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600万投资企业的扫地阿姨到底存不存在?

投资越来越偏重后期,头部公司拿走了绝大部分资金,而早期投资越来越少。
2018-05-04 14:38 · 微信公众号:铅笔道  不说谎的创投媒体   
   

顺藤没摸到瓜

  5月1日,一位叫李阳(化名)的人在朋友圈发出消息:前两天,听朋友说张江有家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眼看就要关门了,结果公司里一个清洁工阿姨拿出600万给公司完成了融资。

  这一次,朋友圈再次展现了它强大的传播能力。清洁工阿姨投资创业公司的消息强势取代五一摄影大赛,并迅速刷屏。一位投资人表示:我这里都转发爆了,上海的那一波完了就发广州的。

  阿姨是何人?为何会投资?带着大多数人的疑问,铅笔道想要找到这位可爱的阿姨,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600万投资企业的扫地阿姨到底存不存在?

  流传出的沈毅朋友圈截图

  铅笔道记者试图联系到李阳本人。

  铅笔道相信找人不难。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一个“六度分离”理论,理论称毕竟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记者联系到了李阳朋友的朋友。但对方是个蛮有个性的人,“不太方便介绍,我又不认识阿姨”,记者吃了闭门羹。

  据李阳朋友圈显示:阿姨说:喜欢公司氛围,希望大家都不要走。他还进一步披露了其余信息:据了解,这位阿姨是上海浦东本地人,世博会拆迁户,手里有8套房子,一千七百万现钞,不会打麻将,不会享受,只会扫扫地,抹抹灰什么的。

  这不同于传统投资。大多数情况下,资本是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如胡玮炜所说,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终都要还回去。投资往往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并非充当救世主。 

  最直接的信源被切断。铅笔道想从张江高科突围。铅笔道找到了张江高科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满足拆迁户阿姨的条件应该有,但事件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据张江高科技园官网上显示:2012年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9164家,从业人员27万,9000多家公司至少得有几百个清洁工阿姨。

  识别出几百个阿姨中谁有钱投资,存在一定难度。他们没有市区的爷叔大妈洋气,操着一口本地话。过往生活的经历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皮肤黝黑,笑声爽朗,基本是旁人眼中的“乡下人”。  

  铅笔道低估了寻找的难度。虽然只要5个人便可以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但要找到关键的五个人并非易事。  

票圈找阿姨

  铅笔道记者企图依靠微信生态的力量。  

  51日晚七点,笔道了*条相关朋友圈。

  马上有人反馈:这不是以前的段子吗?事实上,早年前,创投圈就流传过类似的传说。比如创业公司开会讨论这一轮融资估值时,扫地阿姨放下扫帚说,我很喜欢你们团队的氛围,我来投你们这一轮吧”,后来,还演变出了“实习生”、“外卖员”等等都不约而同“喜欢团队的氛围”而主动投资。

  网友随后表示:如果这是一个段子,其实还挺高质量的,编的有鼻子有眼的。首先替这位好心阿姨默哀2分钟。张江这边的创业公司,90%都会死掉,按照这个概率,这个阿姨有90%的概率会血本无归。按照阿姨这个速度下去,再投2家就要回到解放前了……

  有投资人怀疑阿姨伪装成LP尽调。“扫地阿姨应该是认为以往的投资尽调不够充分,有BUG,所以以保洁员的身份打入项目企业做个更全面的尽调。在企业关键时刻估值好谈了,也成了救世主。这尽调干得漂亮,各位投资经理,投资人可以参考。”

  这样的猜测是否成立?有投资人立马反对,“他尽调伪装成保洁,这个信源的真实性不大,主要还是存在这么个阿姨可信度大一些。”

  53日下午4点,笔道布了第二条朋友圈。

  一位离开网易十多年的创业者表示:以前网易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保洁和司机。类似的还有班车司机是朝阳路上的拆迁户,有十几套房子,保洁阿姨以前是王府井台基厂附近的拆迁户。

  他们身价几何?据该创业者表示,10年前房子一套百把两百万,他们的拆迁户房价还要打折点。也就是说10套房子,按照200万一套计算,价格为2000万。

  怎样的拆迁户会拥有1700万现金和八套房子呢?带着这个疑问,铅笔道试图从网络上寻找答案。

  一位知乎网友给出了些许蛛丝马迹。他表示世博会拆迁肯定在2008年以前,如果以2008年房价计算:2008年浦东联洋仁恒河滨城(内环内)每平方米的销售价在4万出头,浦东世博板块属于内中环间的位置,这位拿了1700万现金+8套房子的阿姨,家里是有多少动迁房子,户口本上有多少人,才能拿到这样的补偿?

