

虽然表演系多出美女帅哥,可是这里的“美”,站在专业的维度,更恰当地讲应当是“合适”。

当然,近年活跃在荧屏上被认可的演员们也并非全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大红大紫的不在少数,舞蹈演员、歌手、网红转型大有人在,甚至素人草根的崛起也随着媒介的丰富成为可能。对脱口秀演员们转型的口诛笔伐并非眼红或有意针对,就像前文提到的,被“狙”的理由只有一个:不专业。

脱口秀演员们涉水影视,长板和局限尤其鲜明。

脱口秀的本质是语言艺术,脱口秀演员包袱抖响观众就笑,管你穿的是什么长得什么样。影视演出是综合艺术,演员用身体表演,台词的节奏要符合戏剧的环境,更要贴合人物的心境。即便是更侧重台词的电视剧,演员的语气、动作,乃至眼神和微表情,都是表演的一部分。

饰演一个角色,对演员意味着要在剧中过完一个人的一辈子。这就要求演员本身具备完善人物小传的功底,在编剧已有的人物小传基础上,填满所饰演角色细腻的命运纹理。好的演员也同样是好的创作者。

演员的戏路尚有宽窄之分,但不客气地讲,对于脱口秀演员而言,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或者老天爷本身追着赏饭吃的天赋,影视表演就是一条看得见尽头的单行道,*的出路就是演自己。那些剧中镶边搞笑的工具人,那些有着只言片语靠高光点吸引人的角色,真正跟着人物在戏里活一回,太难了。

跨界到底行不行

脱口秀演员跨界,到底行不行?

观众出离的愤怒,除了对脱口秀演员强行转型表演,业务不行的不满,更多是惜才。

有创作才情的人是少数,脱口秀演员们本身就是*的创作者。他们具备敏锐的生活触角,能在生活中发觉普通人忽视的细节;创作也是个苦差事,有报道曾提到,一个脱口秀演员可能需要磨一年,才能磨出一个自己满意观众喜欢的10—15分钟段子,这背后是无数次推翻重建,是书山文海里的跋涉筛检。

观众不理解的是,明明自己就是*的创作者,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笔杆子下,演别人写出的人物呢?硬要解释,只能说做演员的钱*赚,重赏之下,什么才情理想,抵不过俗世诱惑。

凡事都有开始,真要转型逐梦演艺圈,请尚不知表演为何物的脱口秀演员们演自己。

例如黄子华,他在《毒舌律师》中近似于本色出演的表演放大了自身的优势,与人物丝滑嵌套。

又如李雪琴,《故乡,别来无恙》中和大爷大妈们打成一片的社区基层工作者就更好地放大了她身上的亲民感,形成“谁家长辈不喜欢”的荧屏角色特质,客串的《芳心荡漾》也因为和生活近和自己的气质近,华彩有且不露怯,走自然挂路线,作为新人演员的李雪琴算是初步找到了自己的戏路。

同样“跨界”的脱口秀演员王勉,在《女士的品格》中饰演“没断奶”的新手奶爸,面对生活局促窘迫,对妻子体贴理解不足的人设天然掩盖了表演上的青涩——人设如此,怎么演都是对的。

还有一类脱口秀演员,既表演,也创作。《年会不能停!》中,童漠男、肉食动物除了客串,还担任了影片的文学策划,以创作者的身份延续个人长板,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这里也有另外的隐忧,这部类似《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电影版的电影,到底还有多少元素和特质属于电影本身?就像是一次次观影团将电视剧搬进影厅播放,作品品类之间界限的不断消弭模糊,内容本体的“跨界”,对于人的跨界而言是否也是好事,我们暂且打一个问号。

脱口秀演员跨界,如果真想把“脱口秀”三个字摘掉,不是不行,只是需要时间,以及对于专业的敬畏心,像尊重自己写的段子一样尊重表演。

以及,“跨界”意味着试错风险的增加。尤其对于已经非常成熟的脱口秀演员而言,花时间精力到新领域,理应深耕自身所长的投入减少。不进则退,表演碰壁再想回到脱口秀领域,原来的位置已经不会留给现在的自己了。

总而言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硬道理。遥寄一个期待:脱口秀这档子内容品类能从脱轨中尽快回归正轨,有舞台,才能把流失的人气聚回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