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人工智能将是超级高效的工具,不能被神化也不能被浪费

今天我们既不要对人工智能过度的神话,但是我要对人工智能发展抱有一个很强的信心。因为人工智能跟两次不一样,今天的人工智能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互动,甚至是工业界在领导人工智能。
2016-12-11 12:49 · 投资界     
   

  吴晨光(主持人):已经很具体了。

  王宪朝:对,我就不再去讲了,总之来讲这个领域可有的机会非常多,从敏感期间、机器人、材料、软件等领域非常多,有做人脸的等等,这个领域细分很多。我们现在有一些创业者就怕犯的风险或者一个坑,看似看懂这个东西就跳进去,这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一句话,我也在做一个孵化项目,希望能够在明年像我们这样的会议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我们达到一定的效果,类似中国式的WiFi,我把开会的场景加载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其他生活中去。这句话想总结什么?就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的其实不要像计算机出现在最近高速发展的十几年,像微信的出现,把人绑架,而把人变得更惬意,在沙滩上,在书店里,可以陪着你的孩子,这是我们未来畅想的一个领域。

  吴晨光(主持人):第一点,是纯干货。第二点,说出我们的心声。尤其是做新闻资讯行业,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人更多的解脱出来,我们来工作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李英睿:第二个问题我没有发言权,我不做投资,我讲讲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能否帮助创业。这个问题,当然我理解《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其实是有一点伪的命题,因为通常讲创业并不是目的,创业的目的是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所以你说AI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当然是可以的。我们在讨论实现具体问题的时候中间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创业的通路。我觉得两方面来看这个事,第一个,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以前的很多信息的障碍实际上得到了极大的降低,理论上讲其实是涌现了更多的机会,因为以前很多事可能是没法组织、没法做的,现在可能做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像刚才俞总已经提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少数的平台和多数的小的分散的个人的公司,可能它会是更为合适的形态。因为刚才我们其实已经反复提到,如果我们要真的考虑AI技术,是需要有长期持续大量的数据,这个对于创业公司来讲通常是很大的问题。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创业,最后一定是解决具体的需求。所以真正的比较靠谱的情况,实际上还是扎在某个具体的垂直领域里面去做好某一个具体的点,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不管是说回到一个平台里面也好,还是说是这个东西最终能够形成大量的连续反复出现的数据流也好,你才有必要来回答是不是用各种各样的AI技术来解决你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我的观点更多还是在这个领域。

  吴晨光(主持人):不要为了恋爱而恋爱,不要为了非得加什么东西而加什么东西。谢谢!

  黄伟:我说说我的观点,前面AP两个观点里面,B问题我不做投资,也没有发言权。A这一块,我认为人工智能给我们创业者一些新的机会,因为这里面前面有一个命题,可能在前面各位嘉宾讲的时候,人工智能应该是一个基础的能力,而不是一个产品,所以人工智能应该是没有形的,是一种非常非常基础的能力,就像今天谈云计算一样,四到五年之前讲云计算大家还希望云里雾里的,今天云计算已经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了。正是因为一种基础能力成熟必然诞生出很多机会,就好像CP的出现诞生了很多的公司,随着触摸屏包括多点触控的出现,诞生了两个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公司,一个是Google,一个是苹果,苹果在多点触控技术之前,苹果并不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公司,正是因为多点触控一个非常基础的数据成熟使得苹果曾经大概几千亿美金的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一定会诞生出很多机会。所以创业公司来说,在很多垂直领域一些方向利用相对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我们在安卓上诞生出很多开发者一样,人工智能一定也会成就一些新的创业团队、成就一些新的机会。确确实实前面王总也说到了,当然有的方向并不是小的团队就能轻易碰的,因为人工智能确实有很高的门槛,有人才的壁垒、有技术的壁垒、有数据的壁垒、有计算能力的壁垒,今天人工智能热的时候,你再去关注发现已经晚了,有很多公司已经做了技术铺垫了,创业团队可能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窗口去选择自己能做的一些事情。其实还有另外一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可能不光是针对创业团队的,可能对很多大公司也是一样,当人工智能热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一大部分团队在做这个事情,我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概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当时是语音识别技术做在手机里,飞利浦摩托罗拉,当时带出一大批公司都在做这个技术,包括理光做打印机的,所有公司都有一个Team来干这个事情,五年之后烟消云散,这里面确实有专业性的,我们很多大公司也会认为我们也能搞,其实我们真正对很多行业要有敬畏之心的,这里面水深水浅不是一个小Team就能解决的事情,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可能都是AI之上去嫁接的。包括我自己还收到很多猎头给我打电话,说你能不能去。

  霍涛:刚刚前面几位嘉宾都已经大部分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尝试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人工智能有没有助于投资者去投资一家企业?我是这么看的,既然是人工智能,要看人,如果两个人来说创业公司就是一个婴儿,你是一个成人,你在看它。一开始人工智能是看不出小孩是什么样的,一个零岁的娃娃你知道他可以干什么呢,当司马光砸缸的时候,这时候才会协助你,一个孩子这么小还可以砸缸,你才可以决定投不投他。对于早期来说,人工智能帮助他的,因为不确定性太大。在之后的过程中,我觉得人工智能会帮助到投资人去对企业进行投资。

