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上海只有两个公司加班到深夜”,创立2、3年,他们都上市了……

拼多多、快手、趣头条,可以说是“下沉三兄弟”,他们服务的用户很一致,瞄准的是一个比一二级更大的用户市场。
2018-09-15 00:03 · 投资界  YY   
   

  上个月,当趣头条正式在美国递交了招股书,舆论再度喧嚣起来——比拼多多还要快,成立两年就上市了!此前,当“趣头条即将上市”还只是一个传言而尚未有真正定论时,由此引发的讨论就一层盖过一层。

  关于趣头条,有几个标签不得不提:资讯界的拼多多、五环内人群看不懂、横空出世跻身资讯平台前三、腾讯领投、黑五类广告聚集地……到今天,趣头条又在争议中上市了。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9月14日消息,趣头条今晚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股票交易代码QTT,成为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

  极度下沉的资讯平台,社交裂变、奖励营销的一把好手

  之所以被称作资讯界的拼多多,是因为趣头条也是重度下沉的一款产品。

  2016年才开始做资讯类APP,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心知肚明“起步太晚”,得找出最差异的打法。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发展至今,“一环二环内”用户的的昂贵流量已经是一片红海,并被巨头牢牢占据。同时,三四线城市增量人群对于阅读娱乐的方式、适合他们内容资讯的需求呼之欲出,互联网下沉的拐点已经扑面而来。通过专注下沉市场,借助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微信在那些地区的爆发的红利期,趣头条开始挖掘最初的核心用户。

  面对彼时市场内已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玩家,趣头条随后又发现的新机会:信息流产品的流量分发售卖模式可替代性非常强,最终也会陷入从大渠道买流量然后再分发的怪圈,趣头条不然,它和同样主打下沉的拼多多一样,瞄准社交关系链,迅速覆盖传统广告推广无法触及的海量用户群体。

  趣头条的广告旗帜鲜明——让阅读更有价值(看新闻也能赚钱),资讯平台千千万,但普通用户都能赚钱的就只有这一个。补贴拉新,简单粗暴,比如首页弹窗的“新人红包,打开得18元”,并且无门槛当日可提现,比起很多反人类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很好的用户体验。

  接下来,社交裂变的强大能力则凸显出来,“邀请用户得红包”覆盖了微信和QQ两大社交关系链,可谓变着法子给用户送钱,很多人都沉浸在趣头条的收徒机制中不可自拔。

  留存的难题也是通过补贴来解决,阅读就能有红包,分享就能领金币……用户A100899在趣头条上25万的月收入,是一针绝佳的兴奋剂,刺激着用户也刺激着趣头条的团队。

  2017年底,趣头条的注册用户数是7000万,日活超过1000万。根据第三方机构猎豹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度中国APP排行榜中,在资讯类产品中仅次于腾讯与今日头条,超过了多数传统新闻APP。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首先,趣头条的用户是资讯内容的消费者,还是单纯刷币领红包的投机人?长此以往,若补贴停止或不再满足于现在的收徒费用,这些人能否真正留存下来?其次,趣头条内的广告质量频频被人吐槽,甚至出现“黑五类广告”,毕竟下沉无可厚非,“下流”就千万不该了。

  月活用户近4880万,仍处在亏损状态

  在趣头条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招股书里可以看到,在趣头条将有3757万股A类普通股和3424万股B类普通股被公开发行和在外流通。此外,公司联合创始人及执行董事长谭思亮将持有总表决权的73.2%。

“上海只有两个公司加班到深夜”,创立2、3年,他们都上市了……

  2018年7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54亿,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880万,日活跃数为1710万,每个日活用户每天花费在平台上的时间平均约55.6分钟。

“上海只有两个公司加班到深夜”,创立2、3年,他们都上市了……

  2016年,趣头条成立当年的营收为5795万元人民币,2017年则快速到了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一年增长近9倍。2018年上半年,趣头条营收7.2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上半年的1.1亿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

  但根据招股书,趣头条仍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净亏损为人民币1090万元,017年净亏损人民币9480万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净亏损达人民币5.144亿元。

  投资人:“下沉渠道”还未被频繁提起时,我们就关注了趣头条

  拼多多、快手、趣头条,可以说是“下沉三兄弟”,他们服务的用户很一致,瞄准的是一个比一二级更大的用户市场。

  作为最早投资趣头条的机构投资人之一,红点中国执行董事张鸣晨对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说,当初关注到趣头条时,“下沉渠道”这个概念还未被频繁提起。

  红点中国当时主要看三点:1、市场足够大,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4.958亿人,占中国总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51.1%,且渗透率是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的;2、创始团队背景,董事长谭思亮曾在盛大集团负责过在线广告平台业务,团队都是来自51.com、和盛大广告,绝对是行业老兵,对互联网用户心理理解非常深刻;3、执行力非常强,灵活应变,找准模式,迅速突破,建立壁垒。

  张鸣晨评价谭思亮是互联网赛道的顶级赛车手,极强的独立思考和构建商业能力,从市场和用户的动态演进中发现差异化机会,并迅速转化成商业产品;执行力超强,带动整个公司形成独特文化,业界评价上海只有两个公司是“加班到深夜”的,即趣头条和拼多多。

  截至目前,趣头条曾经获得过3轮融资,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制表如下:

“上海只有两个公司加班到深夜”,创立2、3年,他们都上市了……

  今年3月的B轮融资时,腾讯曾经领投趣头条。腾讯认为,趣头条敏锐地抓住一、二线以外城市社交流量的快速崛起,为大量非一二线城市用户提供资讯和内容消费体验,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道理很简单,看好趣头条的下沉能力,打进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没有大范围触及地区,抓住这个最有可能帮助它对抗竞争对手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还显示,这次IPO趣头条获得了来自京东集团4000万美元的认购意向,此外还有澎湃新闻的战略投资。

  资讯平台混战,不是所有的“下沉”都能突围

  新闻资讯、移动内容聚合类客户端们竞争激烈。四大门户之外,今日头条牢牢占据个性化资讯市场“一哥”的地位,此外还有与它争但始终没怎么占到便宜的腾讯的天天快报、阿里的UC订阅号、以及作为凤凰网移动端战略押注的一点资讯。

  趣头条的横空出世渐渐打破稳定局面,尽管在有的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能与自己齐名的平台,甚至不算是资讯聚合。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曾经采访过某个同样主打三四线城市的资讯平台,规规矩矩做自媒体的聚合和分发,前期,平台上还专门留有商业广告类文章的渠道,其创始人说,在任何资讯平台,广告销售永远在和编辑打架,利弊皆有,平衡不易。

  他们把一开始就把互联网刚需和流量红利的两性、美女频道推的靠前,把更有逼格的艺术、收藏、读书、品茗、雪茄、万表、滑雪等频道做少许隐藏,但它总归没有足够下沉和足够接地气,该创始人曾说:“如果把低俗作为产品取向,我不认为这个东西能有多么长久的生命力。”

  资讯分发的战争还在进行,可即便做下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趣头条一样突围,甚至无法存活。两天前,投资界再次联系该平台,发现后续融资发力,对方已经停止运营。

  结语

  谭思亮曾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用补贴发钱建立竞争壁垒,在打车软件、外卖等市场已经被证明过是行之有效的。当你发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应该迅速打造商业模式,获取用户,占领市场,建立行业壁垒。”

  不只是迅速打造商业模式,从成立到上市,趣头条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成了赴美IPO中最快的中概股。背负嘈杂的舆论,在中概股普涨的今天,等待趣头条的又会是什么?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YY,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809/435827.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