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巨头争夺香港虚拟银行牌照

香港银行界对于虚拟银行的前景并非完全看好。有银行从业者认为,香港传统金融系统已很完备,银行大多都提供网银服务,市场对虚拟银行未必买账。
2018-09-04 15:53 · 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  舒虹   
   

  香港金管局计划最早今年年底将发放首批虚拟银行牌照,截至8月31日,已收到29家机构递交申请。全天候科技获悉,首批牌照或发8-10张,腾讯、蚂蚁金服众安保险、小米、京东金融中国平安、汇丰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机构均有参与。

  8月最后一天,香港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申请正式关闸。

  据彭博社消息,截至8月31日下午5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已收到29家机构递交的虚拟银行牌照申请,其中有部分是已完成相关审批程序、接近完备的申请。

  香港金管局表示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将向虚拟银行发放牌照。全天候科技从申请机构处获悉,首批虚拟银行牌照或发放8-10张。腾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众安保险、小米、中国平安、汇丰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科技或金融机构均以独资或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参与了申请。

  不过截至发稿,上述机构均未就此事明确回复。

  香港近年来正加快金融科技发展步伐,一方面加速推进移动支付,并打通快速支付系统,另一方面鼓励设立虚拟银行,引进内地金融科技力量,放开非金融机构参与的限制,推动普惠金融在港落地。

  不过,官方公布的最终申请机构数量与此前预期有所减少。5月30日,香港金管局正式发出《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本时曾透露,有意在香港经营虚拟银行的公司超过50家。

  8月31日,金管局发言人称,由于有相当数量的申请在这两天才递交,需要时间做出评估,以决定这些申请是否接近完备。在8月31日后,有兴趣的机构仍可提交申请,但很可能不会被纳入首批处理范畴。

  1、虚拟银行牌照的价值

  香港正在全面拥抱金融科技。两年前,移动支付放行,包括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在内的支付巨头获得首批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已发出16张SVF牌照。

  虚拟银行与移动支付牌照相比,含金量更高。“移动支付只是工具,虚拟银行则等于引入一整套金融的业务,除了传统银行的三大业务‘存贷汇’,理财、保险、黄金等互联网创新业务都可尝试,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一位香港银行业人士说。

  所谓虚拟银行,香港金管局给出的定义是: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传送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

  这一模式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新网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模式类似,但内地尚无虚拟银行的具体规定或条例,而是以传统银行的规则进行监管。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曾指出,希望香港能够借鉴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优势,在平衡金融科技的应用、“风险为本”的监管和保障个人私隐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普及金融。

  据了解,香港传统的银行服务多集中在100万以上资产人群,普惠性有所欠缺。“香港政府希望借助科技进一步扩大银行服务覆盖面,引入越来越多的内地金融科技公司到香港发展,以B2B形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WeLab创始人及CEO龙沛智说。

  如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所言,虚拟银行没有实体分店,借50元和50万元营运成本近乎一样,可令更多有小额融资需要的市民受惠。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则表示:“虚拟银行与国内的直销银行类似,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已经成熟的业务模式高度雷同,对于非持牌机构而言,首先是牌照价值;对于当地银行持牌机构而言,牌照价值有限,更多可视作金融科技的探索。”

  2、巨头的新战场

  8月22日,小米中报业绩会上,小米首席财务官周受资直言:小米正在认真调研香港虚拟银行的机会,对香港金融市场创新的机会非常看好,不排除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的可能性。

  小米申请虚拟银行牌照的主体是旗下金融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据香港信报报道,除小米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雷军亲自挂帅担任董事,该公司还邀请到前汇丰亚太区主席的郑海泉及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加入董事局。消息透露,雷军亲自出面邀请郑海泉,希望借助他在银行业的丰富经验,协助小米金融发展虚拟银行业务。

  瞄准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不只是小米。

  据香港明报报道,蚂蚁金服或先自行申请牌照,未来再视情况研究引入合作伙伴。蚂蚁金服回复全天候科技称,对此事不予评论,但对香港监管机构推动普惠金融创新表示支持。

  不过,阿里巴巴去年投资的我来贷金融科技公司(WeLab)是首批提出申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公司之一。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参与了WeLab 15亿元B+轮融资,但持股不多。据今年7月WeLab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阿里目前持股比例为0.422%。

