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无人驾驶引发的变革比想象的更快,留给车企和老司机的时间已不多

无人驾驶比想象来的还要迅猛,未来它的应用场景将非常广泛。比如汽车共享、打车出行、卡车、物流等领域,而且它还会延伸到金融、保险等传统领域。当然,未来无人驾驶这项技术也会很快在私家车里广泛应用。
2017-12-07 07:09 · 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  尹天琦   
   

  “今天开始,当你在深圳搭乘公交时,看到驾驶位是空的,方向盘还会自己动,千万不要惊讶……”

  近日,一则自媒体发布的文章《别了司机!刚刚深圳打响*枪!》引起广泛传播。文章称2017年12月2日,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并称这是中国首次。然而,12月4日上午,深圳巴士集团对这一信息进行辟谣,“有人驾驶、试验线路、只针对特定人群开放”,工作人员说了这三个关键词,“无人驾驶的实现,仍停留在功能和技术层面。”

  其实,网传具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福宝线确实已开通试运营,单程全长1.2公里,设有海梁、深巴、福田三站。但目前这条线路只是处于“数据采集试运行阶段”,只对受邀市民免费开放。

  据介绍,该线路通过4辆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电动公交车来实现自动驾驶,已经能实现减速避让、紧急停车、绕行障碍物、自动靠站等功能。对于自动驾驶的程度,“此前已经在科技园等地进行了4个月的真实道路情况测试,功能上基本实现了无人驾驶。”

  年关将至,关于无人驾驶的热点消息此起彼伏,那么无人驾驶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从技术上来说,无人驾驶已经不太遥远。目前包括BAT在内的国内公司以及谷歌、苹果等巨头都在加大力度布局,并且在今年纷纷取得了突破进展。

  科技公司的无人驾驶布局

  谷歌和特斯拉是最早进行无人车布局的,他们引领了一大波科技公司进入造车领域。如今,除了特斯拉,他们大多数已放弃造车,转做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首先看看这个领域五家技术公司今年的突破。

  谷歌

  近况:今年底,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的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表示,已放弃开发在危险场景下让驾驶员接手操控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之所以放弃是因为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容易让驾驶员分心,根本没有准备好接手驾驶汽车。这一声明可以看到谷歌对自己自动驾驶技术的自信。

  Waymo是去年12月正式从谷歌X事业部门分离出来的。独立一年的Waymo今年与Lyft达成了合作,布局共享出行领域。

  成果:截止发稿,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公路上行驶了400万英里。

  这400万英里代表了谷歌Waymo整个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全部努力,从最初的自动驾驶车一直到无人驾驶Chrysler Pacifica 小型货车,车上始终没有任何人类司机。Waymo指出,如果按照美国人的平均开车速度,人类大约需要花300年的时间来驾驶400万英里。

  Waymo已经十分接近第4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这意味着在特定的情况下,Waymo自动驾驶汽车并不需要人类司机的监管。

  Uber

  现状:Uber的第二代自动驾驶汽车目前正在试车轨道上进行开发测试,最早将于今年年底上路。11月末,沃尔沃与优步(Uber)签署了合作,计划在2019年至2021年之间,向Uber出售24000辆基础车型,用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其实沃尔沃早在去年8月已经宣布和Uber达成合作协议,沃尔沃将和Uber启动联合项目,共同研发新的自动驾驶基础车型。

  成果:早在2016年8月,Uber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路上接送乘客,并且一直在使用沃尔沃的XC90作为其自动驾驶测试的车型,目前其在匹兹堡、旧金山以及亚利桑那州坦佩的测试车队中,共有约 200 辆配备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沃尔沃 XC90 SUV。

  与此前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略有差别, Uber 定制的这 24000 辆新车型特别设计了冗余系统,安装了Uber自动驾驶技术方案,车辆内没有人类驾驶员,尽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百度

  近况:在刚刚结束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谈到,大家给他出主意,让百度做一个广告,画面就是坐在车里喝酒。因为无人驾驶,所以就没有“酒驾”这个说法了。

  在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宣布,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一款车型将于2018年量产。李彦宏公开了百度“无人车量产”的时间表: 2018年7月份,与金龙合作,率先实现无人小巴车的小规模量产及试运营。同时他也公布了百度Apollo开放平台的最新进展:已经有6000多个开发者在使用,其中有1700多个合作伙伴加入了阿波罗,超过100个合作伙伴申请使用Apollo的开放数据。

