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国企改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什么是国企改革的关键?

张文魁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似乎给人一种共识,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的实现形式,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现在这样一种语气的变化,是不是这种共识又不存在了呢?这反映国企改革背后的逻辑,还有一种纠结,还没有共识。
2015-11-19 16:16 · 投资界综合     
   

  许善达: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可为改革提供巨大资本推动力

  “国有资本是国家手里掌握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调整一下布局,可以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很大的资本推动力。”11月19日,北京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许善达表示,整个国有资本总量超过一百万亿,上市的国有企业中,国有控股的比例都在75%左右,*控股的比例大大高于一般市场上*控股所要求的比例。但同时,很多改革、调整结构都需要国有资本,但又没有钱,比如社保。

  “如果把一百多万亿的国有资本划二十万亿给社保基金,用这个盈利就可以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个人和单位的缴费率就可以下降,这么一调整,企业负担减轻了,职工的负担减轻了,经济就有活力。”

  关于国有资产转移到社保遇到的主要问题,许善达表示,由于国家社保是分省的,但国有资本*的份额在央企,国有资产划给社保时如何分配等问题需要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解决社保改革的问题,需要一揽子的全国统筹设计。

  许善达还表示,很多国有企业上市是剥离优质资产上市,还有很多冗员都留在集团公司,现在集团公司的负担很重,都得靠上市公司的增值解决,如果能够把上市公司的资本拿出一部分,把集团公司的资产处理掉,社保体系能够进入,整个国企就甩掉了包袱,整个集团进入上市公司或者集团本身上市,国企发展会有更好的空间。但要做到这一步,也得需要调整国有资本布局。

  此外,许善达还指出,国有资本布局的调整,还有助于国产大飞机研制、推动国家减税等工作的进行,也会给民营企业释放出很多领域的经营空间。

  以下为许善达发言实录:

  主持人张燕冬:下面问一下许善达老师,记得去年许老师在去年财经年会上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事,许老师认为降低国有股到51%也是可以的,现在许老师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国有资本的布局与调整。我们请许老师谈一谈,因为这次文件谈到了管资本为主。

  许善达:我谈谈我们研究院最近写的一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报告,发表在《财经》杂志上。现在整个的国家改革里,有很多的改革方案都有共识,但这些改革要实施的时候,确实需要资源,在现有分配的蛋糕格局下,很多改革是很难推动的,需要重新调整资源来解决。我们研究中心认为,国有资本是国家手里掌握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如果调整一下布局,可以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很大的资本推动力。比如说,我们计算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市值是70万亿,还有很多没有上市的国有企业,我们估计大概有二、三十万亿的价值,整个国有资本总量超过一百万亿。还有另外一个指标,从上市公司来看,国有控股的比例都在75%左右,*控股的比例大大高于一般市场上*控股所要求的比例。但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改革、调整结构,需要国有资本,但又没有钱。

  比如社保,应该划转30%国有资产补充到社保,这在各部长、各个学术界、企业里没有分歧,但这么多年也没有落实。光是五险来算,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保的比例达到工资的45%。(养老保险单位需要缴纳职工工资的20%,个人需要缴纳8%,合计2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9%,个人缴纳2%,合计11%;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合计3%。仅就三险来看,已经合计约为个人工资比例的42%了。)

  中国的养老保险比例占到工资的28%,美国的养老保险,个人只有六点多,企业只有六点多,加起来不到13%。所以,事实上我们的负担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定这么重呢?因为过去计划经济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提留保险,只能通过现在人比较多缴来解决过去的遗留问题。已经说了很多次要把国有资本划过来,但始终没有落实。如果把一百多万亿的国有资本划二十万亿给社保基金,用这个盈利就可以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个人和单位的缴费率就可以下降。这么一调整,企业负担减轻了,职工的负担减轻了,经济就有了活力。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这都是能够说得通的。这样的决策,必须是把国有资本在企业所持有的划出来一部分,这个划出来并不是国有资本就减少了,仍然有一个管理经营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国有企业,当时是剥离优质资产上市的,还有很多冗员都留在集团公司,现在集团公司的负担是很重的,都得靠上市公司的增值解决,如果我们能够把上市公司的资本拿出一部分,把集团公司的资产处理掉,社保体系能够进入,整个国企就甩掉了包袱。既然我们能把优质资产做好,整个集团进入上市公司或者集团本身上市,国企发展会有更好的空间。但要做到这一步,也得需要调整国有资本布局,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做的事,比如大飞机需要钱,航空发动机需要钱,现在要让财政拿钱投资到里面去,这个余地很小。我们调整一部分国有资本,把控股70%的国有资本减少一点比例,同样还是国有资本,但从这个公司里拿出来,投到国家更需要发展的领域里去,这种布局的调整,仍然对整个国家是有好处的。国家减税,根据财政部的测算,还有几千亿要减,要拿财政一般预算解决增收和平衡预算,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国有资本能够解决一部分,我们的减税工作也可以推进。

  所以,现在好几项改革,包括国家的一些战略需求,需要我们下决心调整布局。在调整布局的时候,丝毫不影响那些需要控股的比例,从75%降到51%也是国有*控股,但是可以释放出来19%到20%的国有控股的资本。我们的看法,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可能是对全局影响*的一项。

  主持人张燕冬:这里讲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把国有资本部分转移到社保,这个观念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郭树清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一石三鸟”,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个问题就难以做到呢?在您看来,主要问题是什么?

  许善达:在朱镕基当总理时期,他做了一个决定,凡是国企上市,要把上市公司的10%划给社保基金理事会,现在社保基金理事会有12000亿。现有的国有资本往社保划转有很多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我们国家社保是分省的,但我们国有资本*的份额在央企,央企划给谁,要划给中央,不解决各省的问题,要划给各省,给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解决社保改革的问题。郭树清现在在山东当省长,他已经划了山东省的国有资本的30%,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经营,划完还是山东省的,如果央企不能划转的话,全国按这个办法做,也需要做,但需要一揽子的全国统筹设计这个方案。

  提问:国企改革的题目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了,同样的问题讨论了三十年,国企改革讨论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误区,重点应该放在行业开放,让民营企业和外企都在各个行业开始竞争,市场决定最后谁是成功者?

  许善达:我讲把一部分国有资本从上市公司里面拿出来,比如搞大飞机,需要国有资本,搞发动机,需要国有资本。这些一般民营企业不会投的,可是如果把国有资本拿出来,等于把原来的空间释放出来了。有些国有资本分布在一些跟国计民生关系不大的领域。举个例子,上海就把家化集团卖掉,并不意味着国有资本流失了或者减少了,他把这个资本金投到芯片里,它释放出来的这个家化,就给民营企业进入,并不是因为它亏损卖掉,而是国家有更需要的资本金的领域,把这部分释放出来了。我们如果把国有资本的布局调整好,一定会给民营企业释放出很多领域的经营空间来。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