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困兽华硕:昔日霸业今何在,衰败是偶然还是宿命?

由主板业务起家,通过笔记本业务崛起的华硕,不是没有看到电脑市场的低迷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曾经谈到对智能手机市场的看法:“智能手机已成为用户一个*重要的触网端口,也是全部互联网相关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我们必须拿下。”
2017-07-27 10:17 · 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  刘书艳   
   

  如过去十年里陆续陷入危机的很多传统企业一样,中国台湾三大科技巨头之一华硕的危机也不期而至。这些年来,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浪潮中衰落的传统巨头企业不胜枚举,他们衰落,是偶然,还是宿命?

  又一家曾经的全球霸主企业陷入了传统业务衰落、转型业务不见起色的窘境。

  华硕作为中国台湾三大巨头之一的科技公司,曾是主板市场赫赫有名的霸主,全球出货量前五的PC巨头,但如今,却犹如困兽一般拼命挣扎,不仅电脑业务衰落,面向手机的转型也未有起色,今年一季度更是创下了6年以来净利润的*点。

  1989年创立的华硕曾经是台湾IT企业的代表,是敢为人先的创业者。2006年,华硕凭借1200多亿元营收正式进入世界500强。然而,如过去十年里陆续陷入危机的很多传统企业一样,华硕的危机也不期而至。

  这个传统巨头的衰败,是偶然,还是一种宿命?

       华硕的困境

  华硕正在对个人电脑业务进行一轮重组,包括退出个人台式机业务,关注企业商用台式机市场,同时强化游戏PC产品。

  公司重组的背后,是华硕产品业务发展不顺的现实。表面看来,作为PC市场名列前茅的厂商,华硕所面临的危机似乎并不是很大,但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华硕如今已经处于下滑的趋势。

  根据权威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电脑发货量小幅萎缩了2.4%,其中华硕暴跌14%,在前6名厂商中跌幅名列*。

  由主板业务起家,通过笔记本业务崛起的华硕,不是没有看到电脑市场的低迷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曾经谈到对智能手机市场的看法:“智能手机已成为用户一个*重要的触网端口,也是全部互联网相关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我们必须拿下。”

  不过近两年,华硕智能手机给业界的*印象就是疯狂的堆料以及各种亮眼的噱头。华硕公司不久前表示,印度将是其*的手机市场,未来公司所有手机中,将有七成在印度本地制造。但印度市场除了是三星的固有地盘,其余空间在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高性价比手机”的强攻下已经被瓜分殆尽,这令华硕苦不堪言。

  显然,华硕对于市场变化反应太过缓慢,没有抓住安卓手机热销的宝贵时机,手机转型几乎看不到起色。

  今年5月华硕公布的2017财年三季度财报中,华硕当季度总收入982.06亿新台币,净利润36.51亿新台币,净利润达到自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点。

        曾经的行业巨头纷纷衰落

  实际上,华硕只是这些年来传统企业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浪潮中衰落的一个缩影。

  1989年4月1日,华硕的创业者们就将公司最初的突破点放在了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电脑主板设计制造。1990年,华硕与IBM同步推出了486主板,这是台湾自主研发生产的*片486主板的纪录,当时足足*了台湾同业半年以上时间。

  从1996年年底开始,来自国际一线厂商的主板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向华硕飞来。短短的时间里,华硕发展的步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品销售遍布了全世界,并迅速成为了全球*的主板厂商。

  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自1996年以来,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全球手机*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约54.4亿欧元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相关专利和品牌的授权。

  RIM打造的黑莓手机曾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品牌。2006年,黑莓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8%,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在和苹果的iPhone系列手机以及谷歌的安卓系列手机的竞争当中,黑莓却成为了失败者,其品牌价值自2012年已经严重贬值。

  2016年10月28日,黑莓公司表示内部将停止开发智能手机,把焦点转为软件合伙,凸显该公司陷入难以扭转旗下手机事业的窘境。

  而台湾的手机与平板电脑制造商台湾宏达电(HTC)曾是全球*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全球*的智能手机代工和生产厂商。全球*款安卓手机HTC G1由HTC在2008年9月推出,并陆续推出了Touch系列手机,外观时尚超前,被认为是苹果iPhone的强劲对手。

  2011年4月6日,台湾宏达电市值暴增至逾335亿美元,超越当时的诺基亚与RIM,成为全球市值仅次苹果的第二大手机业者。2011年,宏达电全球智能手机份额为9.1%;不过到2013年10月,已经跌到了2.6%。

        创新者的窘境:企业越大,创新越难

  为什么这些企业看似强大,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衰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就阐述了大公司为什么会倒闭,并得出结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场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每一家曾经称霸一时的传统行业巨头,包括还有很多传统企业实际上都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企业越大,创新越难以突破。具体表现在:

