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重新思考社会影响力与资本的关系

影响力投资、慈善信托、绿色金融、社会债券……
2019-07-01 11:39 · 投资界综合     
   

本来是想把题目取为「重新定义」,但仔细想想,还是认怂。

近两年概念特别爆发,当然这里的概念爆发指的不是这些概念在这两年被新创造了出来,而是在近两年开始被更多地传播出来。

所以你才会听到:影响力投资、慈善信托、绿色金融、社会债券……

然而,这并不是一篇科普文,这里的前提是,我相信你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些概念了。如果没有,那我拿影响力投资举个例子。

* 影响力投资指在追求一定的财务回报外,在社会和环境影响力方面也有量化的回报指标。 

Impact investing refers to investments"made into companies, organizations, and funds with the intention togenerate a measurable, beneficial social 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longside afinancial return".

*「公益金融」(Social Finance)包括且不限于影响力投资、社会影响力债券、公益创投、慈善信托、普惠金融,涵盖了教育、健康医疗、科技、环保、文创等诸多领域。

01.

我们在谈论的影响力投资的概念是错的吗?

在去年年底公益金融联盟的成立仪式上,开场结束后,有一个认识的朋友跑来和我说:「你们今天讲的影响力投资的概念是错的。」

他跟我解释说根据学术研究的定义,影响力投资实际上是这样或那样的。

这个场景对我来说意外的熟悉,我自己是做CSR 咨询起家的。但在很多场合别人听完我的案例分享后都会质疑:「Jacob,你们在做的事情不叫做CSR。」

02.

一个类比,社会影响力与商业的关系是什么?

我相信,在泛社会创新领域,大家对这个图或是这个图的不同变形都不会陌生。它左边指的是传统的慈善公益,右边是主流的一些企业,中间是社会企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或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当我们在谈论某个词的时候,往往大家都对它有不一样的定义。

我曾在知乎上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确定你是怎么理解「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是合法合规?信息披露?还是其他?然后我们才能来谈要不要主动承担。

比如,把「社会责任」当做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管理的理念,那它就完全不涉及到要不要承担。如果把它理解为合法合规,这肯定是要企业有所成承担。

同理,我们今天也来思考上面那个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张图里面有一个隐藏先决条件,也是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从图上来看,就是越往左非得牺牲经济效益,越往右非得牺牲社会影响力。

from clipboard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有妥协呢?为什么财务回报优先的「主流公司」不能是「社会影响力*」的主体呢?

如果这依旧是一个知乎式的问答,我会先反驳自己: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在过去的5 年中,我实操过超过200 家公司的战略咨询,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事实是:在解决社会问题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过程中,具有极大量的商业机遇;而在商业不断发展、拓展自身规模与边界的时候,也有极大产生社会影响力的空间。(这个观点,我或许会另起一篇文章详聊。)

03.

社会影响力和财务回报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从常规的商业咨询说回到影响力投资,我想说的,说到底,还是看大家对概念的理解,我自己对CSR 或是Sustainability 这样的概念没有特别强的控制欲,或是说我从未想过要占有这个词。

所以,按照这个维度,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对「影响力投资」概念解读的图。我觉得这里面非常相通的一点是对这些词的一个重新解构:(你会发现「解构」这个过程在后文中一直出现)

如果我们不认为「影响力投资」是一个多么特殊的事情,这也不是非得提炼出一个概念。

其实现实中,每家投资公司都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有的更关注细分领域,有的做综合的商业布局;有的看履历,有的看人品,有的还看颜值。那就有这么一家更关注社会影响力的行不行?有人更相信关注社会影响力能带来更多的财务回报行不行?

我们照样来看一看类似的图(这个图也有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

from clipboard

《中美社会创新比较研究(三):「影响力投资」》中就将目前的概念现状总结为「仍处在边界不清、沟通不畅的状态」。

我们再尝试着来解构:

from clipboard

首先,左上角是最传统的框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投资是影响力优先还是财务优先?其次,左下角是的投资底线,避免损害,不去投那些直接产生社会负面效应的公司。当然不同的人也可能会对这个「底线」有不同的理解,合规是最基本的,ESG 等就是更高一阶的了。

* 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包括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方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资本市场中,一二级市场及其玩家的不同都会导致其目的的不同。比如上市公司披露ESG 信息作为一个趋势,逐步从「鼓励自愿性披露」,向「不遵守即解释」的半强制,甚至完全强制披露过渡,那ESG Investing 的概念和影响力投资的概念是更为清晰的不同的事情。

最后,我们忘掉这个被创造出来的矛盾性,其实就是凭什么妥协那一部分的企业/项目。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提出的「义利99 」中的「义利并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佐证:与沪深300 相比,「义利99 」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表现更好。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客户价值、员工权益、安全运营、伙伴关系、公益投入等方面提升了社会福祉,在环境管理、绿色发展和污染防控方面促进了生态保护。

*「义利  99 」是以「上市公司社会价值评估模型」为工具,以沪深300 成分股为对象,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为内容,其价值量化得分居前99 位的A 股上市公司。

近年来学界和业界也发现,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和长期的财务表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比如指数研究公司MSCI 提出了三种关联渠道:

▪    社会责任强的公司,会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并更关注员工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会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    社会责任强的公司往往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和透明有效的治理制度,从而会更少引发风险事件;

▪    社会责任强的公司往往管理层效率更高,更注重保护股东权益,更受投资者信赖,从而在熊市时也会相对财务表现更好。


在这里,你会看到,上述的社会影响力与资本的关系得到了*的契合。

04.

