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无人货架市场一地鸡毛,果小美去向何处?

无人货架黑夜来得迅猛。猩便利、果小美负面缠身,领蛙被收购,粗放的扩张后盈利难的问题再一次显现出来……不同于去年,无人货架融资的消息渐渐消失。
2018-05-05 12:14 · 微信公众号:铅笔道  不说谎的创投媒体   
   

  无人货架200天生死时速后,留下了一地鸡毛。

  5月4日,一张“重大通知”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图片显示果小美货架由入驻企业自行处理,零食白吃等。并声称不要相信*利峰,某些打着我们名义,去偷撤零食和货架,安装他们货架的骗子。 

  时间,果小美再一次被推上口浪尖。货架行业创业者张东(化名)马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按他官方公布的数据,10万个网点,一天GMV100万,一个网点10块钱的GMV,毛利3块钱,这生意有得做吗?

  微博大V龚文祥转发了该图片。有意思的是这张图片,既没有署名,也没有公司公章,且全文的标点符号使用极其不规范。微博网友“我是陈星星”评论表示:发现一个伏笔,公告里面一个句号都没用,大概是表示没有剧终,慧空(果小美创始人在阿里巴巴的花名)还会继续战斗。

  昨日下午一点左右,果小美及时发布了官方声明辟谣:所谓“重要通知”*不是果小美官方行为,也不是果小美员工行为,并不是果小美的“声音”。目前公司业务发展一切正常,阶段性计划完成,正进行战略转型,并且果小美仍然坚定看好办公室零售场景。

  闫利珉昨日在朋友圈连转二条此声明,其公关部门在一小时内迅速组建了超过50人的媒体群,群里扩散声明。在记者*时间向果小美内部高层人士求证相关消息时,对方称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统一对外口径。  

  果小美内部的紧张一斑,天使投西也出面站台。“最近一周果小美业务调整,饱受挖苦和讽刺,很多人否定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试图抹杀这个团队未来的希望。”

  同时,果小美官方声明表示,“重大通知”的出现不排除别有用心之人捏造。事实上,无人货架的恶意竞争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对于此次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对手的公关手段,“这个太坏了,落井下石”。  

  这距离果小美上一次被爆出重大负面消息,仅过去9天。

  4月25日,调戏电商援引爆料人信息,称果小美内部已经开始各种流言:

  一、公司资金链断裂;

  二、市场由59城市紧缩至15个主要城市。

  三、员工开始大幅被降薪,人心浮动,降薪幅度在25%到30%。

  4月28日,就有货架相关从业者爆出果小美创始人闫利珉失联的消息。昨日,也有相关人士向铅笔道记者透露,果小美的部分点位已经被某同行企业收编。 

  可怕的是,果小美眼中的竞对恶意公关、媒体造,已部分吃瓜受众信以真。微博网友端端董端端表示:我们公司今天就是免费给吃掉了。微博网友木易王皮称:虽然辟谣了,但是免费吃的更多了。一句“随便吃”,很可能成为压死果小美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重大通知”是假,但却爆出了果小美背后一系列的问题。  

亏本赚吆喝

  今年4月以前,果小美尚未有重大负面消息传出。

  它看上去是一个颇具潜力的企业。半年时间,累计完成5轮,超过5亿融资,算是行业里TOP级的公司。再加上创始人闫利珉前聚划算总经理的背景,果小美称得上一支豪华之师。

  只是,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小时,小心翼翼维护的形象瞬间崩塌。新零售另一位创业者王伟(化名)表示:其实是果小美PR做得好,“我认识他们一个早期的投资人,应该是在IDG之前进入的,说那时候果小美基本没有推广(市场),PR花了一半的钱。但是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似乎让部分同行心知肚明的一点是:如果小美,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起码从爆出来的数据来看,他们可能是亏本赚吆喝。

  4月25日,果小美CMO胡冠中表示:目前果小美服务企业超8万家,业务覆盖全国59个城市,货架终端数量近10万,日均交易额已超百万元。此前猩便利给出的数据是10万点位,月GMV就近2个亿,果小美则月GMV则约为3000万(以日GMV100万计算)。

  这样的数据几乎曝光了果小美最后一条底裤。“首先他们根本没有10万个点位。这里做的最多量的是猩便利,果小美市场面不多的。其次,做100万单的货损他们没有说,可能是亏本赚吆喝。”王伟称。

  这就意味着单纯讨论点位意义不大。“利润不到20%。铺一个点位的投入成本要2000元,运营成本要10元/天。他们号称有10万个,日销100万,每个货架的销售额是10元?亏哪里去都不知道了啊。”20%的利润还无法抵消运营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其他费用通通忽略不计,几乎可以模糊判断,由于GMV过低,货架本身是赔钱的。

  更遑论供应链的账期。王伟告诉记者按照行业惯例,果小美体量大,“PR做得好,供应商肯定会放账期的。我觉得几个月没问题。”以目前果小美官方公布的点位计算,倘若按照一个货架铺货500元,如果盗损+销售占到60%,按照一周为补货单位,也就是每周需要补货300元。若一月以四次补货计算,果小美每个月需要给供货商3000万元*4周=1.2亿。