  成果: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车将于2018年实现量产。这辆即将量产的无人驾驶小巴从外观上看真的很“小”,它采用了双门设计,可坐8-12名乘客。

  由于是无人驾驶小巴,它的内部并没有设计方向盘,也没有驾驶座,车身采用复合材料,搭载易驱智慧能源系统并支持百度研发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它还搭载了DuerOS人车AI交互系统和龙翼无人车云端运营管理系统,配合车身四周配置的雷达和传感器,实现多重安全防护,还支持OTA软件升级。

  特斯拉

  近况: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出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的最新产品:全电动的半挂卡车Semi。Semi的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负载能力超过36吨,而且它还能在高速公路上以无人驾驶模式行驶。这种卡车配备了Enhanced Autopilot,即特斯拉的第二代半自动化驾驶技术,包括自动制动、车道保持以及车道偏离警告等功能。

  成果:身兼车厂与平台技术于一身,自身拥有造车能力。目前特斯拉官网已经给出L5级别自动驾驶的套件,意味着特斯拉已经可以实现最高程度的无人驾驶。相对应的,主流汽车企业走的基本都是渐进路线,水平大都处于L2与L3之间。

  苹果

  近况: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已经公开承认,他们正在围绕无人驾驶技术开发一个“大项目”,或在美国亚利桑那租下原属于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的一个试车场,用于测试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成果:苹果已经对几辆雷克萨斯RX 450h SUV进行了改装,配备了一系列传感器和摄像头。下一步,苹果可能会依托现有的汽车品牌,开发出独特的无人驾驶技术平台。但苹果不会自己生产汽车。

  除了以上五家互联网公司,国内科技公司阿里、腾讯和华为也都在布局无人车领域。

  传统车企谋求转型

  最近,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2017年数字化汽车报告:动荡的汽车行业》。报告显示,出行市场将带来2.2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截至2030年,消费者在出行上的花费将减少10%,而共享及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到37%的行驶里程。

  未来,汽车行业或将迎来大洗牌,利润空间将急剧转向出行服务提供商。无人驾驶将真正掀起汽车的“共享时代”。

  趋势一:车企转型多服务模式是当务之急

  租车、共享等无人车技术来临会直接导致家庭在购车领域的消费下降。根据报告显示,2017年西方上层家庭在这一块的支出为14900美元,受机器人经济影响,该项支出在2030年将降至13400美元。

  而出行领域的周边服务,例如娱乐和商务体验等消费会增加。报告指出,2017年,西方上层家庭在此支出为23300美元,预估2030年该项费用将增至29700美元。

  对于车企来说,转型多模式出行服务可带来110-190美元的总利润,远超通过服务提升汽车价值和第五块屏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盈利空间。

  趋势二:出行服务提供商迎来春天

  报告指出,2030年数字出行服务业的市场估值将达2.2万亿美元,将远超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达到其5倍以上。同时,该市场还将与电商市场一决高下。看来届时,Uber和滴滴将会成为真正的科技巨头,与谷歌、阿里等公司一决高下。

  未来,在纯无人驾驶共享出行场景下,未来家庭在出行方面的开支将减少20%。而利润空间将急剧转向出行服务提供商,相较而言,传统汽车生产/零售的利润分成将从85%跌至50%以下。

  面对被科技公司不断瓜分的市场,传统车企早已行动。

  福特走在了前面。它手握四张王牌,分别是激光雷达Velodyne(地图、定位、目标识别、防碰撞)、人工智能Nirenberg Neuroscience(导航、物体识别、人脸识别)、算法SAIPS(图像及视频处理、深度学习、信号处理)、地图Civil Maps。

  通用砸5亿美元和打车应用Lyft打造无人驾驶网络,10亿美元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 Automation,和IBM合作,植入沃森人工智能技术。

  雷诺-日产买下软件开发商Slypheo,和微软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用微软Azure云平台提供连接服务。而戴姆勒和博世组建开发联盟,计划推出庞大的城市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系统。

  无人驾驶比想象来的还要迅猛,未来它的应用场景将非常广泛。比如汽车共享、打车出行、卡车、物流等领域,而且它还会延伸到金融、保险等传统领域。当然,未来无人驾驶这项技术也会很快在私家车里广泛应用。

  综上,无人驾驶引发的变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快到来,留给传统车企转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