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历时58天,中美贸易战落幕:特朗普沉默,到底谁是赢家?

国内一片沸腾,环球时报第一时间发表社评:中美贸易战停战是两国共同胜利。不过美国舆论显得很冷清,连在社交媒体上一向活跃的特朗普,周六一如既往地发表了多条推文,但都没有提到这次中美经贸谈判。
2018-05-20 17:36 · 投资界讯  刘传   
   

  在520这一天,中美两个大国“握手言和”。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两国今日凌晨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

  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向媒体表示,中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至此,历时近两个月的中美贸易战正式“停火”。国内一片沸腾,环球时报第一时间发表社评:中美贸易战停战是两国共同胜利。不过美国舆论显得很冷清,连在社交媒体上一向活跃的特朗普,周六一如既往地发表了多条推文,但都没有提到这次中美经贸谈判。

  “每一句话都是沉甸甸”

  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

  在这份举世瞩目的联合声明中,每一句话都是沉甸甸:

  1、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2、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3、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

  4、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5、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6、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国际锐评》透露,本轮磋商,中美双方均派出了重量级谈判团队。谈判过程很艰苦,源自本月初双方通过非正式渠道透露的各自谈判要价,令彼此压力山大,既要遵循现实,又要达成共识。找到这个平衡点,就必须超脱简单的买卖逻辑关系,寻找双方最大公约数——这就是为谁磋商、为谁服务。

  《国际锐评》指出,中美联合声明共六条,并没有列明双方的交易清单、金额,文字少的信息反而内涵令人想象。联合声明的内容,意味着中方将大幅度从美国购买商品和服务,其中包括美国农产品、石油和清洁能源、高科技产品。

  而此次联合声明,反映了中方一直坚持的“平等互利”原则,展现了彼此要确保经贸合作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的最大诚意。

  58天,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搏杀

  这场一度被认为“史诗级”的贸易战始于两个月前。

  3月23日凌晨,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正式拉开了贸易战的序幕。

  当时,国内整个科技圈群情汹涌,因为美国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所涉及的10个领域,正是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10大重点领域:先进信息技术产品;自动化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电动和其他“新能源”车辆;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其他高性能医疗器械。

  此外,对于国内众多VC/PE而言,此次贸易战还祭出两大招:一是特朗普对知识产权的强调;二是要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在业内看来,其背后的目的就是要限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

  尔要战,那便战!当时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姿态,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曾霸气回应:“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

  随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已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提议中方应对措施,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对我国造成的利益损失,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

  而后,随着“中兴事件”爆发,这场贸易战迎来了真正的高潮。

  4月16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7 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次虽然是拿中兴开刀,但是枪口对准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尤其选在美国几乎垄断的芯片领域“开火”,无疑给了中国科技圈狠狠一击。至此,这场贸易战演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搏杀。

  贸易战落幕:农产品成为牺牲品?

  所幸,在双方的努力下,这场贸易战夏然而止。

  其实,这一切早有征兆。5月13日晚间,特朗普松口,让中兴快速恢复业务。接着,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终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扫而光。

  在这场贸易战中,跟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农产品。此前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罪魁祸首”的特朗普一度被批亲自搬起“石头”砸了美国农民的饭碗,所以曾有声音认为,农产品可能会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牺牲品

  而此次中美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对此,《期货日报》指出,今后我国不但将保持当前的稳中有增的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数量,而且还将采取适当措施,甚至是帮助美国涉农公司向我国出口农产品。

  2017年我国从国际市场进口了9555万吨大豆,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在3300万吨左右,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34%左右。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豆油82.97万吨。此外,近年来我国还从美国大量进口了高粱、大麦、豆粕、小麦、猪肉、棉花、玉米酒糟粕等农产品与畜产品。

  如今,随着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以后,这一数量将会增加。相关报道分析,预计大豆、棉花、猪肉、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的自美国进口的数量会趋于增加。虽然短期内这不会让国内上述农产品与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但增加的趋势是明确的,最终国内农产品价格恐将走弱。

  对于这一影响,《国际锐评》是这样解读:中美这次就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达成共识,无疑维护了中美两国民众的利益。中国消费者不仅可以买到更多优质美国农产品,也必将刺激中国农产品在开放中加快供给侧改革。同时,美国农户也将获得稳定的出口市场。

  谁是赢家?

  5月20日,环球时报在名为《中美贸易战停战是两国共同胜利》的社评中指出,在中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的表述,一些人认为这意味着“美国赢了”。

  这篇社评驳斥了这种说法。文章指出,华盛顿希望这个平衡过程中实现美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则坚持扩大进口美国商品必须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中美签署的协议遵循了两国双赢的原则

  一方面,美方将获得大幅减少贸易逆差的机会,中国将实现有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产品从美方的稳定购买。另一方面,美打破以往管制向中国出口能源产品将使中国的能源进口渠道更加多元,美国向中国出售更多农产品,等于是向中国出口农业的自然和技术条件等等。

  而在国内科技圈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上,似乎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根据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在磋商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承诺将修订《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分析称,这是合乎双方利益和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随着中国科技实力上升,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否则,本土创新就无法开展。据统计,2017 年,中国企业申请注册国际专利为 48882 项,升至全球第二位,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 100 万件,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身份已转变为技术提供者、知识产权权利人。从这个意义看,在这场中美贸易磋商谈判中,最大的赢家就是中美两国的老百姓

  如今,虽然贸易战已落幕,但这场中美贸易交锋令中国民众经历了一场洗礼,影响深远。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仍掌握在几个欧美大国手上,虽然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要想把握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仍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冲破壁垒。

  正如环球时报在社评中指出:我们对国家实力的认识有了更多素材和新的维度。我们也更加清楚了,为崛起为现代化强国,我们还有大量事情要做

【本文根据公开消息发布,如有异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