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微信故障中的成人礼 腾讯帝国背后2大隐忧4大“青年危机”

18年过去了,腾讯已从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中国BAT家族中的一员,掌舵互联网江山。对于腾讯来讲,其手中握有品牌、社群和IP这3张王牌,足够“炸”了。但是,腾讯目前虽然看上去很强大,其实它还有2大隐患和4大危机。
2016-11-16 11:35 · 蓝鲸TMT  杨博丞   
   

  虽已“成人”,但其仍存4大危机

  其实,腾讯一直在做人与人的连接,因为社交是它的基石。

  QQ、微信、腾讯云3个产品,连接着人、产品和服务。QQ和微信是人与人连接的核心,而微信朋友圈和腾讯云则是人与服务连接的核心,三者缺一不可。而人与设备的连接,可能过多的是AI方面的内容,还需要一定时间。

  除了连接之外,腾讯还有另一大核心业务——内容,而这一领域腾讯很早便有布局。其涉足了5大领域,分别为新闻领域、视频领域、娱乐领域、文学领域、游戏领域。

  而当中的很多领域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将会摆脱亏损。毕竟,对于腾讯来讲,其手中握有品牌、社群和IP这3张王牌,足够“炸”了。

  但是,腾讯目前虽然看上去很强大,其实它还有2大隐患和4大危机。2大隐患:云产品、互联网技术变革。

  对于腾讯云方面,我们前边曾提及,在这就不多表了。我们来说说第二个,也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技术变革。腾讯早期时内部曾有名为腾讯研究院的技术机构,但最后被裁撤。当时有分析师认为,裁撤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开支和资源。

  但在我们看来,这两点都不能成为理由。因为技术革新是很快的,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从长远出发这不是好事。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商业化的IBM,为何能持续生存近百年历史?因为它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即便在它面临危机时,它仍然能创造出新技术让企业摆脱危机。而当前,我们没有在腾讯身上看到这一点。

  如今的世界翻天覆地,正在面临多项从所未有的技术革新。VR/AR、人工智能、无人等……这些都在走进我们生活的领域。这对于上时代诞生的腾讯来说,将面临巨大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威胁。因为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想生存长远,必须要有一项属于自己的实体技术。

  当前,腾讯*能做的是重新组建研究机构,并大规模收购新兴领域创业公司,从而抵御面临对手的冲击。

  然而,腾讯目前除了这2大隐患,还暗藏着4大危机:微信饱和、公众号刷单、增值业务盈利放缓、人员流失。

  第1大危机:微信开始饱和,国际市场力不从心

  腾讯于今年3月发布了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其中提到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6.5亿,与同期相比增长不为明显,而这一数字已经与号称拥有5亿月活跃用户数WhatsApp不相上下。

  究其放缓原因应与市场有关,毕竟其主要市场中国地区已近饱和。该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动其应用走向国际市场,但在去年披露海外用户破亿之后,就没有再公布任何数据了。目前,海外版“微信”依然被WhatsApp和Line所占据。

  第2大危机:微信公号刷单严重,无法监管

  今年9月,微信刷单门事件爆发。微信系统在当天进行了升级,但升级后很多阅读量达到10万+的公众号,在升级后,阅读量却集体出现“断崖式”下跌。

  有统计显示,当天有近10%的公众大号阅读量跌幅超过50%,涵盖汽车、民生、娱乐等多个领域,还有124家公众号的阅读量下降了80%。

  业内人士称,微信公众号的单天阅读数有所涨跌是正常波动,但超过50%恐怕就有刷量嫌疑了。随后,微信刷单被推上风口。

  对此,微信团队却发表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声明中微信团队表示,微信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从未停止,并且在不断升级。就此而看,猫鼠都的游戏一定会在一段时间持续。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繁荣,而自媒体更是站在了新媒体市场的风口之上,一些公众大号的广告报价动辄数万,甚至高达数十万元。

  据业内知情人称,所有涉嫌刷单的公众号里,近88%都是自媒体账号,但不排除也有媒体刷单。刷单的行为主要是阅读量与广告报价挂钩,如果达不到阅读量自然就会有人暗中刷量,现在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地下产业链。

  而对于刷单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商业诚信,从法律方面说这属于欺诈行为,应当追究其责任。微信团队的回应不痛不痒,似乎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意,大意是我们在管,但不能管的太严,似乎有着某种交集。而这也显露出微信团队在技术层面监管不严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刷单的存在。

  第3大危机:增值业务盈利放缓

  过去几年,腾讯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主要源自两方面,腾讯体量变大、核心业务成熟。目前,腾讯的营收来源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增值服务、广告营收、投资并购、企业服务。

  其中,超过75%的营收来自于游戏、社交平台等增值服务,约19%的营收来自广告业务,除此之外,投资并购也成为腾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腾讯广告收入为57.33亿元,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到18.83%,同比增长118%。而同样是这个时间,百度和阿里分别获取了186.99亿元和345.43亿元的广告营收。腾讯与另外两家可谓相差甚远,这说明腾讯在将用户转化为收入方面,功底还是不够,表现很差。

  第4大危机:人员流失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马化腾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大公司人员流失问题。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每一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相当于一个“黄埔军校”,“毕业生”不间断地在几个大公司之间迁徙,同时开始更多地活跃在各个创业公司和风投机构。

  而每个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非官方离职员工组织:百度的离职员工组织叫“百老汇”,阿里巴巴的叫“前橙会”,网易的叫“离易”、“新浪的叫“毕浪”,金山的叫“旧金山”等等。

  据猎聘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最受求职者欢迎的数据中显示,小米科技神州专车滴滴等企业位居前列,而在这些创业公司当中,创始人或合伙人团队来自BAT的比例就占到了一半之多。

  BAT人员流失问题应当成为他们共同探讨的话题。而在离职员工中阿里占比最多,其次是百度,最后是腾讯。因为在互联网圈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而在创业过程中,首位则是运营,其次是技术和产品。这也造就了中国创业公司的架构模式,阿里和百度人居多。

  所以,面对如今此景,马化腾应当思考的是怎么让龚勋卓著的“将士”不走,设身处地的去思考究竟是否自己的战略有问题导致了员工的流失,如果他们离开将会对腾讯来说是怎样的损失。

  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于腾讯,对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毕竟在现在的中国,还是互联网人1.0时代,还没有出现互联网人2.0时代。

  当今,腾讯18岁了。放下该放下的,着眼于未来,还有机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蓝鲸TM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