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雷军系”们,在谋划怎样一盘棋?

“雷军系”的上市公司有三家:金山软件(港交所)、欢聚时代(纳斯达克)、猎豹移动(纽交所)。小米科技虽然没有上市,但已经估值百亿美金以上,是雷军系最核心的资产。此外,雷军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和2011年成立的顺为基金,均涉足风险投资领域。
2014-05-12 10:49 · 钛媒体  William_Tan   
   

  二、“小米科技”的战略选择

  1、小米的主要产品演变路径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

  2010年8月16日,MIUI推出内测版。

  2010年12月10日,米聊Android内测版发布。

  2011年7月12日,揭秘小米旗下三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

  2011年8月1日,小米社区上线。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1正式通过小米自己的电商平台销售。

  2012年8月16日,小米2正式发布。

  2013年3月19日,小米盒子发布。

  2013年4月9日,小米2s发布,MIUI V5发布。

  2013年6月24日,小米活塞耳机开放预约。

  2013年7月31日,红米手机上市并开放预约。

  2013年9月5日,小米发布小米手机3和小米电视。

  2013年12月3日,小米发布小米移动电源

  2014年3月16日,小米发布红米Note手机。

  2014年3月27日,小米科技与金山软件联合宣布,将在北京市海淀区投资建设科技产业园,共同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未来小米总部、金山总部、小米系孵化创新企业将入驻这个科技产业园,形成移动互联网企业协作配套链条。

  2014年4月23日,小米发布小米路由器、小米路由器mini版和小米盒子增强版。

  2014年5月15日将召开小米新品发布会,外界推测可能发布小米3s,米pad或是可穿戴设备。

  2、小米目前的产品线

  从硬件产品来看,包括小米手机、小米手机周边配、移动电源;路由器;随身WIFI;小米耳机+音箱;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生活方式(服饰、玩偶、背包等);软件产品方面,包括MIUI;米聊;应用商店;多看图书;小米商城(自家产品+平台化);云服务;小米社区。

  3、小米的投资案例

  “雷军系”们,在谋划怎样一盘棋?

  小米收购多看科技,更多的是为了让多看的创始人王川加入小米。王川加入小米之后,负责小米盒子和小米电视业务。

  而小米参股金山云和西山居,个人猜测很大程度上是参股获得一个名分,更好的在“小米”这个公司主体上整合云和游戏业务。*部分的雷军系版图分析中已经提到,实际上,金山软件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雷军,如果没有小米参股金山云和西山居,小米的业务版图中涉及金山云和西山居业务的时候不好交代,有大股东“掏空”资产的嫌疑。

  小米对Pebbles(是以色列一家做体感追踪技术的公司,不是那家做智能手表的公司)的参投,应该是小米有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线中。

  小米投资迅雷是当时网上广为传播的消息,到目前并没有完全证实。

  小米、金山软件和百度作为猎豹移动上市的基石投资者,对雷军而言,更多的应该是用小米和金山软件对猎豹移动进行背书。

  总的来看,小米的投资有两个出发点:*,是围绕自身的规划产品版图做技术、产品和人才的加强和储备;第二,增强“雷军系”的紧密关系,形成一个大联盟。

  4、小米的战略解析

  总的来说,无论在小米涉足的哪个市场,核心战略都是迅速获取用户,然后增加用户粘性,不断将用户纳入自己的王国,变为忠实的臣民,之后便可以“收税”了。

  在小米成立的初期,刚刚发布MIUI、米聊和小米手机的时候,小米的想法是首先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大市场中快速获取用户。三者都是入口级的产品,MIUI是手机的操作系统,软硬一体的小米手机升级了MIUI,而米聊作为移动终端熟人通信工具,具有最强的关系属性。三者结合,一旦快速铺开,将是异常可怕的。

  人算不如天算,腾讯的迅速反应推出微信挫败了米聊,不过小米手机的火爆销售振奋人心。这样,小米围绕“在移动互联网端首先获取用户”的核心战略,以近乎成本价的“发烧友手机”的高性价比定位,迅速扩大手机销量,积累用户。同时,凭借迅速提升的销售额,拉高小米估值,靠外部融资进一步扩张。

  有了用户,接下来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或者称为把用户变成“粉丝”,就是小米的最核心竞争力了。简单来讲几个部分:高性价比(专注、*)的产品,细致入微的服务(快速迭代、及时反馈),无微不至的关怀(饥渴营销的优越感、粉丝节的正能量)等等。

  有了用户,一切都好办了。正如雷军所说,小米将手机卖给用户,与用户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成为了小米的粉丝,他们自然会愿意购买小米手机的周边配件、其他各种各样的硬件产品;在手机上,通过MIUI预装的小米应用商店、多看图书、小米商城等刺激粉丝在“体系内”消费。

  移动互联网市场只是小米的*个市场。雷军说过,创业就要找最肥的市场。手机的销售增长总会遇到天花板,那么接下来靠什么成长呢?雷军首先选择了品类扩张。进入视野的首先是智能家居市场。这又是一个肥市场。因此,小米从盒子、电视入手,又杀入了路由器领域。策略与手机的销售类似,仍然是“发烧友性能”和“让人惊喜的价格”,首先铺货,增加销售,获取用户。

  品类扩张方面,我将小米的定位称之为“智慧生活”,未来一切可以被互联网改变的与生活相关的大市场都是小米的目标品类扩张市场,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汽车、飞机、人工智能…… 最终实现“小米王国”的梦想。

  回到现实,除了品类扩张外,小米营收增长的另外一个动力来自于地域扩张战略。小米的地域扩张分为几步:*步,先扩张到以中国人或华人为主的国家或地区,比如香港、台湾、新加坡等;第二步,进入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人口众多,经济不算发达,贫富差距大,应该是小米的重要市场),第三步,逐渐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小米有越来越多的产品线,卖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如何驾驭呢?总体上,小米采取“合作共赢”的战略,最核心的产品,比如小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甚至未来的小米汽车是由小米公司自己来全程参与设计生产把关,剩下的周边硬件产品都是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生产,小米贴牌或者不贴牌仅仅在技术协议上合作,比如小米电源、小米耳机甚至未来智慧家庭中的空调、洗衣机等。

  5、小米的弱点

  (1) “发烧友性能、颠覆性低价格”产品的可持续性。虽然小米一直强调产品为王,但是无奈竞争对手的逐渐跟进,手机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虎视眈眈,单纯从产品上看,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电视方面,新进者乐视、传统电视厂商也逐渐学小米,产品差距也越来越小,小米电视没有续写手机的辉煌可以说明些问题;

  (2)“粉丝”们的忠诚度越来越难以维持。“粉丝”期待的是不断的超预期,但不断超预期这事本身就越来越难。如果有一天,小米无法给粉丝们制造超预期的惊喜,粉丝流失并不是不可能;

  (3) 小米核心硬件技术的缺失。我们不去质疑小米的软实力,但就产品本身,小米不掌握芯片技术,不掌握显示屏技术,有潜在的供应链危机风险。社会化分工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这种分工下,作为集成商单纯从产品硬件性能上看可能差异会越来越小。

  (4)大公司的管理问题。小米现在是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下内部矛盾并不会突出,大家同仇敌忾,同生共死。但正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旦小米增长开始放缓,内部矛盾将慢慢凸显,管理也是一大考验。

  我们非常感谢小米带来的硬件革命,间接促使很多产品(手机、电视、盒子……)提升品质的同时降低了价格,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也期待小米克服困难,将变革进行到底,在小米诞生“年轻人买得起的汽车”,“年轻人买得起的房子”,“年轻人买得起的飞机”等等。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