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Android平台的数据,报告给出了截止今年10月的应用覆盖率,滴滴出行、饿了么居于冠亚军,而TOP10也被出行和餐饮两个细分领域瓜分,说明这两个领域发展相对成熟,且市场竞争激烈。
而活跃度来说,滴滴出行、滴滴专车司机端占冠亚军,饿了么排第三位,同样TOP10被出行和餐饮两个细分行业瓜分了,且出行领域占一大半。说明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打车软件颠覆了传统出行方式,被用户接受程度高,市场呈爆发式发展。
从上门O2O的细分领域看,出行、餐饮发展较好,市场集中度高;汽车服务、美业的受众是特定人群,发展潜力大;零售、家居、医疗行业的玩家还比较少,市场集中度低,发展机会无限。
根据报告,2015年融资的上门O2O企业中,早期的比较多,天使/pre-A轮超过四成,A轮超三成。企业生存下来进入后面几轮的少,这符合一般规律,但也说明上门O2O是一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竞争激烈的领域,早期企业的死亡率非常高。
全年,资本市场在上门O2O领域投了近300亿,钱主要投到了出行和餐饮领域。这和前面所说出行、餐饮瓜分整个O2O上门 TOP 10有关系,另外,就是打车和餐饮都出现了补贴大战,需要烧大量的钱,而资本看到了这两个领域巨大的机会,投入较多。
也因为竞争激烈,烧钱大战呈现胶着,或者说胜者也会是惨胜的情况,在资本方等各方推动下,打车和餐饮领域都出现了合并——滴滴和快的、美图和大众点评。预计行业整合、并购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
回顾O2O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阶段是2003年到2008年左右,可以称为O2O的混沌期,这时候网络意识萌发了,兴起了B2C思维的网商平台,比如以2002年创立的上篱笆网、2003年创立的大众点评为代表的本地生活信息网站。它们的特征是具有非常强的媒体特性,行业集中在本地化、定制化、社会化较强的家居、婚庆、汽车、母婴行业,依赖社会化营销能力,难以复制。
第二阶段是2008年到2012年,是O2O的萌芽期,这时候团购兴起,最早出现的团购网站是美国的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次年1月*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上线,3月美团网、24券、淘宝的“聚划算”、团美网等团购网站纷纷上线。团购超越了B2C模式的禁锢,可以与传统行业更好地融合,进入门槛也变低了,进而形成了后来的千团大战。
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这一阶段重要的特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再加上移动支付的便利,使得O2O的场景更多样化,像打车软件等颠覆型的产品更多、更快地出现。
根据报告对趋势的预测,2015年之后我们开始进入一个O2O更快发展的阶段,“便捷生活”是核心,O2O企业在强用户需求、巨额资本以及行业竞争等各方面力量作用下,资源整合、并购和创新将更快速发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