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宜家可以网购了,9.9元起包邮,以后还有人去逛实体店吗?

如今,除了要与其他家居品牌争夺线上用户,宜家代购也成为其线上业务的一大对手。宜家能否依靠网上业务救市,还需经历长期的市场考验。
2018-11-12 07:25 · 微信公众号:创业邦  十一   
   

  最近浏览过宜家网页的用户应该都已经发现,在宜家官网的首页,出现了网上商城试运营、9.9包邮的海报。

  在近几年,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的新零售模式已成发展大趋势,然而作为有着70多年历史的家居巨头,宜家却显得格外保守,在线上迟迟没有动作。继咖啡巨头星巴克在中国携手饿了么开启外卖模式之后,如今这家最不愿赶时髦的家居巨头也终于开启了电商模式的探索。

  这个被用户期待已久的宜家网上商城卖了些什么,运费多少钱呢?

  根据官网的信息显示,目前宜家的网上商城已经有149个城市支持配送服务,类似休闲毯等小件9.9元包邮,尺寸为108*96厘米的三斗抽屉柜等大件69元包邮。

  根据网站介绍,消费者用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登陆或注册后即可选购商品。付款后,系统将根据购买产品的尺寸、重量和配送地址选择快递配送或货车配送。

  邮费方面,选择网上购物的话,在商场所在城市的市内送货,显示是69元一单;省内送货99元一单;省外送货是199元一单。

  在全球各大零售商纷纷宣布拥抱互联网之后,宜家也终于出手,只是现在才入局的宜家,已经迟到了十年。

  宜家为什么迟迟不做电商?

  1998年,宜家首次入华,在上海开出*家门店,再过了一年之后,阿里巴巴才成立。

  明天,中国人即将迎来第十个天猫双11的狂欢,而此时,宜家的线上业务才刚开始。相比双十一年年飙升的销售额数据,宜家的扩张速度则要慢的多。开头八年,宜家在中国只开了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家分店,至今也不过在20余个城市开出26家分店。

  除了在开店方面谨慎保守,宜家在电商布局方面也过度求稳。在如今全民拥抱互联网的时代,宜家始终在电商的边缘不断试探,宜家也因此获得“电商小学生”的光荣称号。

  2012年,宜家在欧洲开始了线上销售,但到2015财年,宜家线上销售才突破10亿欧元,占到总销售的3%

  2016年9月,宜家(中国)网上商城上线,仅对上海地区开放

  2017年,宜家宣布与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确定合作的对象

  2017年年底,宜家在新加坡的电商服务悄悄上线

  今年8月,宜家与微信合作上线*电商小程序,但是没过几天就下架了

  ……

  频繁在电商领域试水,但又止步不前,宜家的“胆小”基因,与其创始人的谨慎分不开。

  英格瓦·坎普拉德于1943年成立了宜家,在今年1月份离世。这位伟大的企业家掌管了宜家70多年,但是那一辈的商人,骨子里始终是谨慎的,他们对新事物除了好奇,还是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在宜家“圣经”《一个家具商的誓约》中,英格瓦·坎普拉德就曾告诫,“制定一步登天的计划往往导致公司灭亡”,数十年来,宜家的企业风格始终是谨慎保守的。

  从1943年创办之初,宜家就是用小册子宣传产品。直到如今的互联网营销时代,他们仍然采用寄送《家居指南》这一传统的宣传方式,大多数宜家会员了解它的产品,还是通过这本册子。

  不仅是营销,早在之前,就已经有宜家高层看到了互联网的趋势,想要在电商领域有所作为,但是显然他的尝试失败了。在2008年,坎普拉德驳回了一份网上商城的提议,理由是:“网页上可以做买卖,却会减少来店的客人,这样便会失去一些额外的生意,比如有些商品是顾客随手挑拣的,并不一定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其实在宜家有过购物体验的用户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闲逛的时候总是会随手拿起一些小物品,比如家里正好需要添置的碗,在宜家展示间里显得格外好看的台灯,或者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就连宜家门口那种一元的冰淇淋,仅在2015年,就在中国卖了1200万支,为宜家贡献了上千万人民币的收入。

  对于宜家而言,线下的购物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坎普拉德带领下的宜家,始终对电商敬而远之,在电商领域的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也走的非常缓慢。直到今天,宜家才正式开放在中国的线上销售,加快了电商布局的步伐。

