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把赚到200多亿,他说,人生苦短,要搞就搞个大的!

不同于20多岁时的年轻气盛,年过不惑的张磊变得特别低调。即便众多经典投资案例都出自他手,他依旧觉得,作为资本家还是很惭愧,“投资人其实并没做什么事。”
2017-12-07 07:30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王田   
   

  1

  张磊最近一次备受瞩目的行动,是今年7月成为了“世界级鞋王”百丽鞋业的实际控制人。百丽退市私有化后,他旗下的高瓴资本持有其57.6%的股份,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外界舆论一片哗然,几乎全是一边倒的唱衰。

  甚至还这样评价,“张磊正在寻找新的浪潮,但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财富押在一个看起来最不可能的候选者身上。”

  *时市值1500亿港元的百丽,私有化的交易估值几乎跌了三分之二。陷入困境的昔日鞋王风光不再,可张磊还是亟不可待将其接手。

  外界看到百丽的问题,但张磊说,在高瓴看来,百丽拥有很多“宝藏”。

  因为百丽做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级的*零售网络,“能把鞋做好的零售企业,是真正牛的零售企业。”而且,百丽做的这些事情,没有线下根基的互联网大平台都做不了。

  “不管是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顾客对工厂),还是快时尚供应链,还是无缝链接,*最有机会实现并创造出新模式的公司,实际是百丽,而且只有百丽。”

  这并不是张磊*次与主流“背道而驰”。

  这个“亿万富翁的制造者”总有出其不意的想法和行动,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 “押宝”京东。

  2010年,京东掌舵人刘强东的融资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张磊的回复却堪称业内经典,“要么让我投3亿,要么一分不投。”

  这几乎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身边很多人力劝张磊,不要因为跟刘强东是校友,就把钱搭进去。

  但张磊偏不,他有自己的坚持。

  彼时的潮流是“轻资产”,但刘强东想做的却是整合供应链的重资产,不但与主流背道而驰,还是个需要拿重金往里砸的路子。

  刘强东的思路与张磊的分析判断不谋而合,要想在轻资产重围中杀出来,必须要走一条“更重的路”。他甚至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要让京东弥补亚马逊当初未完成的遗憾。

  “亚马逊的创始人说过,他*的遗憾就是永远没法做整合供应链的管理给消费者,因为它成立时UPS快递已经做很大了。京东今天没有UPS,我们就愿意出钱做这个事!”

  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钱,不烧个20亿美元都看不出来这个生意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于是,他要么不搞,要搞就搞个大的,3亿美元,就算全部赔掉也不过两三个点,赌得起。

  人生苦短,要搞就搞个大的,这也是张磊最近的流行语。

  最终,高瓴投资了2.55亿美元,张磊赌赢了。

  四年后,2.55亿美元已升值为39亿美元,折算下来,这一把,张磊就赚到200多亿人民币。京东也不负众望成为业内巨头。当初被人嘲笑“人傻钱多”的张磊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成功并非侥幸,而是张磊善于观察、勤于研究的引领。这种天赋,早在张磊学生时期,就已经展现出来了。

  2

  少年时期的张磊,学习成绩差。“小学考初中,差点没考上。”但他“天赋异禀”,高二时发愤图强,高考竟然考中了河南高考状元,然后一路从人民大学考到了美国的耶鲁大学。

  张磊不但机灵,又特别爱琢磨,尤其在如何赚钱这方面。

  7岁时,他就在车站附近“摆摊”,把自己的连环画书租给候车旅客和过往路人;高中时期,他甚至知道根据市面行情调整“经营策略”,靠打包推销杂志和小食品赚钱。

  这个天赋在他成年之后得到了更大的展现,也为他的人生画上极为重要的一笔。

  研究生时期,在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实习的张磊就比别人更醉心于研究,被派去做行业研究时,他会花费数周,然后交出一份1英寸厚的报告。

  “几乎立刻就能看出,张磊非常出色,有着极为不凡的洞见。”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高级主管迪恩·高桥如此评价。

  幸运之神,就是这个时候眷顾张磊的。

  张磊的这些特质吸引了被称为“耶鲁投资之神”的大卫史文森,史文森从他身上看到了巨大潜质,便招至麾下,传授他各种投资技巧。

  通过史文森,张磊更加深刻意识到做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

  可以说,出色的基础研究,便是张磊职业生涯的起点。更重要的是,他师从的又是可以和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

  这个从河南驻马店走出来的普通孩子,一时间风头无两。

  方才27岁的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顶着河南高考状元的光环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又凭借自身能力留学耶鲁大学深造,还得到了投资教父的认可和器重……

