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刚过,本该进入休息期的平遥古城因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举办再次热闹起来。铺满青石板路的小巷、满是地方古味的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城墙将古城内的悠悠斜晖与现代化的小镇景象隔绝开来。平遥电影展便置身于古城之内。
自10月11日起,为期10天的平遥电影展共展映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55部电影作品。无论是电影展的开幕式、学术活动、产业论坛,还是“江湖儿女”的饭桌、咖啡厅、迪厅,当大家都在笑谈穿梭其中的贾樟柯今年又接了多少客时,这个汾阳小子再一次凭一己之力撬动了整座城市的文化。
“我明年应该可以坐下来看电影了。”从怀揣逆反心离乡寻梦,到扎根于中国电影的舞台,从去年首届平遥电影展的哀怨不断到今年的好评满满,依旧在奔走、始终在忙碌的贾樟柯将他试图改变大格局的理想、进军文化商业领域的野心,以及那份对电影常年不变的初心,都注入进了自己所建立的“平遥江湖”里。
“消费升级”下的影展2.0时代
从为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站台,到三年前创办新媒体播映平台“柯首映”,再到如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贾樟柯的理想终于落地。当然,梦想的落地在一开始并不顺意。
2017年,*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以“平遥元年”之势出现在平遥古城,古城气息与现代工业的碰撞、电影艺术与历史文化的结合、比肩“欧洲三大”的规模和设施,无一不体现了这个初来乍到者的诚意与独特之处。可一个国际影展的从无到有并非易事。
去年因准备不足而暴露出的问题,最明显的是电影宫内缺乏完善的导视系统,导致影迷们一直在迷路不停找影厅,后来组委会临时立起了一些易拉宝充作指示路牌。今年,易拉宝不再,电影宫内到处是指示路牌以及霓虹灯标牌,同时,兑票制度更加完善,就连给到媒体和嘉宾的影展手册和伴手礼都丰富了许多。
一切升级背后,关乎影展策划、团队建设,亦关乎市场运营以及来自于政商的支持,其中尤以商业合作最为凸显。“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一个创新的模式,是一个依靠市场运营的电影展。”据贾樟柯介绍,影展最主要的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个支持包括三年的扶持,但三年的扶持是呈递减状态,所以影展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商业合作,“今年总体费用的五分之四是从市场找到的。”
毋庸置疑的是,艺术电影在中国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贾樟柯和他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要做的正是建立好这些电影跟观众的相遇机会,所以让影院系统更加合理、排片更加合理等一系列事情成了必须之举。
随处可见的陌陌海报、穿梭其中的广汽传祺,以及汾酒和可口可乐等在内的赞助商成为电影宫内的另一道风景。基于大赞助商的增加,平遥影展得以在消费升级的环境下提高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环境,以及做好五湖四海影迷、媒体、电影工作者的接待工作,得以在一个市场的活水里良性地运作下去。
与“消费升级”一同而来的是平遥电影展的“回归市集”。
当电影回归市集
“在基层,同样存在着强烈的对文化的渴望,对艺术的渴望。”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天然含有杂耍基因以及市集场景,基于电影的大众化、平民性和开放性,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标语是“电影回归市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强调的亦是电影与大众的关系。
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包含影展之最、藏龙、卧虎、首映、回顾/致敬、华语新生代、影展之最等单元。相较于去年仅有400部的影片报名数,今年选片团队共收到了约1200部的报名影片,经过重重筛选,55部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突围而出。其中,98%的影片为中国首映,48%的影片为全球首映。
“这些影片对我们来说是不分类型的,这种多元性和开放性是平遥影展一直希望能够坚持的,我们不会为电影贴标签,我们只愿意去寻找这些电影里面感受它的创造力。”诚如贾樟柯所言,从影展期间所放映的影片不难发现,寻找有创意、有艺术价值、有启发性的影片正是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标准。
同时,本届影展的评审团阵容亦不可小觑,无论是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费穆荣誉,还是发展中电影计划荣誉评审和青年评审团,其中既有王小帅、文晏、阿米尔·纳得瑞、李霄峰等一线导演,也涵盖了爱德华·温托普、利雅博、杨城等国内外资深电影策展人及电影工作者,还有知名学者戴锦华、影评人卫西谛等多位业界大咖。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山西本土电影产业发展,2018年平遥国际电影展新增了一个*性单元“从山西出发”,入围的影片包括《片警宝音》《红萼纷纷》《灰猴》等9部影片,这些作品或主创为山西籍电影人、或*出品方为山西影视公司、或以山西为故事背景、或在山西取景拍摄。
本届影展还开设了院校板块,在“平遥一角”单元特设“学校日”,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山西大学等全国7所高校的青年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学习。此外,正如First电影展露天放映带来的特有观感,在平遥电影展,“站台”亦是一大特色。
“冷死了,两条毛毯都不顶用。”在这个以贾樟柯电影命名的露天剧场内,诸多在各大国际电影节有所露出的影片汇聚于此,纵使有寒风和低温等自然力量带来的抗衡,热情依旧的影迷也毫无退缩,只是在观影结束后颤抖着双唇来一句“明天一定穿秋裤。”
平遥江湖,连接脚下和远方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一个纯粹、特别的电影展,来到这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贾樟柯导演为什么要在平遥创办电影展。”在17日的“平遥之夜”典礼现场,韩国电影大师李沧东被授予“2018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与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共同获得该项荣誉。
当晚,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各大荣誉相继揭晓,其中印度电影《索妮》斩获罗伯托·罗西里尼*影片荣誉;塞尔维亚导演奥格根•格拉夫获得罗伯托·罗西里尼*导演荣誉;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荣誉被授予《幻土》。华语影片《过昭关》包揽费穆荣誉·*导演、费穆荣誉•*男演员以及华语新生代•青年评审荣誉三项大奖;白雪导演长片处女作《过春天》也包揽了费穆荣誉•*影片、费穆荣誉•*女演员两项大奖。
与此同时,本届影展“发展中电影荣誉”也进行了全新升级,入选发展中电影计划的6个优质电影项目分别斩获*影片、*导演、添翼计划、评审荣誉、无限自在荣誉、又见平遥荣誉,以及3到15万元不等的奖金褒奖。
“在过去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落差,这个落差是当我作为导演去世界各地的电影节、电影展,包括国外的各个城市时会接触到非常多元化的电影世界,而我们的工作环境,我们的电影显得还是比较单调。”
在贾樟柯看来,如今虽然国内大众对于电影的认知日渐饱满丰富起来,但所能够接触到的电影依旧还是以好莱坞电影或类似影片为主,“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我希望能够创办一个电影展,让中国观众看到一个非常多元化的银幕世界。”所以贾樟柯在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初便与马可·穆勒先生一起定下了影展的基调:抛开政治概念,聚焦亚洲、南美洲、东欧、非洲等中国观众不熟悉的电影区域,着力介绍那些不被人了解的电影作品。
的确,与市面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不同,平遥电影展的特别之处似乎最为突出,它不追求影片数量、不设立竞赛单元、不评判艺术高低、亦不将小众和独立影片捧上神坛,来到这里的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拥有平等的视角,所以在全部展映的片单里,约有三分之二都是新导演作品。“我们希望有一个来自中国本地的策展能够让世界了解这些最新的中国年轻电影人。”
回看这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硬件和组织的差强人意虽然在所难免,好在脚下的路和眺望的远方踏实而坚定。作为一个年轻的影展,它才两岁,它会越来越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