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豆瓣:当文艺小清新遇上性价比,不得不“慢”的九年

杨勃没有为豆瓣做过任何推广计划,因为如果毫无区别的推广到那些不爱好读书、音乐以及电影的用户那里,“会造成浪费”。可是,豆瓣有一种力量,不显山不露水却能让人为它着迷。
2014-09-15 10:43 · 动点科技  朱桂林   
   

  “豆瓣系”

  2012年8月曾有这样一条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豆瓣共出走一位产品副总裁,五位总监级高级工程师;而经理级辞职也为数不少,总数多达12人;以彭宇、尚文欢为代表的豆瓣核心技术团队,皆为豆瓣创业初期就已加入的核心技术力量,他们参与了包含豆瓣社区、豆瓣说、豆瓣书影音、豆瓣电台在内的一切豆瓣最核心产品。

  当时阿北表示,“在290人的公司里面,少量员工出现变动的现象很正常,并且近日离职的部分员工主要是有了创业想法。”

  以往像“雷军系”和“百度系”这样的关联企业的造成,有可能是个人资本投资,或者公司重心转移之后人员自然替换的结果。可是,豆瓣是一家“轻公司”和“慢公司”,员工本来就没那么多,所以跟巨头相若的高管出走概率,可能是伤筋动骨的,也引发了业界的猜测和议论。

  根据动点查询公开资料,曾经设计豆瓣阅读的尚文欢现在是腾讯的高级设计师;曾表示出去创业的彭宇似乎回到了豆瓣;吴建军则难以查到消息。彭宇的微博提到了最近的一个职位变动:技术总监严旭(ID:清风)加入了开发者服务平台GitCafe并带头成立了北京分部。

  实际上,豆瓣还没有造成一个“豆瓣系”。

 豆瓣:当文艺小清新遇上性价比,不得不“慢”的九年

  2010年,“广告门”网站走访豆瓣网办公室。文章写道,“*次见到公司前台也配备苹果电脑”。

  借着这个话题,我们也采访了一个豆瓣前员工,他向我们讲述了在豆瓣工作是一番怎样的感受。

  在豆瓣工作几年去BAT等国内超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不少反应说公司氛围没有豆瓣的好,重新回到豆瓣工作的人也大有人在。加班,在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但在豆瓣,加班只是偶尔的事。

  豆瓣会让员工自己订立在某个节点完成某项任务,但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如果在某个时间节点上任务没完成,豆瓣员工会提交一个百分比。毕竟,很多项目都是长期的事。

  豆瓣的员工多数都是豆瓣用户,甚至是豆瓣深度用户,每天要刷三四次,偶尔在上面吐槽一下公司产品。公司同事之间也大多互相称呼豆瓣名,或者其他绰号,很少会叫真名。

  相对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豆瓣的员工会比较文艺。很多人喜欢电影、图书等。每周四豆瓣会组织放杨德昌等人的电影,有的同事还会作影片讲解。豆瓣甚至还有内部的吉它班,因为在豆瓣,身边不少同事的另一层身份就是豆瓣红人、摇滚乐手、作家。

  豆瓣的工作氛围也比较好。每周豆瓣还会组织一次踢球,在2013年之前,阿北还经常参加每周一次的踢球赛。就算从豆瓣离开,大家仍会定期组织踢球、饭局。就算不是同一时期的前同事,彼此也听说过。私下聚会的时候大家也不会讨论公司的事,都会聊去哪儿玩,电影之类的。离开豆瓣创业也是结伴创业。

  阿北球踢得不错,踢球之前他会先看一下全场的局面,不会像一些人一样拿到球只管自己踢。

  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是吗?

  可以说豆瓣的“轻”与“慢”隐含了一种神秘感,这让它的员工离职创业,就算并不是因为怨恨这家公司,也足以造成一定的猜测和过度解读。但是与此同时豆瓣又没有扩招的打算。目前豆瓣在官网挂出的招聘职位一共有33个(未查到职位限定的人数)。

  Douban.net

  一直以来豆瓣的盈利来源,都被认为公认为是与图书销售商的分成、电影的推广费用、与院线的分成,以及品牌展示广告、互动广告。据公开信息,豆瓣2010年的营收近千万,主要是卖书分成和广告投放。据称,在2010年,豆瓣广告收入每季度增长速度达到100%。到2012年底,单购书单一个产品就给各图书网站带来每年两亿的图书销售额。

  2006年,豆瓣完成*轮融资,投资方是联创策源,金额为200万美元。2009年底,豆瓣获得挚信资本联创策源总额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2011年(就是那个并非节点的节点),豆瓣完成第三轮5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分别为挚信资本红杉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那么,拿着这些钱,豆瓣做了些什么?

