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六间房刘岩:直播飓风下还有大生死!每周,都有三四家直播公司找来求收购

但业务高成长与高盈利的另一面是,六间房品牌面临的尴尬。一次和创业训练营学员们的饭局上,一学员话赶话地问起,「刘老师,您那公司还在吗?」“你说他们怎么想的?幼稚!”刘岩素来直率,带着三分痞气、三分匪气,给我讲这故事时倒有些哭笑不得。
2016-10-12 08:56 · 投资界  谭宵寒   
   

  所有的直播都将走回秀场模式

  2010年,刘岩去美国领奖,顺便给美国人演示秀场直播的玩法。「这是真人吗!」「当然。」「买这个飞机要多少钱?」「13美金。」「中国人疯了吗?!」「这还是小的。我这儿还有100美金的,1000美金的。」看着屏幕中1秒钟内飞出的几十架飞机,讲演台下一群人欢呼。「亚洲人太疯狂了!」

  “他们都看傻了。”刘岩说。这个例子被他拿来举过很多次,用以证明直播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模式,而不是所谓的西洋货,包括花椒、映客都不过是传统秀场模式的延伸。而刘岩也判断,未来,所有的直播都将奔向秀场。

  在行业内,素来有这样几种分类:秀场直播:以YY、六间房、呱呱为代表,后来各大视频公司、音乐等也有涉足,如优酷的来疯、酷狗的酷狗繁星、乐视的甜心宝贝、爱奇艺的奇秀等;游戏直播,以斗鱼TV、战旗TV、虎牙TV、熊猫TV为代表;移动直播:其中又包括移动全民直播也即生活直播,以映客、花椒等为代表,电商直播,以淘宝、聚美等为代表,以及社交直播、手游直播等;另外还有体育直播;活动直播。

  而将移动端称作直播,PC端称为秀场,在刘岩看来这不过是外行人的说法。“无论是生活直播、游戏直播,未来都会转向秀场模式,而且,它们也已经在大规模地、慢速地涌向秀场。它们逃不出这种宿命。”

  刘岩之所以如此笃定,在于秀场模式不是六间房创出来的,而是试探出来的。从游戏直播,到直播宠物店的宠物手术、直播旅游的生活直播到脱口秀直播,在逐一反复试验中,刘岩发现,才艺直播是其中现金流最丰富、最有观众缘、最成熟的模式。

  其它类别比如游戏直播则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国内的游戏直播平台至今无一盈利。游戏直播一方面需要平台支付大额带宽成本,一方面观众的精力聚焦在游戏本身,与主播很难形成打赏关系。打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统文化的习惯,比如梅兰芳所代表的戏曲长久以来就形成了打赏文化,而许多竞技类项目则难以形成这种文化。

  此前,网易旗下的直播平台CC主打游戏直播,后来也不得不加上秀场内容的美女直播,与网易旗下的秀场直播平台BoBo如出一辙。“全民直播不过是宣传口号和策略,大量非秀场模式的平台终究会沉淀为秀场。”

  “直播行业的商业逻辑的基础是粉丝经济。”刘岩说。百度百科上,关于粉丝经济有这样一段话:粉丝经济概念最早产生于六间房秀场,其草根歌手在实时演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粉丝通常会通过购买鲜花等虚拟礼物来表达对主播的喜爱。“草根明星通过直播积累了粉丝,真实、有趣,而且还有未必比你平日工资低的不错的收入。财富和明星的示范效应推动着行业极速扩张,但其本质仍然是粉丝经济。”

  直播的本质也决定了对主播来讲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维护社区关系,防止掉粉。防止掉粉的方法是长期且连续地播放高质量的内容,形成良性循环。而生活直播显然无法形成如此内容,步了祥林嫂的后尘。据刘岩介绍,2015年六间房粉丝榜的前十名基本都已是有孩子的母亲,原因在于她们懂得如何维系社群,而一些小姑娘往往更骄傲,不懂或不愿维系。“直播是主播通过才艺表演能力和社区管理能力维系一定规模的社区,能力与规模是匹配的。”

  在这样的逻辑下,明星直播也成了伪命题。从许多行业报告可以看出,直播平台在邀请明星直播的几天内迎来流量高峰,不久便跌落回归,原因如一,平台不足以有雄厚的实力让明星留在平台上保证每日持续长久地直播。这也是刘岩的核心逻辑之一:直播不是明星的场子,坚持素人直播。在六间房和石榴直播,明星是被拒绝的,“这里只能是素人的舞台。争夺明星不过是行业的又一泡沫。”

  长久的行业探索已让六间房积累众多,对行业扎实的理解正是其一。“从2007年在各种大会上我一直在说直播直播,TM的嗓子都喊哑了也没人信。”但事实证明,刘岩赌对了。

  而最先踏足行业也有许多随之而来的弊端。如今,六间房的核心团队大多是自2006年跟随刘岩创业的元老,甚至有在金融危机时离开其后再度回归。“这不是好事,我在想什么,他们就在想什么。”刘岩把这称作是「没收」。

  当然,还有经验主义的错误。许久之前,六间房、YY等老牌秀场平台就已堵住了大多流量入口,新入局者鲜有机会,唯一留下的缺口就是微信。在刘岩的判断里,微信的实名制与直播的打赏等众多元素是互斥的,当年他眼见着9158、56等平台将这条路走失败,经验主义让他依旧延续了这一思路。但结果是,被迫去微信找水的映客走出了沙漠。“微信的场景已变,我们也出现了误判。”

  对行业深厚的理解与判断中掺杂着些许传统公司的僵化与经验主义的失误,这是对六间房真实的记录。所幸,它正在向好的一面狂奔。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谭宵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10/2016101240391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