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恒益传承 一览首博 恒友汇代表探秘文物传承背后的数智科技

2024-05-23 15:57 · 互联网     

读懂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是文化积淀的浓缩,是历史记忆的载体,这里连接着过去、当下与未来。5月21日,正值世界文化发展日,恒友汇继5月14日圆满收官“恒益传承 一见如‘故’——岐黄雅集 药典传世”首站后,接力启动“恒益传承 一览首博”博物馆精品研学第二站。

作为首届恒友汇服务季五大主打品牌活动之一,本站旨在延续“恒益传承”品牌IP,通过量身定制高水准、高规格的文博盛宴,全面满足恒友汇资深代表对高品质文化美学的诉求。同时,积极响应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度挖掘博物馆价值,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研学期间,近十位恒友汇资深代表走进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聚焦历史文化与科技,品鉴京味文化,沉浸式体验数字“辉煌中轴”,探秘文物传承与保护背后的数智科技。

“恒益传承 一览首博”博物馆精品研学活动现场

大国崛起 深耕文化美学新生态

“清明假期,湖北省博物馆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超23倍”“‘五一’期间,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人数达404万人次”“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场馆‘一票难求’”……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博物馆已经成为凝聚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殿堂。

国家也非常重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多次强调博物馆的重要性:“我到地方考察,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是更好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各地博物馆纷纷响应,为文博迷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恒友汇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与记录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传承、物质传承与科技传承,已经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全面满足广大代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的个性化诉求,首届恒友汇服务季期间重磅推出“恒益传承”主题系列活动,聚焦文化、科技传承,先后走进故宫博物院、首博,通过提供集“参展、研学、品鉴”于一体的高端博物馆精品研学,携手恒友汇代表一起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一览首博 数智科技唤醒文物新生

读懂一座城市,从博物馆开始。作为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以及文化地标,首博保存与陈列着北京约70万年人居史、3000余年城市史、800余年都城史的珍贵遗存,收藏与陈列着超20万件艺术瑰宝,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有关北京历史与文化艺术的殿堂。

为了全方位感受北京的千年魅力与现代风采,恒友汇代表走进“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辉煌中轴”“老北京民俗展”等主题展,穿梭于各类兼具古典美和现代美的展陈空间内,沉浸式感受北京的厚重历史与璀璨文明,近距离品鉴馆藏文物的历史沉淀。

琳琅满目的馆藏文物、恢弘大气的古建遗址、匠心独运的数字动态影像、跨越时空的古今互动将首博的文化底蕴与科技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现场的恒友汇代表目不暇接。特别是以“辉煌中轴”为代表的古今相通、虚实交织体验,更让恒友汇代表直呼震撼。

作为献礼北京建都870周年的重磅大展,“辉煌中轴”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为三大主线,全方面回溯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传承,传达了古人“仰天俯地、以中为尊”的中国传统宇宙观、时空观、审美观,并通过数智技术营造了一个跨媒介、跨时空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恒友汇代表置身16米长的巨型实景沙盘上,可以用数百米高空的超级视角,尽情俯瞰“中轴线”,欣赏高低错落的古代建筑,纵横交错的胡同街巷,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代表们还可以走上中轴线地图“穿越”各个遗产点,留下珍贵合影。

“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辉煌中轴”

让中轴线能被“看得到”“听得见”“记得住”,是首博将数智科技运用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创新实践。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轴线纵贯古今的文化风貌和日夜与四季轮转,首博用数字化的方式精准复刻了北京中轴线7.8公里的景观,制作大小宫殿模型80多座,创建房屋模型约13,000间,并利用3D Mapping投影与落地竖屏,联动演绎北京中轴线自公元1267年,元大都建都至今的历史演变,展厅两侧采用了16个LED长条屏辅助沉浸感的营造。

恒友汇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建模与3D打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广泛应用,科技正在文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无论是考古发掘、文物展示、知识传播还是文物保护与修复,都可以看到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碰撞出的“新火花”。

为了让恒友汇代表全方位了解首博在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本次研学还特邀首博科技保护中心专家代表为大家现场讲解字画装裱、考古实验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科技与文化的交融,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出圈’,也让中华文明永续传承成为可能。通过引进成套先进的文物保护和修复设备,对标国际的高科技手段,首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稳居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就此,首博科技保护中心专家代表指出,首博不仅具备收藏、展示文物的功能,还负有整理、修复、研究北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当前,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通过传统工艺方法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不仅可以*程度再现文物当年的历史风貌,还可以让受损的文物焕发新生。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首博保存着文明演进的足迹,展示了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带给恒友汇代表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展望未来,恒友汇将继续深耕中华文化沃土,找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家族传承的结合点,深入挖掘高端特色文化展览资源,精心策划“恒益传承”系列主题活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展示者。同时,携手恒友汇代表一同赓续中华文脉,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涵养更为深厚的中国自信!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