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三星下跪前,一大批外资巨头早已在对中国消费者的傲慢中趴下(深度长文)

殊不知,即便在谷歌退出前,其品牌于中国也算不得优势。这类群体或许忽视了中国多个行业都曾在海外因“反倾销”而立案,中国如果不保护自己的企业,难道应该优先厚待他国企业,任由其继续“鱼肉”中国的消费者吗?
2016-11-02 07:06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陈光   
   

  【4】“榨干”与反超的能力

  很多国际品牌依旧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在Google精准输入“去中国做生意”,可以得到接近500万条搜索记录。这里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世界经济一片哀鸿遍野的近几年里,中国依旧维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

  但是对于国际品牌而言,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接连败走的国际品牌给后来者以警示: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请务必慎重。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化的。一方面,中国企业于多个行业内崛起,另一方面,国人疯狂去日韩抢购电饭锅甚至马桶,去全球抢奶粉;在某些行业,比如服装产业,后进入的泛时尚类国际品牌异军突起,而国内成名已久的品牌则纷纷落寞。

  不同的行业境遇间,实际有一条较为简单的规律:在绝大多数强敌环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国品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在国际品牌姗姗来迟的行业,很多中国品牌被冲击得溃不成军——奶粉、马桶、电饭锅、服装,这些行业的中国品牌大多是温室中平稳发展,未曾接受过太大的国际级挑战。

  由此可见,竞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有多重要。

  中国企业实际非常擅于竞争、甚至是落后反超。从早年政府与外资合资企业,到当下流行的民企与外企合资企业,都展现出了同样的规律:中国公司极端擅长从合资企业中获益,将合资企业中*的东西(技术、管理、供应链)学走,而想要进入中国,很多外国企业只能通过合资的方式一步步前进。

  在竞争中学取知识,榨干“伙伴”然后做得比对方更好,这一点不仅见于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电子产品等新领域则更为明显。

  中国的这类产业拥有极强的从“山寨”起步,到通过微创新与持续创新实现反超的能力。他们能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好的产品,以致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有些国际企业不明白、或者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中国的竞争对手们已经迈入新的时代。在经济发展初期,受制于技术、资源水平,中国企业制造了很多“破铜烂铁”。但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消费者变得愈发挑剔,各行业的生产水准也急剧提升。

  曾经欧美引以为傲的工业设计和技术优势,正被中国迎头赶上,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将在更多行业涌现出一批国际级别的品牌。

  【5】中国企业的新时代

  对于国际企业而言,想要快速适应中国急剧变化的市场,有两点“弊端”可能需要改正。

  无论是细分市场的不断涌现,还是传统市场的日新月异,都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扁平化的要求。如前所述,很多国际巨头的决策链条过长,对于市场的应变机制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际企业大多照搬西方模式,找一堆懂西方市场的人来做中国本土的管理者,不愿意放权给中国人,也不太信任懂市场规则的中国人。

  在中国企业大量聘请外籍经理人的当下,日韩企业的中国市场管理层几乎还是清一色的本国人士。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可能是弊大于利。

  这一点上,很多行业可以借鉴投行的人才模式。投行被认为是人的生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时,华尔街的大陆留学生,会说中文、了解中国的投行人几乎都得到了重用。而在一些其他行业,出于种种原因,本土人才长期处于边缘的位置。对于这些行业而言,或许通路、零售网络等因素更重要,但是归根结底,任何行业的竞争中,人才都是核心要素之一。

  另一点,在某些企业的观念里,欧美市场始终是维权理念最强、法律法规最严格的地区,相较之下,中国消费者的被放在了下一级别。正如宝洁CEO所言,他们“一直将把中国当成一个发展中市场”。

  这种态度很好地诠释了为何大部分国际品牌一边在中国大肆捞金,一边轻视中国的消费群体。无论是管理层“西式化”还是应急措施的滞后性,亦或是对于中国市场变化的应对迟缓,背后实际都有“傲慢”的情绪。

  此次三星Note7事件中,首批召回的地区就不包括中国,直到有关部门数次约谈三星管理层,集团才宣布召回大陆地区的Note7手机。

  这样的态度引发了消费者的众怒,也令中国本土品牌窃喜。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傲慢态度,在未来,中国的消费者们或许将见证一批国际企业兵败如山倒。

  无论是本土企业抑或是国际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适合自己的就是*的品牌。不过在中国企业的新时代里,有一种观念值得国人反思。

  出于多年“落后挨打”的经历,部分国人依旧难以摆脱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桎梏。在大量国际企业进入困境的当下,一种观念认为: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很多外国企业不会在短时间内败退。

  这类观念喜欢拿谷歌退出中国来举例,殊不知,即便在谷歌退出前,其品牌于中国也算不得优势。另一方面,这类群体或许忽视了一点:长期以来,中国的钢材、农产品、光伏产品、陶瓷等多个行业都曾在海外因“反倾销”而立案,美国的通讯市场至今仍未对华为这样的企业敞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果不保护自己的企业,难道应该优先厚待他国企业,任由其继续“鱼肉”中国的消费者吗?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陈光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