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清流资本“进化投资”首次曝光:最重视投后的VC,2年只投30+项目,投后管理已成体系

“大部分投资机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搞得不错的是外援和客串嘉宾,而清流就是你自己的第二核心团队”,被投企业将清流的模式称为“进化投资” 。王梦秋说,“我们愿意花大力气筛选合适的人,找到那些有潜力的团队,同时花更大的力气和他们一起成长。”
2015-09-07 13:42 · 投资界  李梅 谭宵寒   
   

创业公司的“外部猎手”

  天使投资因一盒鸭脖促成,6天内火速敲定——这是爱鲜蜂微带传奇色彩的融资经历,打动投资人的正是它主打“掌上便利店一小时送达”的社区O2O商业模式。但在发展初期,由于团队人员严重不足,产品发展受限,用户无法完整体验产品功能,产品就如同一台不能发动的摩托车……

  清流的投后团队了解情况后,帮助爱鲜蜂团队牵线搭桥介绍各方面人才,其中很大部分都已是现在团队中的核心人才。拥有了强大团队,爱鲜蜂很快从当初的“摩托车”蜕变为如今的“自动挡汽车”,并于今年年初获B轮融资,估值超3亿美元。

  不止于招聘

  不仅是爱鲜蜂,所有被投企业,清流都会定期走访以了解其人员变动及用人需求,一对一地解决问题,而日常完成这些工作、了解创始人情况、协助团队架构搭建的正是清流的两位HR负责人Fairy和Amy。

  不同于传统HR仅是对接资源,他们的工作是“边找靠谱的人,边找靠谱的项目”。所谓“找靠谱的人”,是指他们不是简单地将被投企业需求对接给招聘平台,而是会亲自进行前期筛选和面试,协助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找靠谱的项目”是指,他们的工作也不止于招聘,还会从HR层面帮助被投企业运营,即解决团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这得益于清流投后HR的特质,一是他们拥有极为丰富的互联网圈、科技圈人脉资源,二是他们懂项目、懂产品。

  Fairy曾就职于一猎头公司,服务于亚马逊、微软、雅虎、EMC等外企科技公司,几年后她收下了亚马逊递来的橄榄枝,负责全球研发团队中国地区20多个团队从零开始的搭建,三年时间,研发团队从100人扩张到300多人。此后,拥有大公司经验及资源又看好创业的Fairy来到了一家创业公司做HR负责人,20人到70人,是她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战绩的缩影,这段经历也让她将外企工作经验融合到了创业公司HR工作中,为其后在清流为创业公司服务实现了快速过渡。

  另一位HR负责人Amy同是做猎头出身,曾跟过腾讯、美丽说、唱吧、PP租车等互联网公司的项目。她曾负责一个彼时只有10人、处在天使轮的创业公司的项目,跳槽在当时基本上是涨薪20%-30%,连平薪的情况都很少,但创业公司财力有限,很难跟随市场走向,难以满足候选人对于薪资的要求,这无论对猎头的判断能力还是沟通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Amy在两年内给该公司招聘了众多人才,如今这家公司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人,其中技术团队中的一半人才都是Amy招过去的。

  创始人三类型

  相对搭建团队,清流更为看重的是将创始人培养成CEO。王梦秋的投资逻辑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CEO起决定性作用。而在投后管理的HR工作中,Fairy和Amy最常接触的就是创始人。创始人形形色色,从投后管理的角度,清流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接受建议型。这类创始人有管理能力,愿意接受建议,执行力强。对这样的创始人,清流会付出更多精力去帮助他及其企业成长。

  第二类是固执己见型。这类创始人有一定管理能力,一般时候会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太听进投资人建议,遇到问题知道要向投资人求助。如果其企业所处赛道没有竞争者,一般也会发展得不错。

  第三类则是强烈防御型。这类创始人的特点往往非常鲜明,偏执,常常表现出防御姿态,不理会任何建议;如果同时,他对自己的行业和企业不太下功夫,找不到产品立身之本,就难免会不断踩坑。