  1.传统企业按部就班的线性思维阻碍了创新业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手机刚刚出现,既笨重又昂贵,大名鼎鼎的麦肯锡公司建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不要进入移动电话行业,并预测2000年之前,使用手机数量不会超过100万部,而实际上,到了2000年,手机数量达到了1亿部。这个预测超过99%差错的数字,直接导致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错失了现代商业领域*的一个机会。

  出于同样考虑,摩托罗拉也认为手机不会快速普及,而修建每座信号塔的成本高达10万美元,因此提出用卫星来实现全球覆盖的“铱星”计划——发射77颗卫星来覆盖全球,这个计划最终在耗资50亿美元后宣告失败。结果是,手机的普及率逐步提高以及信号塔的建设成本逐步降低,使得信号塔的投资非常合算。“铱星”计划这项12年跨度的巨大投资计划失败直接导致了摩托罗拉公司的衰败。

  2.传统企业受到其既有业务的影响,不愿意舍弃原有成熟市场

  传统大企业相比新型企业具有更为强大的资金力量,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大,因此也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但是一个企业的成功,也成了该企业发展的负担,企业对于现有发展良好的业务做出取舍是非常困难的,更加无法做到壮士断臂,这是人之常情。

  柯达公司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是又怕数码相机影响了公司蓬勃发展的胶卷业务,因此又选择拒绝了数码相机的业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12年破产的时候,柯达公司依然保有数码摄影的版权。

  3.传统企业面临互联网的大趋势,不能改变投资模式,导致短命

  很多传统大企业也看到了互联网的大趋势,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投资模式却不能适应数字化的趋势,最终拖累了公司的发展。2007年7月,诺基亚斥资81亿美元收购Navteq(一家导航公司),看重的是其实体资产,该公司仅在欧洲就实现了使用实体传感器覆盖13个国家、35座大型城市的大约40万公里的道路。

  而2013年6月,谷歌以11亿美元买下的以色列小公司Wave,看重的是它的5000万用户和这些用户的共享信息,Wave并没有自己去做传感器的铺设,但是其拥有的交通运动信号数量,是Navteq通过实体传感器所获取信号数量的100倍。

  耶鲁大学理查德·福斯特预计,标准普尔指数中500家上市公司平均寿命已经从20世纪20年代的67年降低到如今的15年。传统企业在面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学和机器人学等指数型技术的新生代公司时,不仅被迫与之正面竞争,而且还几乎总是在一夜之间一败涂地。

  4.传统企业低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极速下降,使新公司后来居上

  数字化相关技术的发展符合摩尔定律的规律,成本下降也是呈几何级数下降。2007年3D打印机需要4万美元,如今一台3D打印机只需要不到100美元;2007年需要耗资1000万美元的基因测序工作,如今只需要不到100美元就可以完成……

  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极速下降,使原本高大上的技术变得俯拾皆是,也造成了很多新公司基于这些技术的创新,不断飞速发展,而传统企业则行动缓慢,无法与新进公司竞争。华大基因(基因测序)和大疆(无人机)就是在其领域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

  5.传统企业的矩阵式决策流程阻碍了创新的速度,错失良机

  大多数大型组织经过长期运作以后都采用矩阵结构,产品管理、销售管理、市场管理采用垂直阵型,而法律、人力资源等支持部门则是水平的,这种模式虽然极有利于指挥和掌控,但却在责任、速度和风险容忍度方面力有不逮。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向垂直和水平汇报,时间一长,权力就会朝水平方向转移。

  雅虎本身是一家主流的网络公司,但其运营模式却遵循着经典的线性矩阵式组织结构,每当发布新产品或改进旧产品时,其背后的团队就必须越过好几道关卡,例如品牌、法律、隐私和公共关系等,而每一道关卡都需要耗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等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因为总有新进入者抢得先机。这一点连神通广大的谷歌也难以逃脱。Google+最终发布前耗费了两年的时间,尽管其制作水准上乘,可是等其发布之时,Facebook已经成为了霸主,错失社交平台的大好机会。

  结语

  黑莓引以为傲的全键盘成了它触屏创新的绊脚石,柯达利润丰厚的胶卷业务反而掣肘了它向数码业务转型,而微软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最终成为紧跟时代的常青企业;同样地,阿里巴巴和腾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是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做出创新,而百度却没能跳出PC时代的搜索业务。

  正如一个人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每一个企业都要经历企业的创建、壮大、衰落到死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是难以避免的。

  好消息是,“创新”就是企业强身健体*的运动。那些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敏锐感知外部环境变化,而采取积极创新措施的企业,可以延缓衰老,甚至焕发第二春。

  坏消息是,那些不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巨头们,衰落不是偶然,而是成为它们的宿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