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不审行不行?这个惊人之问,抛给了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和发审委委员。一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谈起这个事情时,依然充满震惊。他说这是郭树清在上任不久之后的一次内部场合中提出的疑问。他认为这是在试探新股发行改革水深水浅。IPO不审究竟行不不行?【详细】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审批制的弊端显得愈来愈明显。第一,在审批制下,企业选择行政化,资源按行政原则配置。上市企业往往是利益平衡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或部门内其他企业脱贫解困的任务,这使他们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无法实现股东的愿望。第二,企业规模小,二级市场容易被操纵。第三,证券中介机构职能错位、责任不清,无法实现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第四,一些非经济部门也获得额度,存在买卖额度的现象。第五,行政化的审批在制度上存在较大的寻租行为。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初衷和最后目标,均在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等三大基础功能,对定价、交易干预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行节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实现;上市门槛过高,审核过严,则不利于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注册制与审批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 注册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发行风险交给了主承销商,把合规要求的实现交给了中介机构,把信披真实性的实现交给了发行人。。 |
美国证监会接到发行人申请后,会就其提交的材料提出反馈意见,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则需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一般意见反馈和答复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直至证监会不再有其他问题才会准予注册。从时间上看,美国证监会的审核最快2个月,一般3到6个月时间方能完成,交易所审核仅需1到1个半月,时间包含在证监会审查期内。 伦敦UKLA审核发行人材料时,也需经过一读、二读、三读的意见反馈和回复,之后需有一定等级、两个以上审核委员签字后才能获得发行批文。发行审核环节通常也需时3到6个月。“如果三读之后还有问题,将继续进行多轮意见反馈,如果发行人一直无法完成反馈回复,发审环节就会被无限期拖延下去。 |
不审核,很快就成为垃圾场紧
@金融街风投客:不审核,连赌场都不如了,很快会成为垃圾场! 不审核即发行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股票市场所方可采用,而我们的股市不是不成熟,而是长畸形了。
这是个伪命题
@李开复:其实这是个伪命题。①重点是公司上市过程中的披露要完整、精确、透明②若没做到,上市公司、券商、审计单位、律师事务所都要担负责任③股民不够成熟,也许审可以保护股民利益,但是审的目的是保护股民、质疑有问题的公司,而不是滥用选择权、墨守成规。
慎用休克疗法
@郑伟鹤:支持市场化,慎用休克疗法,市场化的基础是法制环境,在现有自律基础薄弱、违法成本低廉、良莠难分的基础上,要警惕暴风骤雨式的市场化后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大字报当道、市场迷失的情形!
这算大跃进吗
@国庆周:我相信郭主席能管好证监会,但敢问郭主席能管的了法院和检察院吗?如果没有独立、公正司法制度的终极护佑,恐怕广大散户投资者受损时将伸冤无门。呼吁已久的退市制度还没建立起来,都开始讨论不审了,这算大跃进吗?
|
VS
|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有智商
@王冉:您认为股民都有专吃垃圾的习性吗?要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是有智商的,他们智商减弱一定是制度使然。IPO取消审批制行不行?当然行!郭主席提出了一个非常迫切的好问题。!
注册制可解决问题
@大美无言 :注册制,只要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签字了,且成功发行出去了就可以上,但是一定要放开法院对虚假上市诉讼的立案和依法审理,这样就由发审委的专家审核变成了亿万双股民的眼睛的审核,该判就判,该罚就罚,如安然造假就毁了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一样!
势在必行
@许小年:看看今日市场即知,审批并未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缺少好公司,股民当然赚不到钱,只能在炒作的游戏中给内幕人抬轿子。股票和债券的上市与增发如同卖白菜。股票的信息不对称比白菜严重,监管者的重点是信息披露,而非公司质量。
旗立风起
@403_Forbidden :谁都明白为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个革是绝对要改的。关键是对于“势”的判断与选择,涉及两个层面: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配置功能是否已经严重扭曲;二、尚未出清但必须照顾的既得利益的退出安排。前者已经火烧眉毛,大佬应该非常支持改革,后者本人不懂。直觉上,旗立风起!
|
对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个体来说,融资自由应该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从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审核制到注册制的转变一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