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纳斯达克的中国殇:大佬风光不再 难做的中国首代

这种态势下,想要获得更好的收益就意味着数量决定一切。事实上,在针对中国公司去纳斯达克上市的问题上,他们也一直是以*数量的增长来考量中国团队是否合格的标准。
2012-03-31 17:14 · 英才杂志  文晖   
   
 

  难做的中国首代

  “纳斯达克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人员问题。”一位熟悉纳斯达克的知情人士坦言。

  其实,在投资领域,人就是一切,或者说人脉决定一切。因此,拥有良好客户资源、广泛人脉的投资界人士一直是各大投资银行、基金的不二人选,但这个定律在交易所不适用,至少在纳斯达克,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知情人士透露,当下纳斯达克中国团队的人员构成并非最强,然而,经历了几届人事更迭,纳斯达克伤不起了。“更致命的是,因为交易所的业务限制,收入有限。干过投资银行、律师的人看不上交易所的工作,不愿意来。而国内机构人员素质一般都有不足,即使能干好国内的工作,也未必能和美国等市场对接,语言、业务能力有限,所以纳斯达克中国的执行团队的人员流动反而不是很大,因为,往上走和向下去都不容易。”

  纳斯达克中国区执行层面的人员变动不大,但首代的位子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年来,人事数次更迭,且每次更换首代背后都是争议、迷团叠加,让人们对纳斯达克的“稳定性”不得不心生疑窦。从最开始的黄华国,到后来的劳伦斯·潘,再到徐光勋的低调隐秘,到而今的首位女首代,纳斯达克的人事更迭可以用连续剧来形容。虽然每一届都有自己得意的作品,但似乎都是不欢而散。

  其实,这种人事更迭不断的背后也显现了纳斯达克的压力,追求数量实在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而今,中国公司也正在越来越“聪明”地选择着上市的地点,而不是在迷恋纽约、伦敦这些所谓的金融中心了。多伦多、德国都正在成为新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青睐德意志交易所,一部分原因在于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接触到全球投资者;另外则是因为德意志交易所业务模式覆盖整个证券市场价值链,从上市、证券及衍生品交易、清算、结算和托管,到高流通性电子交易系统的操作,以及市场数据和指数纳入的规定。当然,对于交易所来说,如何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已有3家中国企业加入了DAX国际指数大家庭,其中亚洲竹业股份公司进入了由100只*流通性的德国国内和国际公司股票组成的DAX国际100指数。而网讯无线技术股份公司和中德环保技术股份公司则被纳入DAX国际Mid100指数中,这一指数包含了DAX国际100指数之后的100只*流通性的德国国内和国际公司股票。再比如,德意志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及规模为企业提供包括高级市场、一般市场、初级市场和准入市场等四个上市板块。

  如果说“外部”的竞争还可以忽略,同在纽约的竞争就直接决定了纳斯达克中国首代的命运。

  长期以来,纽交所往往给中国企业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增长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的推出为中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些企业可以采取两步走的策略,即先在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挂牌,待公司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达到纽交所主板市场上市要求以后,再转板到纽交所主板市场。

  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是一个完全电子化的股票交易所,为成长型公司上市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的市场交易平台,为暂时无法达到纽交所主板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在这个市场上市的公司既有直接进行IPO的,也有从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等其他交易所转板过来的公司。并且,来此上市的公司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顺利转板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

  据称,纳斯达克的老板们非常在意和纽交所的竞争,由于在美国上市,很多企业往往是上市前最后一刻才决定究竟是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因此,对于纳斯达克中国团队来说,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上市资源就是*的选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英才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