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杨受成杨政龙助力华语电影题材创新,《破·地狱》屡刷港片新高度

2024-12-10 13:52 · 互联网     

临近岁末,英皇电影《破·地狱》正式官宣于12月14日登陆内地影院。该片在香港地区公映伊始就引发观影狂潮,上映首日连破9项纪录,截至目前票房已冲破1.2亿港元,成为香港影坛第三部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更超越《毒舌律师》,登上亚洲及华语片港澳票房纪录第 一名,刷新香港票房历史,吸引无数内地观众跨境观影。

《破·地狱》的故事发生在红磡,是很多内地观众最熟悉香港的地方之一。这里除了有港乐圣地“红馆”,还有香港最 大的殡仪馆。正如电影初始,有一句旁白说到“红磡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一街之隔,这边的红馆每晚都有演唱会,另一边的殡仪馆也是每晚都有‘演出’上演。”

或许我们最初走进影院观看《破·地狱》是因为黄子华、许冠文两代笑匠再合作,但观影之后你会发现影片中的生死议题令人反思。整部电影聚焦鲜为人知的特殊行业,更在电影里深刻探讨人生议题。“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这句台词不仅道出了《破·地狱》的核心主题,也成为了影片中最 具共鸣的一句话。

导演陈茂贤在打磨剧本时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借由殡葬从业人员的生活引出话题,影片的叙事结构巧妙,充满出人意料的转折与幽默,让观众在笑声与思考之间不断摇摆。有资深影迷在观影后评论:“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的故事,从一个家庭的小世界刻画两代之间的矛盾,引申至殡仪行业遇到的冲击(传统与现代、宗教信仰等),再扩大到香港这几年间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疫情的影响、男女失衡、对生儿育女态度的转变、为孩子选择移民等),内容可说是包罗万象。”还有影迷表示:“《破·地狱》想表达的观点与情绪比较多,故事娓娓道来却不会让人觉得混乱冗余,铺的伏笔都有回应,隐喻的后劲也很足。个人感觉是久违的好片,不只是限于港产好片。”

如今,《破·地狱》一片不仅入选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世界焦点单元”,还成为新加坡2024年“香港电影巡礼”开幕片,更是第44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入围电影、第21届香港亚洲电影节开幕电影,以及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港澳台影展开幕影片。此外,《破·地狱》还在第61届亚太影展中斩获最 佳导演、最 佳女主角等四项大奖,获得业内外一致认可。

《破·地狱》的成功,除了在于剧情打动人心、主演创作用心外,也离不开出品人杨受成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杨受成怀着对光影的热忱,在港产片、中国电影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带领英皇电影不断开拓题材边界,关注以社会现实、边缘人物、心理问题为主题的小众电影赛道,逐渐打破以往观众对港片“差不多的演员、差不多的桥段、差不多的爆炸镜头”的刻板印象。

杨受成对新颖题材及新一代电影人的支持有目共睹,除了《破·地狱》外,由新晋导演罗耀辉执导的《望月》也在一众影片中脱颖而出,参加了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港澳台影展。在杨受成看来,电影就像是一方净土,他不想在这里为利益而争斗,只想孕育那一份深埋的情结。凡有剧本奉上,杨受成会先看故事大纲、了解题材,“我在选人、选电影投资的时候,最看重的不是盈利,而是看是否与我‘心投意合’。”杨受成说,这是他对电影事业的一种特殊情怀,不为盈利而妥协,不随波逐流,才能拍出观众真正喜爱的电影。

电影投资为杨受成带来许多好朋友,一些刚刚冒头的新晋电影人经过杨受成提点后都大有成就。杨受成尤为偏爱有热血、有激情、观点独特的电影人,早年间怀才不遇的林超贤和张家辉便是得益者。当年林超贤送来《证人》剧本时,名气一般,尚是香港二线导演,定下的主角人选张家辉更是名不见经传,但杨受成深信《证人》是好剧本,也认为张家辉演技精湛。他不理外人劝阻,坚持投资此片,结果眼光精准,《证人》连获7项影帝大奖,林超贤*成功,张家辉扬眉吐气,这足以见证杨受成慧眼识英雄。

英皇的影视产业在杨受成带领下不断壮大,市场形势千变万化,影视产业与市场经济、生活潮流环环紧扣。杨受成明白作为投资人不能躲在云深不知处,而需要亲自研究市场趋势、探索大众喜好,这样才能拍出好电影。正是杨受成这种脚踏实地的做事原则,让他的儿子杨政龙深受感染,杨政龙在父亲的熏陶下对电影有着深刻的情怀,他和父亲一样对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杨政龙认为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了无数影迷的情怀和记忆。自加入英皇之后,杨政龙就一直跟随父亲了解电影产业的发展。杨政龙说:“英皇一直秉持着港式经验加内地本土化的策略投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我们投资电影的准则是‘每部电影都必须把正能量体现出来’,要从市场的角度、观众的口味去考虑,要把故事讲好,让观众无论是走进电影院也好,还是在家看也好,都可以感受到一些故事内涵,并且感同身受的得到共鸣。” 除了新主流大片外,英皇电影在类型上也有很多开拓,包括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电影《流浪地球》、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电影《悬崖之上》等。对于未来的发展布局,杨政龙表示:“我们会多跟一些新人合作,希望把年轻人的想法融入到电影中进行尝试。‘多元化’就是我们的宗旨。”

时代在变、客观环境在变,但香港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创作环境、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都是不变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如何将题材和画面创新,怎样去讲故事……这将是当今电影人需要持续思考的关键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