  拥有这样光鲜的履历,要是不折腾点动静出来,似乎都是浪费。

  3

  27岁的年纪,正值生命的黄金期,学识胆略都不缺,此时不干,更待何时?2000年除夕夜,怀抱信念、充满朝气的张磊回国创业了。

  最初团队核心只有3人,除了张磊外,还有两个大学同学,孙燕军杨戈

  三人各有所长:留学耶鲁大学的张磊拥有风险投资前沿理论以及对美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一流机构工作的孙燕军拥有对国际投资人的了解;从事风险投资的杨戈则积累了大量数据和资料。

  三个年轻的创业者坚信,中国的“雅虎”和“亚马逊”势必在近几年内诞生,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这一场革命的催化剂。

  天时地利人和,“中华创业网”就这么创办起来了,他们从资本、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帮助国内企业,还不断组织中国企业去国外巡回交流。

  网站最辉煌的时候,会员企业130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香港、旧金山;投资者200多家,代表资本超过100亿美元。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投资品牌”。

  而张磊本人,也成为了享誉一时的新闻人物,他的名字和“中华创业网”不断高调亮相在世界主流媒体的头条。

  此时的他才28岁,创业半年时间。

  可生活就是这么戏剧化。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华创业网也受到冲击,张磊试图挽救但无果,这个曾经被誉为“国内创业投资门户网站的领导企业”仅红极一年就倒掉了。

  日后张磊几乎不在人前提这段过往,首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也鲜为人知。

  但,失败仅仅是“过程”,而不是“终点”。

  这次从“神坛”跌落,却成为张磊日后成就的垫脚石。

  痛定思痛后,张磊明白了一个道理,创业公司没必要在A轮时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有多牛,或者告诉外界未来要做成什么样。如果你在初期就非常高调,那很容易lose your mind。

  “上帝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疯狂过,灭亡过,张磊决定返回美国。

  4

  在对外“沉寂”的4年里,张磊做回最擅长的“老本行”——投资,做得风生水起。

  他加入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主要负责南非、东南亚和中国的投资。此后又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中国首席代表,创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驻香港和北京办事处。

  2005年,国内涌现出众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和高科技创业公司。在美国平步青云的张磊觉得是时候回来了,再次回国发展。

  他要把耶鲁的投资理念引入中国,但做适合中国的投资模式——用中国的哲学思想。

  2005年,张磊创立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名字取自耶鲁大学的高瓴大道(Hillhouse Avenue)。史文森为了支持爱徒,从耶鲁投资基金拨出2000万美元给他作为启动基金,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美金。

  褪去稚气,少了豪气的他,这一次,谋定而后动。

  他明确知道自己追求和需要什么,“投公司就是投人。找*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的能力发挥出来。”

  他要找的企业家,必须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想要找“准”这样的人,必须对市场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和研究,这是他的“看家本领”。

  蓝月亮就是研究出来的公司。2008年高瓴研究中国消费品升级问题时,发现像宝洁、联合利华这种跨国企业太容易有历史包袱,无法抓住中国消费升级这一趋势。

  于是张磊把目光瞄向本土企业,联系上当时在做洗涤液的蓝月亮,鼓励创始人罗秋平做洗衣液,并且大力扩张市场。但前提是,要先把它变成一家“亏损”的企业。

  “不要去赚短期的钱,而是要勇于进入新品类,打败跨国公司,成为中国洗衣液的*名。”张磊坚信自己的研究结论,他们有能力容忍短期亏损,从而“翻盘”迎来更大的格局。

  罗秋平也相信张磊,愿意“赌一把”,他放弃了公司每年可以赚1、2亿的小富即安。果不其然,到了2013年,公司的盈利已经是之前的10多倍。

  这就是张磊所谓的“格局观”。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懂得用“滞后满足”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不同于20多岁时的年轻气盛,年过不惑的张磊变得特别低调。

  即便众多经典投资案例都出自他手,他依旧觉得,作为资本家还是很惭愧,“投资人其实并没做什么事。”

  他更愿意把创业者、企业家捧在人前,自己在幕后配合他们“绽放”。

  他说,遇到有梦想、有格局的创业者是投资者之大幸。“遇到这种人,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的资源配置给他,使他*化的绽放自己。”

  而他本人呢,还是乐意花更多精力去做基础研究,这也是高瓴立足之本。

  在他的带领下,高瓴一年最多投资2-4个项目,有时只有1个。但绝妙的是,他们基本不会押下糟糕的赌注。创立至今,其平均年回报率在39%左右。

  “投资少而精,而不是追逐概念。”张磊说。

  再次开口说话的他,则已是中国*独立基金的建立人。要学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则依然是他的口头禅。

  今年暑假,张磊回到母校人民大学发表过一场演讲。

  他告诉学弟学妹们,“好故事都是来自于有挑战的生活”,鼓励大家在“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之际,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持之以恒,时间终将会成为你的朋友。”并且强调——

  “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在此演讲之前,张磊向人民大学捐赠3亿人民币设立了“中国人民大学高瓴高礼教育发展基金”,更早前,他还给耶鲁捐赠了888.8888万美元,创下当时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赠的最高纪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