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P2P租车颠覆中国式出行存四大困局:拼爹和整编是出路

眼下的P2P租车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而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上,P2P没有速成的可能,出路不外是两条:拼爹和整编。
2014-07-02 11:12 · 钛媒体  虫二   
   

P2P租车颠覆中国式出行存四大困局:拼爹和整编是出路

  困局3:零和游戏

  有个广为人知的笑话: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狮子,一人不急不慌拿出跑鞋,另一人大惑不解:你反正跑不过狮子,穿上跑鞋何用?另一人笑曰:我不必胜过狮子,我只要跑得过你就行了!

  很多人以为P2P租车一定先对神州租车、一嗨租车这样的庞然大物开战,其实大谬不然,蝗虫用户的存在使得P2P模式一定先是自相残杀,这也是模式本身的零和博弈性质决定的。

  按照PP租车的估计,在一线城市数以百万的私家车存量中,至少会有5%的车主接受分享模式,这是个相当乐观的估计。2013年,美国的租车市场渗透率为1.6%,中国只有0.4%,这还是神州租车、一嗨租车这样的巨擘多年市场培育的结果。真正启动一个市场并不像克隆一个创新那样简单,如果P2P只是在网络科技媒体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支持者,这不是严谨的用户调研。

  事实上,少得可怜的基础用户是P2P不得不长期面对的客观现实,如何保存这部分最有价值的用户是远比向神州租车们宣战更为实际的选择。有限的用户、同质化的竞争注定了这是一场残酷的零和博弈,我之所失即为彼之所得,对于这一点,宝驾租车的李文彬似乎比PP租车有着更深刻的认知,这就是一场生存之战,容不得半点儿的多愁善感。

  P2P租车可能的革命对象包括快的、滴滴这样的打车应用以及易到用车、AA租车、大黄蜂这样的Uber式高端带驾服务,前者覆盖短途出行,后者以时租为主,这两部分商务用户似乎更接受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更容易分享具有穿透力的服务体验,在VC面前争宠时,P2P与这两种模式也存在直接竞争,尽管P2P攻击带驾服务的法律风险,但后者至少是有清晰赢利模式的。

  困局4:价格是毒苹果

  P2P租车在自认为拥有成本优势的错误认知下,从一开始就祭出了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启动市场时的惯用手段:免费!可惜,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往往有毒!

  对于车主和租客,P2P是两张面孔、两套故事。对车主,P2P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圣殿,对租客,这是低价出行的神器。P2P鼓励车主们按照正统租车公司70%-80%的比例报价,代价是免除任何中介费用,同时赠送保险,其中还不乏“闲置车辆变身摇钱树”这样有力的说辞。

  对车主来说,养车当然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但如果与租给陌生人的风险对比,孰轻孰重不问可知,至于保险更多是一个心理安慰,中国各大保险公司对于运营车辆的保险一向慎之又慎,一旦出险,对于P2P这种责权利极不明晰的三方合同,理赔必定是极其烦琐的过程。

  对用户而言,P2P的价格优势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并非像有人认为的那样缘于减少了实体店面的开支,而是剥离了租车公司最核心的服务职能来实现的。如果你在Hertz这样的公司体验过租车服务,你会发现整个租赁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服务体验,整备、救援、快修、替换车等服务都延伸了用户体验和场景,纾解了租客的后顾之忧,剥离服务、单纯突出价格的P2P尤如一只有毒的苹果,如果你像白雪公主那样禁不住诱惑而下口,你的获得可能恰恰是你失去的。

  免费对P2P也是双刃剑,虽然摊大饼式的扩张有利于巩固基础用户,但也会放量亏损的规模,诸如神州租车、一嗨租车这样自驾、带驾、短租、长租产品线众多的公司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免到底的P2P如何收场?一旦收费,辛苦积累的蝗虫用户势必做鸟兽散,前途着实可虑。

  眼下的P2P租车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而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上,P2P没有速成的可能,出路不外是两条:

  出路1:拼爹

  创新都有独特的G点,*共通的则是烧钱!

  P2P拼价格、拼规模的实质是拼爹,这样才能放心的刺刀见红,同时拼爹控制了风险,避免了快播式的厄运,大流量平台的介入也可以稀释新用户成本。

  可能的选择包括BAT这样的大佬,抑或是大型OTA,代价则是丧失自我。在投怀送抱之后,P2P将被绑上别人的战车,它们可能像快的、滴滴那样变成移动支付大战的炮灰,也可能在赢利模式清晰之前被刻意雪藏,毕竟像P2P这种无法进行有效风控的租车模式很难说是一种进步,而且可能孕育更大、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风险。

  出路2:整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2P租车模式少不了与监管部门打口水官司,要么把自己描绘成无辜的第三方,要么在环保出行这样的公关G点上作文章,但企业的原罪是赢利,靠VC、拼干爹、树口碑可以顶得一时,扛不了一世,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伟大的创新也要有常态的赢利模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