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知乎靠1%的头部生产者实现了商业化 在知识变现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虽然有很多人抱怨知乎大V出场“自带500赞”,然而热门回答与冷门回答之间的赞数之间霄壤悬殊,即使十万粉大V也有点赞数寥寥几十的回答,这对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是不可想象的。
2016-09-27 07:59 · 钛媒体  张远   
   

  被头部用户“绑架”的知乎,正从开放走向封闭

  边际成本为零的一对多知识电商必然会导致头部用户赢家通吃的局面,至于去年我在钛媒体文章《知识分享正在告别免费时代》中预言的理想图景:知识的拥有者和需求者通过Uber这样的平台实现精准一对一匹配,目前看来太过理想主义。因为一辆车只能容纳一两位乘客,而一个头部知识所有者却可以“容纳”成百上千的需求者。而且对于将乘客从A点运送到B点的需求而言,不同型号、颜色、品牌的车辆都可以标准化为地图上流动的一个“点”,从而可以与不同位置的乘客实现精准匹配。

  然而知识的需求和供给是最难标准化和精准匹配的。前互联网时代只能通过书籍、学科、教育体系、培训体系等机构化的方式,用不同的框框和管道将知识的供需双方连结起来。而互联网让书籍、学科、百科全书、论文等知识载体破碎成片,同时也让传统的知识提供机构土崩瓦解、个体知识所有者得以解放。

  但此时就能实现罗振宇所鼓吹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如果自由联合,谁还需要罗辑思维)了么?不可能,因为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自由匹配)需要的是知识供给和需求的“标准化”。目前的互联网仅实现了求知者在社交平台基于兴趣的聚集。

  知乎的问答形式、话题网络加速了这一聚集过程,使之在短短五年内成为国内规模*、主题最为多元的知识人聚集地。也正是同时将问题、话题、人作为知识的节点,使得知识(和经验、见解)的所有者可以在主题、问题下面精准聚集、快速匹配。然而,人们愿意分享知识的前提是知乎的社交激励机制。

  让我们来假设一下:知乎没有关注机制与粉丝概念,人与人只在问题下相遇、在评论区交流。就像社交应用same标榜的那样的:无关注、无压力(但同时也无动力)。只有点赞机制而无关注机制,这样就不会有人编造子虚乌有的故事“骗粉”的情况发生。然而,如果没有了社交激励(吸粉的动力),知乎对于知识供给者就缺乏足够的激励。就像Uber要通过补贴来吸引私家车主的加入一样。

  然而关注机制与粉丝概念的引入,使得知乎就像所有开放的社交网络一样,渐渐从一个无中心、无权威的知识网络中,冒出一些中心节点,一些粉丝聚集地。由于知乎的内容生产门槛显著高于微博,所以头部用户与“小透明”用户之间的二八法则也更加突出。到2014年的时候已经形成了1%用户创作、99%用户消费的稳定“网络秩序”。

  如何激励头部用户持续、主动生产优质内容,已经取代“社区的开放性”成为知乎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们不惜为他们开设专栏、帮他们攒场讲座(live)、为他们开设一对一“诊所”。

  然而,知乎作为一个不纯粹的社交网络,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从本质上决定了头部用户收获掌声易、知识变现难。而这些被养肥了“野心”的知识网红,开始纷纷有了挣脱知乎,圈建自己的“知识社群”的想法,将粉丝从开放、竞争的知识网络引入封闭的“回音室”。知乎为了留住他们、激励他们,正在帮助他们这样做。

  在最新一次的更新中,知乎加入了类似于微博的“转发评论”功能,也是为了让大V不仅通过回答、点赞,还可以通过筛选信息来扩大影响力与粉丝粘性。这一步等于把读读日报的社交推荐机制引入社区内部,也间接承认了脱离知乎社区搞社交推荐的读读日报的失败(去年被浓墨重彩推介的读读日报在此次媒体沟通会上完全没有出现)。

  而知乎赖以勃兴的认知盈余运动进行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利益群体,现在到了他们收割与变现之时。被“绑架”的知乎不得不予以支持。

  一个开放、活力的知识社区终究难逃利益固化、结构僵化的宿命,好在知乎基础的网络架构与天生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不可能在封闭的“知识社群”、“知识诊所”的路上走得太远。

  这是知乎商业化之不幸,却是开放的知识生产之大幸。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