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深度调查:小米转折盛衰间

今年关于“小米不行了”的声音,此起彼伏。从五年前创立到今天,小米*的变化,是为了平衡规模与体验之间的矛盾,在开放和封闭之间,选了第三条路——用开放的投资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态链,这是否也是让小米树敌无数的同时,成为从*由盛而衰的开始?
2015-09-05 10:23 · 钛媒体  马婧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小米生态系统涵盖硬件、软件、内容三个层面,其中和手机结合最紧密的软件布局起步最早,据不完全统计,投资企业多达58家,接入MIUI的软件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去年3月,迈外迪获得小米科技B轮融资,小米和MIUI用户在公共WiFi环境下无需输入密码,便可以快速使用WiFi网络。MIUI整合了很多用户黏性高的产品,用户无需额外下载App就可以享受服务。去年11月,由陈彤牵头用10亿美元打造小米内容生态。

  当时在陈彤加入小米的发布会上承诺大家,“半年之内,内容翻天覆地”。半年后的今天,雷军用“巨变”来评价小米的内容生态。和小米合作的视频网站超过了100家,小米电视电影数量达到了7728部;电视剧4906部;动漫4190部;纪录片2039部。

  软件、内容布局上的水到渠成主要依赖于小米手机、电视(盒子)庞大的出货量,可以说,小米的生态根基在于硬件的积累。而小米昔日最强悍的硬件能力,在智能家居大战中并没有延续以往强劲的势头。起步于2014年的硬件生态布局多少有些尴尬,直到今天,小米智能家庭接入的智能硬件数量屈指可数,接入的厂商均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反观国内其他几家智能家居平台,京东于今年3月发布智能硬件报告,报告显示已经成功对接300多款产品,正在对接的产品也有1000家。海尔U+更是计划在今年接入1000万台物联网产品。

  对于大多数智能家居平台来说,发布会上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接入智能硬件品牌的PPT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小米却只能在发布会的开始,一遍遍播放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宣传片。

  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比较类似,大致分为两步走,*步消费者通过售卖智能硬件的电商网站购买产品,第二步将众多智能硬件产品整合到一起,方便操控。其中,电商平台主要有小米网、百度未来商店、京东等,聚合多种产品的如小米智能家庭App、京东微联、微信物联等。小米网已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电商,主要集中在以小米核心业务的周边电子消费产品,虽然SKU数量不比京东、天猫这样的综合电商平台,但屡次出现爆款单品。

  小米生态链投资与运作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雷军也在多个场合提到欢迎所有的创业者来洽谈合作,一旦双方在价值观、产品理念、用户匹配度上存在较好的契合度,小米通过占股不控股的投资方式扶植生态链企业。然而,伴随着一笔笔生态链投资小米在硬件布局上的封闭态势也逐渐显露。

  小米拒绝像苹果等公司一样,将自己的粉丝、资源开放给认证合格的第三方公司,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钛媒体记者浏览小米网后发现,网站的第三方硬件产品大多为耳机、音箱等非智能产品,销售的智能硬件均为小米或小米生态链产品。国内智能家居公司不约而同的站成两队,小米阵营和非小米阵营。非小米阵营的智能家居平台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排他性,家电厂商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平台。

  不仅如此,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于今年3月与Homekit、百度、阿里、京东等一系列智能家居接口实现对接。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中,小米显得格格不入。

  对小米充满敌意的还有创业公司。“这个东西太难用了,我们真应该花时间重新做一个,市面上90%以上的东西都要重做!”今年米粉节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手中的遥控器频频失灵后向在场的人抱怨道。这句有意或是无意的话,的确映射出小米的产品策略,他们不做从0到1的创新,只做从1到N的改造,只要有机会就会改造体验不好的产品。

  每当小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使出低价这招杀手锏,几个回合下来创业公司就败下阵来。太火鸟创始人兼CEO雷海波告诉钛媒体记者,“小米投资的往往是大众化,走量大,有入口地位的产品,我会告诉创业团队不要和小米直面竞争。我相信我们投资的配奶机,小米就一定不会做。”

  大疆无人机副总裁潘农菲公开向雷军喊话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热议,很多创业者纷纷转发文章表示潘农菲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几年前在小米科技创办之初,小米科技的雷总到腾讯大讲堂做了演讲。他对腾讯进行了一次喊话,他当时的原话是他希望腾讯一年之内不要做手机,他说一个大象应该做的事情是挑战另一个大象,不是做踩死蚂蚁的事情。几年过去之后,小米现在已经是一个450个亿美元估值的公司,他们前两天发布一款新的产品是49块钱的一款插线板,难道中国真的缺一个几百亿美元的公司去做插线板吗?”

