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规模不断飞涨,且主力群体极速成长变换的市场。
自2015年起,中国医美行业增速达到40%,远超全球7%的速度,中国成为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或达2245亿元,医美行业仍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这样的增速来看,到了2020年,其体量大概率会超过3500亿元。而截至目前,中国医美机构的数量共有11550家,仅在2018年就新增了3313家。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3月8日消息,新氧联合南方周末发布《2019中国女性自信报告》,新氧大数据发现,在医美用户群体中,“自信”和“改变”是她们最常使用的词汇。在新氧APP的美丽日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美消费者这样的描述:“总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好看,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腿粗是我的心病,现在短裙随便穿……
从既往的自信调查中发现:中国男性谜之自信,中国女性谜之不自信。今年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中国女性的自信指数得分逆整体趋势而动,向上增长了2.3%。但仍难以撼动上面的结论。
是什么让中国女性的自信开始崛起?今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女性高自信群体增长了9.6%,成为趋动中国女性自信指数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何中国女性的高自信群体会增长呢?调查显示,学历、收入、外貌是拉高中国女性自信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说这些高自信女性具有“三高”特征,缺一不可,那就是高收入、高学历、高颜值。
关注高自信群体的同时,不可忽视更广大的中低自信群体。她们中的一小部分是真实的低自信者,还有很大部分是唯心的所谓低自信者,调查显示,四成中国女性低估自信,约一半的中国女性认为自己没什么魅力。在偏见的惯性力量放大下,她们在内心放大了自信的负向影响力,从而影响生育意愿、职场发展、家庭地位。
低自信者渴望提高自信,她们的方法是通过打扮、改变外貌去修练美商,通过健身运动去改变身材,通过读书去提高学历和职场竞争力。
但即使是成为高自信者,中国女性仍将面临职场、家庭、友情、爱情的一系列挑战。而这些问题在很多时候,是难以去解决的。于是她们选择失去家庭和友情中的被宠爱感,而变身成为一名“女汉子”。
调查显示,中国女性比美国更焦虑,她们愿意比美国女性花更多的钱去建设自信。如果你想让一名美国女性自信起来,最快速的办法是夸奖或赞美她。但是如果你想让一名中国女性自信起来,最快速的办法是让她去提升外在魅力。中国医美市场的发展是从一线城市向下蔓延,据悉,2019年新氧提出医美中国战略,向三四线城市的医美关注人群引入健康安全变美的服务。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女性的自信心建立正在经历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因为真正的自信与美,不会只停留在表面,更要注入于内心。
下为自信报告全文内容解读。
一、中国女性变自信了
1、与去年相比,中国女性自信指数提高了2.3%
今年中国女性的自信指数得分增长到了67.94分,增长比率为2.3%。而同时期,中国男性的自信指数均有所下降。我们看到,就整体趋势而言,中国女性与男性的自信差异正在缩小,中国女性的自信心正在崛起。
说明:本报告中的自信指数系使用美国当代心理学专家Albert Bandura的自信量表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得73分以上为高自信者,他们可以从每一次的经历中汲取经验,不会让挫折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得47-73分为一般自信者,他们对待自己有点太严格,这样会让他们不能充分掌握经验中的好处。得47分以下为低自信者,他们太在意没有得到的东西,对自己及自己参与的工作信心严重不足。
2、中国女性高自信者占比增加了9.6%
调查显示,学历、收入、外貌是提升中国女性自信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高自信女性具有“三高”特征,即高收入、高学历、高颜值。
3、每5位中国女性中,有2位在低估自己的自信
四成中国女性低估自信。在别人眼里,她们活得像束光,散发着自信的魅力,但她们眼里,自己仍是那个“不完美、有缺点、常有失误、比不上XXX、时常不堪一击”的大多数。
4、每10位中国育龄女性中,有3位不想生
衡量自信对女性的影响,生育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连续两年的调查均显示,生育意愿与自信正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想生群体(包括“无生育意愿”者和“没想清楚”者两个群体)的占比超过了30%,他们的平均自信指数为64.30分,远低于中国女性今年的平均自信指数67.94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年中国人口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创下了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2017年1723万的出生人口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提高女性的自信心,也成为改善生育困局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信让人漂亮,还是漂亮让人自信?