  对于他的质疑,马上有网友留言反驳。留言称: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后就开始世博园区建设了,绝大部分动迁是2003到2007阶段,2008年场馆都建设了。世博动迁主要的动迁房源是世博家园。2003年当时有亲戚四个户口拿了四套房,不是宅基地哦。本地人宅基地当时拿六套的真不稀奇。因此,八套房子的阿姨或许真有其事。 

  不止媒体在找阿姨。在某个孵化器的群里,有投资人打趣称要组建一个拆迁户的LP联盟。

  也是在这个群里,铅笔道记者*次看到了阿姨投资的消息。铅笔道添加了放出消息的朋友的微信,表明了来意,但至今他尚未回复。

  有投资经理想询问阿姨是否有女待嫁、有儿待娶,需不需要上门女婿、上门媳妇。也有90后的小哥哥想被包养,当然一切都是玩笑。

  总归,铅笔道没有找到天使阿姨,可却为创业者感到辛酸。 

头部公司拿走大部分钱

  4年前,门庭若市的200米长街上,咖啡氤氲着梦想,漂浮在创业大街上空。这里拥挤这野心勃勃的淘金者,随时准备投机的投资人、伺机而动的掮客,他们中大多数人神情亢奋,目标明确,行动迅速。 

  钱太多了,心太躁了。仿佛只要走在创业大街上,便会被天使投资人砸死。令人血脉喷张的演讲,林立的孵化器和创投媒体如今已经成了那个年的缩影。

  4年后,咖啡店真正卖咖啡,却门可罗雀。曾经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回归理性,血脉喷张的演讲代替了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那些遍地捡钱的创业公司逐渐发现,想拿到投资越来越难了。

  每到年底,创投媒体盘点创业公司死亡名单已成惯例。名单越来越长,行业覆盖越来越广,轮次也从天使过渡到A轮、B轮、C轮。

600万投资企业的扫地阿姨到底存不存在?

  图片来源于创业家&i黑马

  如今,曾出韩剧里的扫地僧来到了现实生活。创业者融资需要依靠清洁工阿姨,在新京报评论员胡涵的笔下,“喜欢团队的氛围”,可以说是某种辛酸的自慰了。

  这种自慰显得颇为伤感。资本逐利,这是规律。一家资金链断裂的公司在资本和市场竞争几乎没有价值,资本并不会仅仅因为团队氛围好而投资。

  此外,资本寒冬的说法一直没有停止。有人说,其实资本从来没有寒冰期,钱会钻头觅缝的寻找出路。当经济好的时候,资本会进入制造业或者投入研发,向未来需求收益。但是当经济不好时,资本就变得短视,追求近处的收益。

  有意思的是去年的创投圈发生了太多奇迹。共享充电宝不到2月销声匿迹,无人货架200天便从资本宠儿变成了一地鸡毛……

  投资越来越偏重后期,头部公司拿走了绝大部分资金,而早期投资越来越少。据泰合资本统计,2017年的1月到9月份,国内二级市场上总体募资规模是1804亿,同比大幅增长。但是在投资规模(数量)上,同比2016年的1月到9月,反倒下降了17%左右。也就是说,今年投资机构投出去的钱更多,但拿到投资的公司数量却更少。 

  如今,创业者辛酸的自慰具深意。在铅笔道寻找的过程中,“你太认真了,居然当真”、“这故事是真的吗”类似的话语出现了超过一半。

  大多数人都在怀疑其真实性。有知乎网友表示:阿姨是有多闲,为了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每天跑25里以外的张江打扫卫生。

  无论真假,盲目创业终究是一条越走越寂寥的路。资金始终是悬在创业者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它随时会掉,企业每天都在生死边缘。

  而此刻,清洁阿姨换上朴素的工作服,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她走进一间办公室,低头拖地,动作看上去娴熟有力。整栋大楼已经苏醒,阳光照到头顶,几根白发闪闪发光。她看上去内心平静,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红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