  吴晨光(主持人):C轮以上的请注意了。

  刘维:谢谢霍总,要不然B问题感觉我是赞助似的。我的观点在投资领域人工智能帮不上多少,不管哪个轮次的都帮不上多少,在早期的更不用说,这可能恰恰是人类最擅长的东西,以前大家有过一个讨论,说人工智能能不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能不能制造人机器人,如果是一个限定任务,没什么难度,它肯定渐渐能循环迭代,机器去制造更好的摘苹果的迭代机器,如果是几百万光年以后的外太空飞船,这个技术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的人工智能所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关于原创性的东西,可能是人类最后剩下来最擅长的东西。有很多朋友说对于二级市场或者对于成熟期的金融投资,人工智能有没有帮助?我觉得帮助肯定是有的,能帮你减少基础的错误,包括减少人的懈怠,但是在最终决策上无法替代,因为整个金融市场你永远无法收集到对它有影响的参数,所有的东西你不可能最终量化整个世界,直到走到那天之前,即使量化,我们也无法回溯所谓模型建立里面你对这个模型是有影响的,我觉得这套真正的所谓自动决策的模型,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当然帮助肯定有,但是帮助可能没那么大。

  印奇:我回答A这个问题,我从个人感受来说,相比较上一波的互联网来说,人工智能创业我觉得很难,因为这里面有几个本质矛盾,刚才前面几位也说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最好做的事是相对比较专注的+AI,如果你是一个人工智能公司一定要选中一个行业,比如你选中医疗金融行业的时候,本质上人工智能在里面并不是0-100个事,而是100-130的事,你是优化行业效率。大部分创业公司是+AI,我可能作为一个技术提供方可以提供比较好的效率。我觉得未来这一波闭环作用很重要,其实我们也看到很多之前单纯地做一个很薄的人工智能平台的公司会死得很快。所以我的感觉是说,人工智能公司如果想在这一波脱颖而出,必须非常有野心AI+,你必须作为一个猎头能决定这个行业,这时候你就借着人工智能的势头完整控制这个行业,才会有这样级别的公司,对这个公司的要求会非常高,逻辑上来说,可能AI这一波会有很多小的创业机会,真正的大的创业机会天时地利人和才有机会。

  吴晨光(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原来要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我想再给各位专家增加一些难度,这个问题我代观众提问,因为可能相对专家来说比较脑残的一个问题,但是大家都很关心。未来的时候如果人工智能真正代替了人,我们这帮人干吗去?会不会有一帮机器人把我们干掉?先回答是或者不是,再回答取代完之后可以干吗。

  俞志晨:确实回答这个问题很脑残,很拍脑袋,其实近期来看已经很多领域取代人了,像制造业,已经在大方面取代人。未来在脑力层面替代人,甚至再比如说以后开这个活动,需要有一个虚拟人或者虚拟物,或者是一个人可以来开这个会,我觉得这个从未来来看是很有可能性的,至少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这是一个明确的回答,我觉得肯定是可以的。

  取代完之后我们可以干吗?我还没想好,可能就是等死。

  王宪朝:我认为是No,人的基因进化和人的计划不是机器所能替代的,我相信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想到过用什么机器可以替代他们,我们的人还是要好好地活着。

  吴晨光(主持人):还是以人为本。

  李英睿:我也是觉得AI实际上是不能够取代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其实人脑自己实际上是一个挺好的智能工具,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计算系统,人的感知系统也非常好,这个是经过长期的一套算法演化过来的,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人类有一些情况是这样,人工智能本身目前在人类社会里面是没有被赋予人权的,既然没有被赋予人权就不能承担人类的责任,特别是法律责任。现在我们有想象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医生,这个人的医生判断出90%,这时候他出了一个医疗事故,这时候很难追溯他的问题。现在人工智能的医生如果判断出99%,他出了一个医疗事故,这个时候该找谁?

  吴晨光(主持人):找医院。

  李英睿:这里面其实有这个问题,这里面不是很多东西能够被替代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通过为什么一定要去想替代或者不替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人工智能本身想成自己的外脑,我们经常跟其他人去学习,所有的企业家在交流,都是在交换各自的思想,都有各自的发表和学习的过程,其实我们完完全全可以看成是我们的一个朋友。

  黄伟:我坚定地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工智能其实应该更多只是在某一方面能力的替代或延展,但是综合方面我觉得AI是不可能完全超越人类、颠覆人类,因为人我们今天有很多能力我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人是一个综合的生命体,AI只是说,就像汽车、飞机一样,只是在某些能力方面超越人类,但是作为一个综合体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

  霍涛:我不回答问题,我只是畅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人该干什么,我一开始说了,AI实际上每个人心目中的大白,实际上那个时候小孩子可以被理解、可以被照顾,我们成年人可以有人帮他做危险的工作,去帮他做工作上的协助,对于老人来说,他可以被爱护,他的医疗、健康可以得到保证,我觉得未来人们的生活是靠AI这样做的。

  吴晨光(主持人):非常好。

  刘维:人不会被替代,但是会大大降低地位,因为人还是有柔性化的优势,我们的自持成本包括能量消耗比较低的优势,可能被某种部件嵌入到机人混合很超级的决策和做工系统内,因为本质上讲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就是一个机人系统或者星人系统中的一环,这一点上只是在延续。

  印奇:我觉得无论是是还是不是,人类都是孜孜不倦往这方面努力,最终在十到二十年里面比较重要的几个决定,我们现在很努力,就是为了这个决定是未来能做的。

  吴晨光(主持人):我觉得也是不能的,因为很多东西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从文字工作,一篇文章的深度、态度、温度、价值观,包括我们的理想和情怀,包括探讨的责任,我们的爱情,这些东西都不是人工智能能代替的。所以我觉得在岁末年初的冬日,我希望大家明年能够更多地去向自己的理想、向自己的爱情去努力。

  感谢今天参与人工智能开启智慧革命论坛,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12/20161211406570.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