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在线教育机构的困境:缺乏互联网基因和思维

未来的在线教育明星出自哪里,大家首先把视点落在现有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拥有良好的师资和课程资源,应该是在线教育的优选。但是我们纵观教育培训行业的网站,总是感觉有点不对味道,即便是机构的企业门户,也保留着鲜明的Web 1.0时代的特征。
2013-05-29 10:09 · 创事记  张迪欧   
   

  在线教育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荼,不论体制内的官员、专家、学校,还是体制外的互联网大佬及创业者、都在讲在线教育。但2013年以来,国内在线教育项目融资的消息却凤毛麟角,虽然投资机构也在密切关注,但资本市场似乎处于观望状态。个人也曾与投资界的朋友交流过,感觉除了对市场空间的观望之外,这也与近十年间在线教育投资效果不理想有关。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所有在线教育的探索者面前:

  “既然有人说十年间的网络教育投资收获的都是眼泪和叹息,那么凭什么现在的在线教育就能成功呢?”

  对此,个人一直固执地认为:在线教育的外环境与前十年不同,行业爆发的外部环境已经完全具备,这是重大的利好条件;但行业内部能否出现大量的优质项目,以支撑在线教育的爆发,这个的确还需期待。因为在线教育是互联网和教育两大因素的结合,在企业内部需要两种基因并行,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目前的确缺乏成功典范。

  未来的在线教育明星出自哪里,大家首先把视点落在现有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拥有良好的师资和课程资源,应该是在线教育的优选。但是我们纵观教育培训行业的网站,总是感觉有点不对味道,即便是机构的企业门户,也保留着鲜明的Web 1.0时代的特征。这与当前的崇尚“简约设计”和“互动体验”潮流相比有些落伍;传统教育机构的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工具能够运用自如的还比较罕见。我们知道,互联网的本质是基于用户心理的服务,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对教育机构的作用仅限于品牌和招生通路的工具,而远远不是教学服务通路。

  因此,传统教育机构依靠其品牌红利,自然能够占据网络教育的一片江山,但能否扛起在线教育的大旗,这其实已经不是教育问题,也不是机构内互联网部门的问题,而是互联网基因的问题了。

  谈到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本文讨论的是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基因,而不是互联网团队的教育基因。因此站在互联网的角度对教育机构多有点评,这并不代表纯互联网团队在教育方面能够完胜,更希望能有教育机构高人撰文探讨互联网团队的教育基因问题,这对行业实在是幸甚之事。

  回到正题。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但运营互联网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把互联网当作工具,还是把互联网当作营生,这是摆在“在线教育”面前最核心的落脚点。我们看到,传统教育机构的掌门人,大多来自于一线的优秀教师,或者优秀的营销人员。他们虽然对互联网都有着自己的了解和思考,但会用互联网、能评互联网与真做互联网,这其中还是有差别的。这不是经验的差别,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别,甚至是思维惯性的问题。同时,机构内部如果产生在线教育业务,其基本的人才架构应该是从既有的体系里衍生出来的。即便聘请互联网高人,那么高人能否打破企业既有的思维定式,在既有的资源之下重建人才结构,在总体生存压力下,能否让新兴的在线教育部门毫无历史掣肘地、稳稳当当地按照互联网规律布局,这是教育机构内部需要突破的难点。

  如果说互联网基因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而“互联网味道不对”则是直接展现给外界的表象结果的话,在核心和表象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执行层面,这个层面就是直接能够诊断教育机构互联网基因的化验单。简单地说,有以下几个观察的入口点:

  1、在线教育业务的产品设计时,总体思路是以“授课”为核心,还是以“售课”为核心?

  2、如果以“授课”为核心,那么产品的着力点除了“讲授知识”之外,对于“教学组织”有没有过深入的考虑和设计?

  3、产品设计的参考对象是其他教育网站,还是研究了各种互联网模式。在产品团队中,有没有UE设计师的岗位,哪怕只是兼职UE设计师的工作环节?UI实现者的岗位名称是美工,还是设计师?

  4、网站的技术有没有考虑过架构扩展,各模块耦合程度如何?如果上线一个新功能,程序人员的时间主要用于研发新品,还是修修补补?

  5、营销的组织中,是以棋手的角色去在互联网布局,还是以追随者的态度去设置岗位,即:都有微博,那我们也弄一个;都通过百度投放来宣传,那我们也投放;看看电商促销不错,那我们也打个折……

  6、在移动互联网面前,自己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是仅仅做一个移动授课的APP,还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对时间碎片进行服务性营销?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是互联网基因对企业运营的直接影响结果,同时更决定着一个教育机构的互联网探索,究竟是要做“在线教育”,还是要做“教育在线”。这个问题在新兴的在线教育创业团队倒不明显,因为这些团队是踏着互联网的路数建立起来的,多数团队先天即具备互联网基因。但对传统机构则不然,这甚至不是靠资金投入、人才挖掘和品牌拓展能解决得了的事儿,如果一个教育机构按照现有路数努力多年,其网络课堂也进展缓慢,那么这种在线教育,八成就是在基因上出问题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事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