  在不计算运营成本、人力成本、PR费用的情况下,5亿融资也仅仅够支付供应商4个月的货款。而当企业形象下跌,供应商是否还会给果小美几个月的账期呢?如此看来,此前据调戏电商一文提到的果小美指定仓库被供应商封仓或许真有其事。

  先不赚钱,这是包括闫利珉在内,整个货架行业默认的规则。去年9月,在果小美完成1000万美金A轮融资后,他就曾经对媒体说,“做好上半场有三点:其一,动作要快,不要犹豫不决,比如不要纠结毛利。”

  同时,去年,果小美规划在2018年覆盖100万个点位。也就是说,果小美在2018年还需要至少增加90万个点位,而若要达成目标,接下来,必须平均每个月铺设点位12.8万个点位。

有拼多多,什么要一个果小美?

  昨日下午果小美的辟谣贴显示:果小美现在全部精力都放在下一阶段的云端电商,以及货架转型后的精细化运营上,基于办公室场景“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新模式,果小美将打造办公室升级版的“拼多多”。

  事实上,这是一个闫利珉讲了很久的故事。用无人货架做“轻骑兵”,快速铺进办公室吸引流量,然后把这些流量导入到线上,用电商的爆款思维复制聚划算或拼多多的模式。在阎利珉看来,“就算卖零食毛利低,甚至亏钱,但如果能成功的把流量转化到线上,就全赚回来了。”

  这样的故事讲出来容易,倘若执行起来或许存在一定难度。新零售创业者赵华(化名)表示并不认可。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是流量入口问题,拼多多是基于微信10亿月活流量进来的,而且对微信流量导入和规则态度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可以说拼多多已经把自己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亿级用户的社交属性转换为电商属性。 ”

  但是办公室流量太有限了。“先不说用户习惯,就说量级,微信的10亿月活,需要铺设多少货架进去做流量入口?而中国一共不到2亿的办公室人群规模,即使全部做完,也跟微信不在同一个量级。”

  其次是用户习惯。他认为办公室无人零售的逻辑是:“方便,距离近,看得见。把办公室流量往线上导,是违背用户对货架心理定位的。况且,拼团已经有拼多多满足我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果小美?”

  再说流量成本。“在办公室铺设一个亿级规模的流量入口,太重了,等你做到这天的时候,对手已经冲出银河系了。电商的流量成本,最终就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当拼多多的流量成本无限趋零的时候(用户主动分享),果小美的流量成本至少是他的百倍千倍。”

  在铅笔道记者对新零售从业者的采访中他们,更大比例人士认为闫利珉一直讲的资本故事或许存在天然缺陷。

  质疑其模式的还有某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川(化名)。对于果小美要做办公室版拼多多的想法,该投资人直言:这不就是团购么?团购在中国已经被验证过了,能单独成为业务模式支撑公司发展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把用户缩小在办公室人群身上。


  果小美如今的再三声明,在他看来就苟延残喘。“他们不太能成,快消品行业水很深,非一家之力能完成的。10个亿做一个区域品牌还行,跨区域很难。”

  

货架失宠,果小美去向何处?

  对于无人货架行业,无疑资本也逐渐失去热情。一位投资人告诉铅笔道记者:“货损烧钱,无人货架不看好,封闭式的售货机倒是可以。”

  据铅笔道《无人货架变土匪生意:冒充竞品强拆货柜 带走零食被抓警局 强盗法则盛行》一文中报道:资本已经不看这条赛道了,阿里、京东这些大头也不看了。只有卖零食的那几家上市公司还在看,也就是想看产业形态有没有比他们线下效率更高。

  短短几个月,无人货架失宠了。那果小美路在何方

  某位新零售领域的投资人对铅笔道透露:果小美原本和阿里签了5个月的排他协议,但是后来阿里反悔了。据蓝鲸一文爆料者提供的消息:“此前果小美一直在与阿里巴巴洽谈*融资的协议,原本已经基本都谈好了,将要融一笔金额不小的钱,并准备在今年四月初公司年会上公布,但最后却不了了之了。”

  不难发现,果小美的负面消息从4月25号开始流出。倘若真的融资失败,那么之前被爆出的大规模裁员、收缩战线,个人薪资发放问题,如若不是竞争对手的公关手段,或许有几分可信度。

  针对此消息,铅笔道向果小美CMO胡冠中求证,对方表示:果小美的融资正在进行中,也在和多个产业资本紧密沟通中。但谈到阿里巴巴,他称,“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老是在问阿里巴巴,全世界可投资的主体多了,投资机构多了,是不是我每个都得回应一下”。

  果小美是否能够找到新的投资人呢?刘川表示:不太可能。“阿里巴巴不投是正确的,这一行不是烧钱就可以的,太特殊了。”

  若真的无人投资断了粮草,处于业务转型调整期的果小美尚无法自我造血,那其未来之路的艰辛不言而喻。

  无人货架黑夜来得迅猛。猩便利、果小美负面缠身,领蛙被收购,粗放的扩张后盈利难的问题再一次显现出来……不同于去年,无人货架融资的消息渐渐消失。

  或许,创业者们正枕戈待旦,迎接下一次黎明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