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比2016年压力更大,2017年股权投资雄心所向何处?

大多企业只能做出样品,技术不成熟,产品良率不够,无法规模化,成不了产品。产品做成了,卖不去,营销搞不定,变不了商品;客户买了单,但却不使用,只会买一次,成不了用品;客户有使用,但公司营收如何做到二十年有营收,所谓当不了藏品,扛不过周期。
2017-01-16 16:03 · 投资界  Julian   
   

  圆桌论坛环节:未来股权投资或者创业机会的新焦点

比2016年压力更大,2017年股权投资雄心所向何处?

  深创投投资谭政焘,粤科母基金田政武、海朋资本赵剑海、温氏投资罗月庭、广发信德谢永元、酷狗音乐赵海舟、清科创投张炜嘉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就“未来股权投资或者创业机会将聚焦在哪一块”进行了探讨。以下是嘉宾精彩演讲的节选:

  张炜嘉:从投资端的角度来看,几个因素要考虑。第一个,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到底有没有钱。从清科的研究报告来看,市场中肯定是有钱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寒冬,可能不成立。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市场中既然有钱,那这个钱为什么不出手呢?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在资本市场里的钱,是一个挤压效益,相当于是从实体经济里面挤出来的钱。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现在,中国大多数行业的边际收益都是下滑的,这必然会导致资金需要寻找一个出口,这些钱都开始往新兴市场去跑。但是,好生意已经没有那么多了。钱,都不是傻钱,做实体经济的人都不蠢。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兴市场的这些所谓的好项目或者说发展趋势,有多少能够为投资人、投资机构,为GP、LP带来收益的。好的生意越来越少,能够带来回报的生意越来越少。这导致机构不敢出手,并不是说现在没有钱。所以资本寒冬,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鸿沟,看接下来我们怎么去跨越这个鸿沟。

  现在大多数的创业者,心态非常浮躁。他们沉陷在一种什么状态呢?我做这个事,挣不挣钱可能不是第一位的,融不融到资可能是衡量我的一个标准。创业是要能够创造价值的,能挣到那个钱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价格和价值,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分离的。像上市公司的市值那么高,十倍、二十倍的PE倍数,但那个东西是虚的,是给人交易用的,和公司所带来的价值并不一定是完全吻合的。而且市场是波动的,有非常强的情绪因素在里边。

  罗月庭:资本寒冬这个话题,放到我们温氏投资,实际上是没有寒冬这个概念的。一个数据可以证明,2016年的投资金额,相当于我们过去四年投资金额的总和。所以,2016年是温氏投资不断发展的一年。那么,结合着资金的募集或者说资金的供给层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认识。

  第一点,我们的核心股东也就是上市公司温氏股份。温氏股份在1月8号刚刚披露了它的2016年的预告,我们在投资这一块,每年不低于20%净资产的增长值做投资布局;第二点,整体市值应该是1600亿,我们上市前的股东有六千多名,这六千多名的股东现在已经都是高净值的人士了。作为股东的财富配置组合,股权投资也是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接受,也能够看到收益的一个不错的方向。

  第三点,我们将继续延续温氏在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影响力,以协会等各种核心组织的朋友圈的口碑,这个渠道的探索下来,特别是在2016年,我们感觉之前投向证券的组合占比在这部分人群中显著降低了,对流动性的诉求也能更多地向股权投资做匹配。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的募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谢永元:目前的资本寒冬,我个人是能感受到的。无论是从供给还是需求来看,供给方面的低利率、货币超发,是比较明显的。对于需求这一块,不能支撑这个论调。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这个行业从2015、2016年以来,整个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中枢、估值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不同的机构,因为机构的风格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对这个行业的一个不同的判断。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结构性的,因为大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种比较传统的产业或者没有产生现金流的企业,都会相对谨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线下一方面没有现金流的企业非常艰难,但是另外一方面它的价格上升得非常快。

  此外,在创业死亡潮的大背景下,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一个行业。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或者说对资金的依赖有多大,这都是在创业的时候要去想清楚的。

  第二个,我觉得创业者要找到他的合作伙伴,找到一个好的团队,找到好的资金的合作作伴,他能够在初期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所谓的创业企业,需要集中整合社会资源,单靠个人去做是比较难的。

  第三个,我觉得老板或者是创业者,他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包括每一笔开支,每一个战略的制定,能够及时地修正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赵剑海:实际上,我认为反倒不是市场上的项目不好、少了,实际上,发展的有一点过快,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项目,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有很多不专业的投资人进来。按照美国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投资人,要有不少于到七年的时间,还要花过一千万美金,有成有败,有得有失,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人。因为只有经过这么一个时间,和实战经验,才有可能看清企业发展前景。你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起来,风险投资和二级市场投资人的最大的不同,是我们风险投资投资人要看清楚项目三五年之后的状况,我们投的是长期未来。不合格的投资人能看穿三五年吗?自己都没经历过这企业的成长周期,没有经过市场的洗练,这些问题会伤害到投资人的体系。

  从宏观角度来讲,今天,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创投行业寒冬。因为旧经济向新经济转移,是不可能逆转的,中国要发展就要有新的经济出现。一是有新的技术出现,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已经出现,各种行业不得不被改造。第二,竞争格局的变化。过去,传统行业的出口,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大就能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各个国家已经开始贸易保护;第三个是什么?创新的条件也具备了,中国必须通过创新求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的的工程师群体,他们经过过去多年的历练,积累了很多技术,完全可以引领世界。中国的产业积累了那么多,这个大趋势是跑不了的的。只是冰火两重天,有的公司活得很滋润,有的则穷困潦倒。

  对于创业的死亡潮,我有时候特别感概。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从2000年到现在,今天的死亡潮又算什么?就像今天广州的冬天一样,今天冷吗,确实比昨天冷,但相对于2008年的冰灾来说是很温暖的。

  第二点,创业九死一生。如果你做对了一个领域,一个项目的失败,不意味着你永远不能创业。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以前,他已经失败过几回,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能成功的人。一个人,有些时候能不能最后取得成功,关键是你能不能始终在牌桌上。第三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真正的创业一定要回到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什么本质?企业的本质很简单,企业做出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卖给了需要的人,然后收钱。这个过程的关键点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有没有真正地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有没有用、有没有需求,人家愿不愿意为你的需求付钱。因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项目,是2VC的,它的价值就活在PPT上。

  还有一些项目,可能太跟风了。今天,新经济跟传统不一样,以前开一个小面馆,把周围两三公里的客户服务下来就能活下来。但是新经济没有地理概念,有可能北京的一个项目就把你打败了。这意味着什么?有时候你不能太跟风,不能创业的时候看看有什么热点可以追逐。创业者要做到的是在别人没反应之前,把创新点找到,然后耐得住寂寞,把竞争门槛、价值实现。而且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东西才能够经受得住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周期的冲击,才能熬得过寒冬,迎来春天。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Julian,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1/2017011640815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