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同创伟业总部搬入了毗邻深交所的太平金融大厦,有人戏称“距离上市更近了”。而“近水楼台”的同创伟业也争气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迄今一共收获了53家上市公司,其中IPO 36家,通过并购上市17家。在圈内,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同创伟业是项目成功率最高的本土创投之一。
2000年6月26日,郑伟鹤、黄荔创立了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同创伟业”)。如今17年过去了,这对伉俪打造了一个低调的“资本帝国”:截止目前,同创伟业管理资产规模近200亿人民币,累计投资280余家企业,成功退出130余家,IRR超过30%,成为本土创投机构中的佼佼者。
为此,投资界(ID:pedaily2012)采访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郑伟鹤,再经多方收集、核实资料,整理出同创伟业历年投资企业上市情况表 独家披露同创伟业17年成绩单,回顾中国本土创投近二十年的“拓荒史”。
IPO成绩单:36家IPO,超90%在深交所挂牌
17年的历程中,同创伟业投资企业实现IPO的数量达到了36家,IPO地点集中在深交所,其中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数量合计34家占比超过90%,还有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港交所上市1家。
第一个IPO项目:达安基因
2004年8月,同创伟业收获了首个IPO项目——达安基因。这是中山大学医科大学改制的一家位于广州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公司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尤其是基因诊断技术及其试剂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有丰富的经验。
早在2000年11月,同创伟业就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达安基因。四年后,达安基因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上市的本土风险投资案例。
IPO退出最多年份:2010年
受益于创业板,2010年成为同创伟业所投企业IPO爆发年。
这一年,同创伟业收获了8家上市公司,其中7家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当年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创投、达晨创投和同创伟业三家本土VC/PE机构在创业板IPO退出数量上名列三甲,而在这三甲之中,同创伟业又以11 倍的平均投资回报位居第一。而2017年,截止目前,IPO上市挂牌、过会的企业已达8家,超过2010年IPO家数指日可待。
并购成绩单:17家并购上市,
最高回报倍数近100倍
郑伟鹤曾表示,IPO退出不一定适合每个企业,而并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退出渠道。截至目前,同创伟业通过并购上市的企业数量一共有17家,主要集中在2014、2015年。
已公告并购案例中,同创伟业2014年6个退出案例,平均回报4.7倍;2015年5个退出案例,平均回报3倍,稳居全国并购退出PE/VC投资机构前三名。
并购退出最多年份:2014年
同创伟业所投企业通过并购上市始于2005年法国罗格朗电器全资收购同创投资的视得安,2013年,由于当时国内A股IPO暂停,并购迎来了新的元年。而随着并购重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再加上IPO堰塞湖,双重作用下,并购作为PE/VC投资的退出渠道开始逐步升温。
到了2014年,同创伟业并购退出迎来爆发,7家企业上市退出有6家是通过并购实现的。那时热衷并购的不止同创伟业,在A股IPO发行缓慢,IPO退出渠道依然不畅的情况下,并购退出成为了众多VC/PE机构的主要选择。
并购退出回报最高项目:口袋科技
口袋科技成立于2012年,总部在深圳,主营游戏开发及维护,主要包括提供移动终端版和网页版卡牌类游戏和其他休闲游戏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营。其主打产品有《口袋德州扑克》和《口袋斗地主》等,全球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
2012年7月,口袋科技成立后的一个月,同创伟业对其进行天使轮投资。在投后阶段,同创伟业对口袋科技进行了精准的资源对接和融资安排,对其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助力良多。
2016年12月,口袋科技拟向天神娱乐转让51%的股权,并购完成后,项目估值达21亿人民币。较同创伟业天使轮投资金额相比,已实现了近100倍的退出回报,创下了同创伟业并购最高回报记录。
17年投资280余家企业,
培养隐形冠军,明星项目褶褶生辉
上世纪80年代,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了“隐形冠军”这一概念。
郑伟鹤把这一概念融入了同创伟业的血液里,复盘同创伟业过往280余家投资案例,其中不乏经典的明星案例: 贝达药业,被誉为民生医药领域的“两弹一星”,国内首家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创新药企业; 华大基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龙头;欧菲光,国内精密电薄元器件制造绝对龙头;韦尔股份,电子半导体设计及分销领域领军企业;贝特瑞,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价值产业链;格林美,中国对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进行经济化、规模循环利用的领军企业之一,同创伟业的投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
在大健康领域,同创伟业已布局了50余个项目,大部分都是各细分行业的龙头和潜力股,是生物医疗投资IPO和并购退出项目最多的公司,培育了达安基因、双成药业、康芝药业、景峰医药、宜华健康、京新药业、贝达药业、华大基因等上市公司,还有微芯生物、信达生物、康辰医药、普门科技等一大批明星项目,打造了一条以创新药为核心,以进口替代为主线的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基因检测、早筛及细胞治疗到医疗服务的产业投资链。