  此外,据香港明报报道,中银香港于今年6月成立团队负责研究虚拟银行营运模式并建立系统,同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目前已敲定与京东金融合作。8月29日,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峰论坛上,京东金融正式宣布进军香港。

  另有报道称,众安在线、百仕达及中信银行(国际)已组成合资公司“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中国平安或正与八达通进行合作,希望成为首批虚拟银行。

  对上述消息,全天候科技分别联系众安、京东金融与中国平安,截至发稿均未获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有意放开对虚拟银行申请者金融资质的限制。今年5月香港金管局发布的《虚拟银行的认可》中提到,原本在香港注册成立虚拟银行,必须由一家受官方认可且信誉良好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持股至少50%。

  但新条例显示,非金融机构在成立虚拟银行时,应先注册一个“中间控股公司”,再由此公司控股虚拟银行。借此方式,金融类公司(包括香港现有银行)及非金融公司(包括科技公司)均可申请在香港持有和经营虚拟银行。

  一位金融科技业内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坦言:“内地科技公司进军香港,要做新的市场、覆盖新的用户、切入新的银行业务,必定会水土不服。此外,香港用户也有安全性的顾虑,因此与本地金融机构合作是自然的选择。”

  在龙沛智看来,金融机构胜在对监管政策的熟悉,但由于机构庞大,导致其在效率和响应速度上相对缓慢;相比之下,科技公司在运营效率和成本上占据较大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风险定价,无论是小额或者大额的产品都能灵活覆盖;同时,虚拟银行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开发技术搭建网络基础,科技公司在这一点上有天然优势。

  今年2月和5月,香港金管局分别对《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进行了两次修订,对虚拟银行母公司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新一期的修订本规定更为严格:要求申请人在申请设立时,要跟传统银行一样满足*3亿港元的资本要求,必须有实力强大的母公司在背后提供支持,而且要准备好市场退出计划。

  金管局认为,虚拟银行除了要注意科技相关风险,也需要同样重视管理信贷、流动资金和利率风险。

  3、金融出海的香港实验

  在金融创新领域,巨头们对于香港市场的争夺从未停止。

  薛洪言认为,在全球范围内,金融业务跨境经营也是大趋势,无论当前有无业务布局规划,提前获取当地金融牌照,都打开了互联网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想象空间,可视作是一种战略层面的考量。

  亦有业内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分析称:“金融出海要适应当地的金融监管、市场、用户、产品本地化,像香港、新加坡这种简单的政府架构、廉洁的行政运转,比较适合做国际化的尝试。”例如在移动支付出海上,香港也是微信、支付宝等巨头走向国际市场的*站。

  不过,香港金融服务的成熟与既有的用户习惯,对移动支付的推广带来了不少挑战。此前,支付宝、微信均投入了不少资金吸引用户使用本地钱包,然而成效并不显著。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微信用户不少,然而活跃度却不高,红包没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在薛洪言看来,支付出海并非巨头出海的全部。他表示:“移动支付属于高频低毛利场景,只有叠加其他金融服务才会更具想象空间,所以,在支付牌照之外,积极申请其他金融牌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过,香港银行界对于虚拟银行的前景并非完全看好。有银行从业者告诉全天候科技,香港传统金融系统已很完备,银行大多都提供网银服务,市场对虚拟银行未必买账。

  今年6月,汇丰香港区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电子服务平台主管艾俊安表示,公司目前未见申请虚拟银行牌照可带来明显好处。未来两年,汇丰将持续投资科技基建,投资规模在150-170亿美元。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渣打银行在6月下旬访问了811家中小企业,探讨其银行户口操作及对虚拟银行的看法。结果只有46%的受访者听过虚拟银行,23%的受访者表明不会使用相关服务,有兴趣使用的公司选择服务时主要考虑网络安全和系统稳定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