  在清流投资的项目中,这三类创始人都遇到过,三类创始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第一类往往企业发展最快,最先拿到下一轮融资,而第三类则常把企业带向濒死的边缘。

  清流总结,优质的CEO具有三大共性:首先,有格局观,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对于自己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以及前瞻性;第二,有胸怀,能接受不同背景甚至是比他们自己更聪明更有能力的人才;第三,学习力、执行力强。

  创业公司招聘三阶段

  除了创始人类型,清流在投后管理的工作中,也为创业者总结出了招聘的三个阶段1、初创时期,要找接地气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2、到了A轮,可以招一些一二线互联网公司里曾带过三五人小团队的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并给到中层管理的岗位;3、B轮之后,企业的关键问题就不再是招人,而是留人,传承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而且,在初创期和A轮,招聘问题清流都会帮忙去做,但是到了B轮之后,企业就需要组建自己的HR团队了。

  清流以图表形式总结了各阶段企业HR工作的重点。

清流资本“进化投资”首次曝光:最重视投后的VC,2年只投30+项目,投后管理已成体系

  (图表来源:清流资本)

  创业公司招人的“BAT幻象”

  然而在帮助被投企业搭建团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创业公司在招人方面却很少遵循“三阶段”原则,有很多通病,其中最大的通病就是“BAT幻象”。

  “一个还在天使轮的公司会跟你说,希望可以找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或是小米、360等巨头公司的人才。但是你会发现这个公司并没有可以去吸引这类人的东西,并且CEO也没有考虑请到这样的人要给到怎样的薪资和职位,是否会大材小用,怎样留住这个人。”清流投后HR介绍说。

  实际上,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天使轮阶段最需要的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人。从二三线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往往更适合。所以清流给初创公司招人所提的建议是:忘掉BAT,只找对的,不找贵的。

  结语

  清流的“进化投资”也不止于此。清流资本的投后团队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邀请业内知名创始人或高管做讲座或培训或组织沙龙的“讲武堂”、“加速器”和“任意门”,以及以拓展人脉、熟络感情为目的举办有趣活动的“Fun 时间”。

  高瓴资本是清流的LP,两者关系之紧密,连清流的办公室也设在高瓴资本内,清流很自然地成了高瓴资本的“portfolio resources”,“但是我们不是捆绑式的,我们所有的被投企业都可以接受任何一家其他投资机构的投资,关键看创业者和企业的发展。”

  团队、产品、技术、运营都是细节,企业成败最关键的是掌舵人,而在清流看来,创始人分两种:

  一类是连续创业者,他们的特点是心态好,但要注意避免惯性思维,在曾经打滑的地方也可能再次摔倒;

  另一类是从BAT等巨头公司走出来的创业者,他们虽有豪华背景,但缺少创业者心态、用人求全、不太舍得花钱、行事过于追求规范,对他们的建议是创业要“又快又糙”。

  王梦秋对于投后的界限非常清晰:清流做的不是投后管理,而是投后帮助。“我们只提供建议,不介入,不干涉,我们希望被投企业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

  注重投后管理、专注“进化投资”是清流的一大鲜明特点,但在投前部分,清流同样拥有颇多亮点,清流的投前负责人也拥有不同行业的背景以及深厚的行业资源,执行董事彭创曾在凯捷咨询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副总裁刘博曾就职复星昆仲资本、投资经理石臻锐曾任职于腾讯……2年来,他们精选再精选地投资了30多家创业公司,同时他们也在运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帮助被投企业,目前,清流的portfolio中已经有3、4家走到了C轮阶段。

  “如今二级市场的低迷或者说资本寒冬,对清流没有什么影响,清流的投资素来是求质不求速,所以投资步伐不会放缓,不过近来能让我们兴奋的产品确实越来越少了。”王梦秋表示,“毋庸置疑的是,优质项目无论资本环境怎样都能够获得投资,只是在金额上有差别,创业者要随市场调整心态,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进化投资’的清流将继续带创业公司一同进化,共同完成’独角兽进化’计划。”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梅 谭宵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509/2015090738796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