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创新药
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这十年开启了 “全球技术贸易” 的加速模式 —— 现在已经成了全球交易最活跃的 “创新药集市” 之一,而美国就像这个集市里人流最密集的 “黄金摊位”。创新药出海交易爆增,但中国药企仍未上牌桌
被明星项目和少数赛道光环遮蔽的是惨烈的同质化竞争与低效内卷,从交易狂欢到价值高地,中国创新药还需穿越周期。PEEK爆火背后,工业狂欢之外,医疗破局的中国答案
当资本的热浪遇上硬核科技的突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投资机遇,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医疗从业者用实干对"卡脖子"困境最有力的回答!这些CRO小巨头逆势狂飙,凭啥?
20%的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年增员百人,放在如今的创新药企上都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标的,更别提本土CRO了。面对头部如泰格,腰部如昭衍新药、美迪西都难逃业绩滑铁卢,这帮小型CRO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首个百亿美金ADC快要出现了?
DS - 8201联合帕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三期临床获佳绩,市场前景被看好,同日ADC领域还有其他突破 。88家药企「狂」回购:恒瑞、药明、复星们在下什么棋?
有观点认为,在中国药企加速出海的大趋势下,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还可优化股权结构以吸引国际资本。同时,部分企业通过回购为未来并购或分拆上市铺路,提升资本运作灵活性。医药一哥,头对头杀疯了
恒瑞医药在过去几年里似乎有意通过频繁在国内开启头对头三期临床来“证明”自家药物的优势和打出品牌,但市场对其对照药物的“最优性”(是否为当前最佳疗效的药物)有所保留,期待一哥未来能够开启一个最硬气的头对...小分子药物的最大Bug,终于要解决了
小分子药物的开发难度并不比大分子药物低。例如,小分子肿瘤并且通常需要从晚期开始临床,逐步往患者基数最为庞大的辅助治疗推进,这个过程可能就要耗时7-9年。IL-17A靶向药激战,国产药如何撕开进口垄断缺口?
IL - 17A靶向药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呈“五强争霸”格局,国产药凭借技术优势反攻,生物类似药扎堆Ⅲ期,未来有三大突围方向 。2025年04月14日 0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