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传承为根以创新为翼,书写中医药发展新篇
在香港中医药行业的百年发展长河中,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家起源于 1903 年的中医药机构,历经三代传承与时代变迁,从清末乡间的济世药庐成长为现代化药业企业,用 “仁心妙手,济世救人” 的初心诠释着中医药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一、百年溯源:从疫病中诞生的济世初心
1903 年的中国大地,正遭受着周期性时疫的重创,“疫气弥漫,死者相枕” 的记载见于多地方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幼立志耕读的柳南公(讳星炜)目睹百姓疾苦,毅然放弃仕途,背起药箱踏上行医之路。他深入疫区,在实践中总结出 “辨时疫节气、辨地域水土、辨患者体质” 的 “三辨疗法”,对湿热霍乱、风寒咳喘等病症疗效显著,很快在江南地区树立起口碑。
同年深秋,柳南公将自家宅院改建为药庐,取名 “广仁堂”,寓意 “广施仁术,普惠众生”,这便是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雏形。与当时多数医馆不同,广仁堂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 “贫者给药,重者留诊” 的慈善宗旨 —— 对无力支付诊金的患者分文不取,急重症患者可免费留宿诊治。据现存的《广仁堂施药账簿》残卷记载,1905 至 1907 年间,广仁堂累计为 2987 名贫困患者免除药费,平均每日接诊量达 20 余人次,柳南公也因此与綦樟若、单培源并称为 “医界三九”,成为清末民间医者的典范。
1908 年,柳南公次子戟门先生(讳树棨)接过传承重任。这位自幼随父侍诊的继承者,不仅医术精湛,更展现出卓 越的经营才能。他系统整理柳南公的临床经验,编纂成《广仁堂医论》三卷,完整保留了 “三辨疗法” 的理论体系;同时亲自带队深入大别山、长白山等道地药材产区,建立从采摘到储存的全链条质控标准,确保入药药材 “产地正、品相佳、药性足”。针对当时高发的儿童惊风症,戟门先生在古方基础上改良的 “小儿安魂散”,因疗效确切被民间称为 “儿科圣药”,推动广仁堂从单纯诊疗机构向制药工坊转型。
二、香江扎根:从传统药坊到现代企业的跨越
20 世纪中期,随着内地与香港交流日益频繁,柳氏家族后人带着*秘方与制药技艺南迁香港,于 1950 年代正式注册成立 “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开启了在香江之畔的全新发展阶段。
初到香港时,中医药市场流派众多、竞争激烈,但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凭借百年积累的品牌信誉与严苛的品质把控迅速立足。公司在香港上环开设首家门店,延续 “前店后厂” 的传统模式 —— 前堂设诊室接诊,后坊为炮制车间,消费者可全程见证药材清洗、炮制、配伍的全过程。这种透明化经营模式不仅增强了信任感,更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日均接诊量很快突破百人次。
为适应香港湿热多雾的气候特点,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创新性推出 “四季养生方” 系列产品:春季祛湿茶包选用土茯苓、赤小豆等岭南药材;夏季清暑丸融入藿香、佩兰等成分;秋季润肺膏以川贝、雪梨为核心;冬季滋补膏方则配伍阿胶、枸杞等温补药材。这些贴合本地需求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其中 “广仁祛湿茶” 连续五年占据香港中成药养生类销量前三。
1970 年代,柳氏第三代传人柳慕贤执掌公司后,启动现代化转型。他率先引入恒温烘干设备、不锈钢炮制容器等现代工具,在保留 “酒蒸大黄”“蜜炙甘草” 等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将关键参数量化记录,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1985 年,公司在新界建成*符合 GMP 标准的生产基地,配备药材检测实验室,对每批药材的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进行严格检测,成为香港首批通过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认证的企业之一。
三、守正创新:中医药现代化的践行者
进入 21 世纪,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加速推进 “传统与现代融合” 战略。公司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组建由 15 名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对柳氏家族流传的 200 余首验方进行系统研究。
研发团队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分析药材成分,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验证疗效,成功将多款经典验方转化为现代中成药。其中,基于柳南公 “活络方” 研发的 “广仁活络丸”,针对香港人久坐办公导致的颈肩腰腿痛,选用蕲蛇、全蝎等 12 味药材科学配伍,经 300 例临床验证有效率达 92%,上市后连续十年蝉联本地中成药止痛类销量榜首,2010 年更获得 “香港名牌产品” 认证。
在质量管控方面,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公司在云南文山、四川彭州等地建立 12 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实现 “从田间到药房” 的全程监控。每批药材入库前需经过产地溯源、性状鉴别、成分检测等 6 道关卡,由 30 年以上经验的资深药工与现代检测设备双重把关。2020 年,公司生产基地通过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GMP 认证,产品成功进入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成为香港中医药国际化的代表企业。
四、仁心延续: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
作为 “广仁” 精神的传承者,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 5% 用于公益事业,自 2000 年起开展 “中医进社区” 活动,组织医师团队深入长者中心、社区服务处提供免费义诊,累计服务超 10 万人次。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紧急调配药材生产 “广仁防疫香囊”,向社区一线工作者捐赠 5 万余个,研发的 “抗疫扶正汤” 被纳入香港中医诊疗方案推荐清单。
在文化传承方面,公司于 2015 年建立 “广仁堂中医药文化馆”,展出从清末至今的制药工具、医案手稿、药材标本等 300 余件文物,免费向公众开放。2019 年,“广仁堂中医药文化” 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司借此契机出版《百年广仁:柳氏中医世家传承录》,系统梳理发展历程与医学经验。此外,公司设立 “广仁堂中医药奖学金”,资助香港高校中医药专业学生,至今已培养 87 名青年中医师。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与天津、上海等地的广仁堂虽共享 “广仁” 之名,但定位各有侧重。天津广仁堂以社会救济为主,上海广仁堂侧重绅商慈善,而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则始终聚焦中医药诊疗与制药,形成 “以医带药、医药结合” 的独特发展路径,成为香港中医药行业的标志性企业。
五、百年展望:迈向国际的中医药力量
如今的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已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诊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企业,拥有 3 家旗舰诊所、5 个生产车间、28 家零售门店,年营收超 2 亿港元。公司产品涵盖中成药、养生食品、中药饮片三大类共 120 余种,其中 “广仁活络丸”“小儿安魂散” 等 10 款产品通过欧盟传统草药注册,进入英国、德国等市场。
展望未来,公司董事长柳建明表示:“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将继续以‘仁心妙手’为根,以‘科技创新’为翼,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目前,公司正与内地中医药企业合作开发跨境电商平台,计划三年内将产品覆盖 “一带一路” 沿线 10 个国家;同时启动 “经典名方二次开发” 项目,运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验方的临床价值,让百年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从 1903 年的乡间药庐到如今的现代化药企,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百年历程,正是中医药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与发展的缩影。这家始终以 “济世救人” 为初心的企业,正带着中医药的智慧与温度,书写着属于香港、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健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