  潘农菲提到的做插线板的公司正是青米科技,这家公司投资方为天津金星和北京拓普高新,可以理解为是小米和突破电器共同投资,其中突破电器负责核心技术输出。

  Broadlink CEO刘宗儒说得则更加直接,小米的本质是封闭的,它的封闭在于所有合作的企业都必须是小米投资过的生态链企业,“这就是一个完全极端的封闭。因为你投资的企业做了,其他同行肯定会把这家公司当成敌人,至少是竞争对手,而且它的价格杀伤力使得这个行业很难产生良性循环,所以它的封闭是有一种伤害性的。”

  想必雷军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进入2015年以来,雷军几乎在每场发布会中都会提到“小米只做三个业务,手机、电视、路由器。”言外之意是,三大业务之外的厂商赶快来找小米合作吧,求合作之迫切可见一斑。

  年初的小米Note发布会上,推出了售价22元的智能模块,传统家电只需加上这个模块后便可化身智能家电。遗憾的是,小米智能家庭平台上还没有家电厂商的身影,即便小米12.66亿元入股美的也尚未有明显的改变。

  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小米并未正面给出回应。坊间流传的说法大致有2种,美的也有自己智能家居平台,小米在和美的之间的合作恐怕掌握不了*的话语权,好比恋爱容易,结婚却很难。

  小米审核生态链企业的条件苛刻,例如3年内不得考虑盈利等,公司早期只生产一款小米系产品,一旦出货量不理想,将功亏一篑。这让很多对于小米影响力感兴趣的创业公司打消了念头,并且由于这些苛刻的条件转而对小米模式产生了很大的怨言。 

  加入小米生态链似乎也不像表现那么光鲜,有时候必须要放弃之前的积累,转而生产符合小米需求的产品。智器是黄汪以前公司的品牌,当年Z Watch以699的的超低定价让整个市场哗然,此前智能手表的价位普遍定在1700左右。要知道,2013年国内智能手表出货量在10万左右的只有果壳和智器。小米在生态链的布局中选择了手环而非手表,意味着想要和小米合作就要暂停智器手表,转而研发小米手环。

  小米开始鼓励生态链企业多主打自有品牌,例如紫米除了生产小米移动电源外,还有ZMI移动电源;1MORE除了生产小米耳机外,也有大量的1MORE耳机。谢冠宏向《商业价值》表示,“1MORE是我们的独立品牌,不然我们也不会支持Apple,也不会支持华硕。最近运气很好,有人出来骂骂,这是加一联创,这个不是小米。慢慢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有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耳机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我们。”

  在公司利益和小米利益之间,*是小米的利益,谋求自有品牌的发展也要在小米系列产品成功推出后才能做打算。生态链公司的自有品牌走的都是差异化路线,定位高于小米品牌,价格也会更贵一些,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认知上的误区。

  埃微手环创始人兼CEO祝红甲向记者表示,“如果小米当初想投资我们,我也会有些犹豫。毕竟,小米品牌的标签太深刻了,一旦贴了小米的品牌,公司发展会比较受局限,高端市场不认你,恐怕只能停留在低端定位上了。”

一张图看懂封闭的小米智能家庭生态系

  一张图看懂封闭的小米智能家庭生态系统对比

  在封闭的生态下,可能将会给小米带来很大的风险。尽管小米生态链产品并非小米生产,但毕竟贴着小米的品牌,一旦其中一款产品出现问题,小米也会受到牵连。

  现在,网上除了骂小米手机的,也多了很多骂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插线板的言论。随着生态链产品越来越多,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苹果Homekit在这方面几乎没有顾虑,只开放接口给第三方公司,责任分得清清楚楚,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也是有该厂商独自承担,与苹果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封闭生态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想要使用小米智能家庭,就要购买小米品牌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雷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未来一定会在投资之外,开放给更多的第三方公司。小米之所以在布局硬件生态时采用投资的强联系,就是为了严格控制质量、体验,一旦引入第三方公司,是否就违背了保证智能家居体验的初衷?其实,生态链计划一出,小米就已经和“开放”说再见了。

  刘宗儒认为小米这一步棋走错了,正是雷军投资人的背景害了他。

“雷军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平台、粉丝,选择去投资一个企业很快把它扶植起来,获得很高的估值。他如果没有走这条路,按照更长远的想法来看,跟合作企业共享粉丝,就像苹果那样的做法,小米手机、MIUI的黏性会更高,进而吸引到业界*的企业。如果这样的话,小米真的有机会成为IOT里面的一个巨头,但是现在它在产业链上的敌人太多了,处处都会走得很艰难。”

  如果你看文字还不是很清楚,钛媒体制作的几张图更能看清楚整个小米生态:

  小米子公司

小米转折盛衰间|深度调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