  线上业务落伍、中国市场遇冷

  时代潮流面前,宜家不得不变

  虽然想要大刀阔斧地走进电商时代,但是迟到了十年的宜家显然失去了先机。反观其他家居品牌,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这两家传统家居企业也曾排斥电商业务,但是仍然转型做起了O2O模式电商。

  后来两家直接站队巨头,分别联合腾讯和阿里,逐渐形成了家居品牌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新零售模式。

  竞争还不仅仅来自老对手,新对手也在不断涌现。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天猫双11年,有超过42个家居类品牌成交过亿,比2016年的30家增加了不少。其中18点02分全友家居销售总额突破5亿;顾家家居则在10点12分突破2亿。

  这些家居品牌早早在线上布局,搭上了互联网的早班车,也尝到了电商模式带来的红利。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居需求的增长,家居消费市场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在家居行业的新兴品牌扎堆出现时,许多历史悠久的零售巨头却在逐渐消亡。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近日传出计划卖身、撤离中国的消息,这家排名全球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与宜家同时期进入中国,除了遭到便利店的大量吞噬,电商的兴起也在悄无声息抢滩零售市场,外资零售企业撤离中国、卖身巨头成潮流。

  宜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中国一直是宜家增长最快的市场,在2010~2014年,宜家在中国的销售额平均增长在20%以上。而在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财年,宜家在市场的销售额、商场访客数量、官网访问量、会员数量的增幅相比上一个财年快速下降了4.9%、9%、10%和9%。

  线下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宜家在中国只有20多家门面,要进行线下扩张也越来越难。宜家平均客单价仍然和前两年一样维持在140元左右的水平,门店业绩增长乏力,迫使宜家不得不把目光放到电商业务上。

  一直以来,宜家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虽然看到了互联网潮流,但是忽视了随之而来的时代变革。虽然宜家在电商模式上一直有所行动,但还是因为步伐太慢而失去先机,只能现在迎头赶上。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行业也在快速更迭,宜家是否能靠着这次的电商转型渡过危机,目前看来,这是一场持久战。

  宜家代购要凉凉?

  由于宜家店面较少,而且是以平均每年一家的速度在中国拓展线下市场,稀缺的店面促生了大批宜家代购商。

  一直以来,宜家代购业务凭借其“低投入、高利润”受到很多初期创业者的亲睐。在淘宝上随意搜索“宜家代购”,会出现三百多家分散在各个有宜家城市的店铺。

  根据《天下网商》报道,在杭州,有代购商做了四个月左右,就已经成为杭州地区宜家代购做得*的店铺之一。

  代购商们每天下午三点左右到宜家,如果有大件商品代购,比如沙发、柜子等走物流的商品会提前联系好物流公司,直接在宜家门口发货,走普通快递的订单,方便的就联系快递当场发货,需要二次包装的产品则拿回家进行包装后再发出。

  在有些代购店里,除了镜子等大件易碎产品不卖,其他只要宜家有的,基本都能帮忙代购。根据查询发现,淘宝宜家代购最热销的前500件商品,有近一半是储物盒(226件)。主打储物收纳的思库布、安东尼等系列,都是代购大热门。

  而搁架单元、书柜、沙发等大家具加起来总共只有154件,只占总数的30%,看来这次宜家自己出马、进军电商业务,就是利用了网络代购缺失的宜家家具组装和平板包装的物流优势。

  宜家的电商业务对代购们造成了多大的冲击呢?有代购商认为,从近期来看,宜家做线上业务对自己的影响不会很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代购的运输费用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宜家官方便宜。

  另一项成本是打包成本,宜家很多产品是没有硬包装的,不管是提供人工打包还是在生产环节就提供包装,生产成本必然会增加。

  而宜家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且表示宜家做电商不补贴、不烧钱、不包邮。有行业人士预测,宜家凭借电商可以获得20%左右的市场增量,但是最多不会超过50%。

  结语

  从宜家电商业务提出到正式推行,整整经历了十年。当宜家想要大步走向电商时代时,现在的局势和十年前已经大有不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玩法的更迭,宜家需要重新审视社交平台和其他内容平台的渠道价值。

  如今,除了要与其他家居品牌争夺线上用户,宜家代购也成为其线上业务的一大对手。宜家能否依靠网上业务救市,还需经历长期的市场考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