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华为终端今年收入超80亿美元 借云平台全面转型

华为终端CEO万飚在接受搜狐IT专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亿美元,同比增长64%;终端出货7200万台,同比增长40%。与2010年全年销售45亿美元、出货1.2亿台相比,万飚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占比大幅攀升,华为终端的出货均价得到了显著提高,预计2011年全年销售额将超过80亿美元。
2011-08-04 08:13 · 搜狐网     
   

  8月4日消息,在巨额品牌推广和云平台战略下,华为终端正在迅速完成“蝶变”。

  8月3日,华为终端发布了新品牌理念“自在分享 Let’s simply share”,并推出了*“云手机”Vision(远见)。同时,其7英寸Android 3.2平板电脑MediaPad也在国内首次正式亮相。这是继7月宣布亿元赞助“意大利超级杯”后,华为终端在其品牌战略上接连打出的系列“组合拳”。

  华为终端2011年收入预计超80亿美元

  与此同时,华为终端的出货量和销售收入也在以近乎“翻倍”的形式增长。华为终端CEO万飚在接受搜狐IT专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亿美元,同比增长64%;终端出货7200万台,同比增长40%。与2010年全年销售45亿美元、出货1.2亿台相比,万飚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占比大幅攀升,华为终端的出货均价得到了显著提高,预计2011年全年销售额将超过80亿美元。

  但华为对终端业务的期望和目标不止于此。2010年,整个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80亿美元,仅次于业内龙头爱立信的308亿美元。华为CMO余承东在今年2月曾对搜狐IT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在下一个十年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为此公司在2010年进行了组织结构变革,将业务分为运营商、企业、消费业务以及其他(包括互联网业务)四大类。“任何业务都会逐步遇到天花板,但企业和终端业务还将保持高速增长。”余承东说。

  华为终端全面转型 目标2015年手机品牌前三

  但是,之前几乎所有业务都以运营商为中心的华为,在转型过程中也经历着“由蛹化蝶”般的阵痛。如何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如何树立华为强势品牌?如何组建完整的社会销售渠道?都是华为员工和领导以前所不曾遇到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再次启程,前往一个充满挑战却有着更多精彩的未来。”华为终端公司CEO万飚在新品牌理念发布会上宣布,“华为终端将不断应势而变,成为一个最终以消费者为中心,与运营商紧密合作的全球终端品牌,并于2015年,跻身全球三大手机品牌之列。”也就意味着,华为终端四年后的目标,瞄准的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甚至是三星、苹果等国家品牌。

  基于这一目标,华为终端将从产品、品牌和渠道三方面全面转型:在产品结构上将覆盖宽泛的产品线,以旗舰机型提升品牌形象、以中高端机型攫取市场份额、以普及机型支持高的市场规模;在品牌形象上,华为终端推出新品牌理念“自在分享Let’s simply share”,并通过大规模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让消费者迅速认知华为终端品牌;在渠道建设方面,目前运营商渠道销售占比约为65%,华为终端接下来将拓展社会化、新兴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模式,让消费者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体验华为产品。

  云手机国内第四季度上市 定位中高端

  在强调新品牌理念同时,华为终端还发布了“云服务”平台和*“云手机”Vision(远见),其7英寸Android 3.2平板电脑MediaPad也在国内首次正式亮相。

  Vision搭载了Android 2.3操作系统、3.7英寸多点触控屏幕、高通1GHz处理器、512MB RAM和2GB储存空间、配有重力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感光芯片,机身厚度9.9毫米,支持160GB华为云储存空间,并内置了Gameloft公司大型3D RPG游戏《混沌与秩序》在中国Android*游戏应用,用户还可以获得超过300万的音乐、600万的电子书籍,以及大量的视频和其他游戏应用。

  华为终端CMO徐昕泉对搜狐IT表示,出身于传统电信设备商的华为,在端(终端)、管(网络)、云(应用)三个层面都有自己的布局,目前全球有1/3以上的用户在使用华为的相关设备或者服务。而华为终端出身于网络,从“管”而来,最终“云”到“端”必须要经过“管”,并在管道里面产生差异化,华为有“管”的基础和“管”的能力,因此与传统的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相比,华为在“云手机”方面的优势明显。

  徐昕泉同时透露,Vision手机定位于华为中高端产品,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国内上市销售,接下来华为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云平台终端产品,全面支持华为云服务。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