  豆瓣在2012年推出了很多付费项目,比如付费电子书业务豆瓣阅读,豆瓣电影推出的在线选座功能,以及豆瓣FM付费版。在这些盈利项目中,广告成为一个亮点。豆瓣*个大的合作品牌是匡威。

  豆瓣:当文艺小清新遇上性价比,不得不“慢”的九年

  “匡威作为豆瓣的*个商务合作伙伴,与豆瓣展开了长期合作,通过音乐和豆瓣用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关联,匡威也借此成为了“最豆瓣”的品牌。”图/豆瓣官方

  不过,这些项目并非个个出彩。豆瓣FM和豆瓣阅读受制于在线音乐和电子书整个市场的低迷;美团的“猫眼电影”异军突起,抢了豆瓣的风头。

  特殊的用户群体决定了豆瓣的气质,豆瓣电影的评论和评分,虽然在影评行业逐渐具有参考价值,但却拉大了和真实票房之间的差异。因此,本身将电影作为商品而非艺术作品销售的美团,对于如何单纯的赚钱,似乎确实更有发言权。

  这些其实也都还算好的,同期的另一些项目最终难逃关闭的命运。

  上面接受采访的那位前豆瓣员工表示:“豆瓣在2012年底因为推出很多产品,扩招了很多人。在2013年一些新项目停下来后,跟项目有关的人选择了离开,现在豆瓣还是保持着2012年的300人左右的规模。”

  豆瓣在移动端的进程也走得很慢。据说,阿北在去年豆瓣年会上承认豆瓣错失了三年时间,原因在于对产品和技术能力过于自信。过去三年里,豆瓣一共推出十数个移动应用,如豆瓣小组、豆瓣说、豆瓣电影等。

  阿北对豆瓣的期许是多个子站组成的集群,因此他固执的认为所有子站应该有各自独立的App,他曾不止一次对媒体表示不会有一个名为“豆瓣”的应用。然而,“豆瓣”App终于还是在8月上线了。在发布产品的通知中写道:

  之前几年里,豆瓣主要的网站频道陆续都有了各自对应的App。这样每个App用法明确,用途和体验都有空间可以持续改善,而用户可以各取所需。但到了今天,手机上每个人面临成千上万App选择的时候,有用但打开次数不多的App成了所有人的装或不装的纠结。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

  在探索新路受阻,移动互联网错失机遇之外,更让人唏嘘的,是豆瓣本应早就开启的国际化路线。

  “一件豆瓣的包裹正在从美国Georgia州运往加州San Jose途中。预计到达时间是中国的下周二。”这段充满神秘的博文是当年阿北将豆瓣推向国际化的暗示。2005年12月,豆瓣网英文版以beta.douban.com的域名开始测试,后来转换为douban.net。

  2008年,阿北在和动点创始人卢刚闲聊的时候,对国际化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和信心。可是英文版网站后来却不了了之,现在网址已经无法访问。

  豆瓣:当文艺小清新遇上性价比,不得不“慢”的九年

  豆瓣英文版和中文版版式完全一致,但我们无法找到当时的截屏。这是2005年底的豆瓣首页。图/豆瓣用户 孬爷爷

  现在如果要问“有类似豆瓣的外国网站吗”,会有人给出不少例子:GoodReads,LibraryThing,Anobii等。但是豆瓣如果坚持在国外做起来的话……想想看,这个问题其实跟询问“为什么大众点评没有早点国际化”是一样的。

  2011年7月,《时代》周刊撰文描述中国LGBT(少数性取向)人群现状,其中提到豆瓣是“曾受中国不断成长的同志社群所欢迎的线上平台”。豆瓣的世界首秀,由此定格在这样的位置上。

  尾声

  人们之前一直称豆瓣为慢公司,在这个称号的背后,是对它日后可能会厚积薄发,发展为庞然大物的希望。但是已经到了十年关口,豆瓣依然遵循着原来的节奏。这在我看来,更容易理解为,它是遇到了真正的瓶颈,导致最多只能够养活这么一些人,而没有办法扩大规模。这不能简单地用阿北的“情怀”来概括。

  快要走入第十个年头的豆瓣,应该不会黯然接受死去或者被肢解式收购的结局。但是这样尴尬的业务规模可能会始终困扰着它。最近几年,巨头从原来的山寨抄袭,逐渐转为并购中小型企业,使得一些规模不大不小的创业公司纷纷站队,BAT派系的站队日趋清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独立的公司。可能比较难有回旋空间。不排除豆瓣未来接受三大巨头之中其中一家融资,并且与产品和服务深度整合。

  可以说,如果在所有独立的创业公司当中,豆瓣是最后一个归入三大阵营其中一个的,那也应该算是这几年独立运作生涯当中的一大成功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点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