1、每6位中国女性中,就有1位在照镜子或拍照时感到焦虑
外形极大地左右着女性的自信感,无论中美。根据调查,在中美两国,对自信加减分均有影响前三大因素中,唯一一个常驻项是“外貌”。
2、不够美的背后是不懂美
90%以上的中国女性受访者被问到时,都表示“美商” (Beauty Quotient,简称BQ)重要,但相比于IQ、EQ,鲜有人经常认识到“美商”的存在。
在美商自评中,每9位中国女性中,就有1位认为自己鉴赏美、践行美的能力不及格。而在低自信者中,这一数据被扩大了5倍,约一半人自评美商不及格。
美商概念由专业医美平台新氧首次定义,主要由感知美和创造美构成,是一个人对美学和美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一个人在社交中对声音、仪态、言行、礼节等一切涉及到个人外在形象因素的控制能力。
3、约一半的中国女性认为自己没什么魅力
过半中国女性认为自己没有魅力,或魅力在自己身上只是偶发现象。个人魅力值是美商的一个表现,美商越高的人,越有魅力,亦越自信。
4、提高美商三大最受欢迎的方式:打扮、读书、改变外貌
提高美商最受欢迎的三大方式依次为学会打扮、读书和改变外貌。这与美商的定义中“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吻合。美商改造在明星的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他们的近照与刚出道时的照片相比,经常判若两人,让人感叹提高美商的重要性。
5、每10位医美关注者中,就有3位感到不自信
尽管量表测量显示仅有2.2%人处于低自信的状态,但在自我评价时,有18.68%的人认为自己的自信指数低。在医美关注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1.39%。
医美消费者中,许多人长期受到心理的折磨,她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这种不满的长期折磨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自信心。整形整的是形,也是心。因此,在医美领域有一个共识:“医美医生是拿着手术刀的心理医生”。
三、天赐羽翼,却又附枷锁
1、走出家庭的女性,于“室外”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让中国女性经常产生焦虑的场景,已非爱情和家庭生活,而是考试、社交、工作和求职。这代表我们的社会性别分工已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面临和男性一样的生存压力。
2、约36%的中国女性在求职时或职场中遭遇过性别歧视
女性在职场中除了要面临与男性一样的竞争压力外,还要承担更多。调查显示,中美两国均有30%以上的受访女性遭遇过性别歧视,而我国女性对待这样的歧视往往采取隐忍的态度,这更助长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因为你是女人,所以你工资少!”在英国,男女收入水平相差达到了9%,BBC的女性员工收入比相同岗位的男员工要少。职场中在被男性主导。
职业环境下的性别歧视包括应聘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获得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提问、男女同工不同酬、玻璃天花板(科层制顶层显现出的性别劣势)、怀孕影响晋升机会、遭遇职场性骚扰等。
3、近三成的中国女性受访者曾遭遇过性骚扰或性侵
遭遇过性骚扰的比例同样高达三成。而人们对职场性骚扰的建议往往是:减少不良习惯,并保持警惕。
曾有一个著名的职场性骚扰案例,某银行一业务副总经理关某,利用职权逼迫女下属开房,爆料人晒出了微信聊天记录,记录中可以看到关某锲而不舍地反复邀请女下属“上酒店核查”,并利用职权威胁,如果不答应,就将被辞退。
事件的后续是女员工拒绝其要求后,离职。银行在事后称:已对关某暂时停职,并停发了季度奖金。
职场性骚扰经常具有难取证、难追偿、难面对社会压力的特点,因此女性更多选择隐忍,或离职。
4、中美均有近80%的女性认为: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
职场女性需要面对家庭与工作间的冲突,这不仅是中国女性,而是在全世界女性的共同问题。调查显示,美国的职业女性有此方面问题的比例与中国相当。
随着女性步入职场,男性在家庭中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角色,带孩子和奶爸的现象开始出现。特别是在经济压力大的城市,收入低的一方回归家庭带孩子,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5、每10位中国女性中,不到4位在家庭中站C位
无论在哪个领域中,站C位的中国女性比例均未高过40%。相对而言,女性在工作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力已与在家庭中相当。
这可能说明,中国女性在追求“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颜值)的同时,也在失去他们在家庭和友情中取得的关注感。
注:C位指处于核心、有主导力的位置。
6、“化妆”取代“读书”成为提高自信的第一方式
今年,中国女性自信提升的五大主要方式依次为:化妆(70.5%)、服饰装扮(67.1%)、健身/运动(52.4%)、读书(41%)和微整(39.2%)。
其中,只有读书一种关乎于精神与内在,其它四种方式均关乎于颜值。并且,今年,“化妆”取代“读书”成为提高自信的第一方式。这看起来是一个颜值重于一切的时代。
7、近三成中国女性愿意花费1万元以上,用于提高自信
愿意花四位数人民币(1000元-10000元之间)在自信建设上的中国女性超过六成。约一半(46%)美国女性只愿意花费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来提高自信。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cherry,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03/441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