见证过成功,也目睹过失败,在创投圈打滚了近二十的郑伟鹤提倡工匠精神,“从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两个阶段长距离陪跑”。正如他认为,同创伟业的投资不天女散花,不追热点,集中最好的精力、最好的资源,投资优秀的企业家,做企业的超级合伙人。
17年“创业史”
浮沉17年,从证券律师到投资人,作为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PE的创始人,郑伟鹤见证也亲历了中国本土创投的洪荒时代。
投资生涯第一步
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大幕正式开启。也就在此时,南开大学硕士毕业的郑伟鹤来到深圳,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深交所上市部。
这份工作并不长。在获得全国首批证券律师资格后,郑伟鹤转身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十年间,他亲办过全国超过60家上市公司的法律业务,包括深圳发展银行、万科、深科技、深南玻、许继电器等等,是同期市场最为活跃的证券律师之一。
多年的历练,郑伟鹤对于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已了然于胸,“我闻都闻得出来哪些企业可以上市”。因此,“转战”投资领域也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2000年,同创伟业成立,郑伟鹤正式迈出投资生涯的第一步。这一年前后,正值本土创投“井喷”,在深圳,深创投、达晨创投、深港产学研、等相继成立,日后叱咤中国本土创投圈的大佬——阚治东、靳海涛、刘昼、厉伟....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中国本土创投的拓荒者。
然后,好景不长。2001年初,纳斯达克神话破灭,香港创业板也从1 200点跌到最低的100多点。2001年11月,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顿主板,故创业板计划被搁置。
创业板希望破灭,让深圳的本土创投们一夜回到“解放前”。当时创投企业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炒股。但是,2001年至2005年股市亦没有像样的行情,因此,许多创投企业倒闭。到了2006年,在深圳有经营活动的创投机构只剩下27家,管理资本总额只有111亿元。
郑伟鹤曾回忆,那是一段备受煎熬的日子,“2000年成立时,大家都非常期待创业板开闸,投资了很多项目”。所幸的是,2004年,随着中小板的开放,同创伟业所投资的达安基因实现IPO,随后在2005年轴研科技也顺利实现了IPO,同创伟业在深交所中小板开板前50家中占据两席
第一家合伙制PE诞生
2006年到2009年,被郑伟鹤视为同创伟业的“早期阶段”。经历了中小板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2006年开始拉开了人民币基金的第一个阶段,同创伟业迎来了历史机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南海成长一期基金。
“2007年6月1日,我国新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这为成立合伙制私募基金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当时还没有人来吃这个螃蟹,前面没有可因循的例子,所有的法律框架、法律文本都是我自己按照国际惯例一条一条起草的。”郑伟鹤回忆。
之后的两年,同创伟业和大部分本土创投机构一样经历了“悲喜两重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一些LP的资金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LP要求退出,同创伟业募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转机在2009年,证监会耗时10年磨砺打造的“中国纳斯达克”——创业板”火热出炉,苦苦撑着的本土创投迎来了爆发。
2010年,同创伟业一口气收获了8家上市公司,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除共同创始人黄荔之外,深圳资深投资人丁宝玉、唐忠诚等也相继加盟成为合伙人,投资团队也不断扩展,汇集了国内外投资银行、著名律所、四大会计师所、国际咨询公司及大型实业背景的各类精英。 2015年7月15日,同创伟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成为国内第三家挂牌新三板的创投机构。在挂牌的同时定向发行股票,获得了国寿财富、泰康人寿、百年人寿等机构投资人、华大基因、比亚迪等产业巨头、景林投资、前海母基金、江汉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进入2017年,由于上半年IPO审核加速,同创伟业迎来IPO超强收获季。3月份,科达利登陆深交所中小板;5月份,同创伟业收获了3个企业IPO,挂牌了三利谱、晶瑞股份、韦尔半导体;收获了3个企业IPO首发过会,其中包括华大基因。6月份,同创伟业又顺利过会一家企业。“红五月,六连发”的现象,在中国创投圈里,颇为罕见。截止目前,同创伟业已在2017年上半年,创造了共8家企业IPO、已过会的卓著成绩。
中国本土创投拓荒者缩影
回顾过去17年,郑伟鹤坦言同创伟业不是没有遗憾,也曾交过一些“学费”。
2011年前后,创业板开闸带来的红利引发了PE扎堆,同创伟业也跟着投了一些Pre-IPO项目,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受电商冲击的连锁消费项目。同创伟业从这些教训中汲取经验,今年IPO加速的时候,Pre-IPO项目炙手可热,但郑伟鹤和团队仍坚持产业投资的路线。
“不要焦虑,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10年。”今年51岁的郑伟鹤带领着同创伟业走过了17年。岁月如歌,当年那个孤身南下的大学生,如今已成为了中国一线本土创投机构的掌门人。亲历了中国创投的起起伏伏,郑伟鹤身上映照着中国本土创投拓荒者的影子:他们经历过茫然与艰辛,有欢笑亦唏嘘,带领着中国创投走出了洪荒时代。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全,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706/201706264159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