抛掉标签,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有哪些选择?

再往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投资手段」:

from clipboard

拿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来说,我可以基于上述的目的和本身的资质与偏好来决定用哪一种金融工具。顺带说一句,上面的图只做举例,而非MECE 的分类,比如基金和信托应该对应有限合伙或公司制这种投资的主体形势,而*和债券应在在另一个维度。

由南都出资禹闳作为管理合伙人发起并设立的影响力投资专项基金—— 禹禾基金投资绿康养老的案例在业内的各论坛上作为成功案例被熟知,在这里就不再多展开了。

在这里我想拿目前我国规模*的慈善信托举一个例子。

万向三农集团由鲁冠球和鲁伟鼎于2000 年出资6 亿元创立,致力于用工业反哺农业。这也是三农集团成立的初衷:现代农业中蕴藏巨大商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把企业做大、甚至做上市;在过程中让农村、农业、农民都受益。目前其对应的财产规模超过60 亿元。而为了三农,万向将年营收50 多亿元集团股权以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全部捐出,其慈善信托实现了放弃企业所有权、但保留经营控制权,家族事业与精神的传承。

而作为全国*的慈善信托——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与国内其他慈善信托相比,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的信托财产可以配置到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资产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投资标的,对慈善信托财产的多元化运营起到了推动作用。慈善信托的成立全方面支持了三农集团的主体:一是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所有的股东分红都会到慈善信托,三是帮助公司资产在十多年的运营中翻了几十倍。

万向信托也是目前我们公益金融联盟的受托方(公益金融联盟是国内*以慈善信托为载体,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金融事业务实发展,促成全球公益金融资源链接的非营利性联盟),当我把万向的做法分享给许多超高净值客户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手段」。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综合类的投资手段:比如使用公益资本架构混合金融支持公益创新和社会企业。

中航宜信的小善大爱信托, 是国内*由财富管理公司推出的收益捐赠类信托产品。投资者将一部分收益捐给国内知名公益项目「大爱清尘」,提供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呼吸设备与子女教育费用。这标志着我国面向大众富裕阶层的财富管理服务正式涉足公益慈善,也标志着公益组织可以通过透明有效的公益项目获得新的筹资渠道。

总结来说,比起去限定这个概念是什么,或是去争论「你做的究竟是不是影响力投资」,我恰恰认为,不同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首先得想明白自己的目标(偏好、策略)是什么,然后再去想投资的手段:捐赠、债权等;在这个基础上,又能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基金会、信托、债券、*等等;投后的管理可以是人力、智力、资源等支持

05.

与此同时,这其中还存在不一样的「玩法」。

from clipboard

比如说公益金融联盟的理事长王进先生也是著名的投资人,他时常与我们分享中美两地基金在操作上的差别,而这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比如HHMI 研究机构是美国规模*的私人资金资助生物和医学研究的组织之一,这家机构还创办一家公司,通过投资、理财、管理,帮助基金会打造两百亿资产,其中每年拿出50% 的资金用于研究和开发,所以能够取得16 人是诺贝尔奖得主的杰出成就。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CF 基金会(囊肿性纤维化基金会),它是美国著名的疾病相关的非营利性机构。在2015 年与其资助合作伙伴Vertex 药业签署33 亿美元的销售提成权的转让,也就是Vertex 药业一次性买断了CF 基金会新药的销售提成权,这个合作协议一举让CF 基金会成为全球基金相关慈善基金中,资产最高和最有钱的慈善医疗基金会。

另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由MIT 注资2500 万美元支持创立的The Engine 。

目前The Engine 至今累计融资2 亿美元,投资战略投向的是整个科技领域内的「难啃黑科技」,   面向那些融资无门的突破性科技创业公司,提供包括资本、技术专家以及特殊设备等资源支持创业。

TheEngine 投资策略和模式的独特之处是,希望在创业者融资项目中充当领投人,而并非*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4-7 年,要比传统投资预估周期延长1-4 年时间。他们一般会从两个方面综合权衡初创企业的投资影响和回报:能否发展成为大型企业,能否积极改变人类和星球环境。

目前我们也在和王进博士积极探索这些模式在中国的落地。我在这里就不多做展开,未来会和王进博士专门再开辟线下的活动和线上的分析针对垂直领域再做梳理。

06.

抛掉标签,还不能少的思考是?

反观,无论今天你把这些内容叫做什么,实质上都能去标签化、去概念化。而每当有人再对我说:你们做的不是CSR,或者影响力投资,都帮助我想明白的一件事:不得不说,大众还是很喜欢这些标签,这种标签化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们来做更好的理解。(这或许也是一件事情在早期能够被推动的必经之路)

from clipboard

我再拿目前联盟的理事秘银资本成功的投资案例——人和数据举例。

人和数据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调配体系,同时通过采集、激活的农村个人及家庭信息,最终打造农村人口个人征信体系。

你如果知道了它的模式是去收集贫困地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激活与应用,精准匹配到解决农民工管理难、农民工讨薪难、盲目就业、难就业等问题上,它的社会影响力自然而然就会明白。

数据融合下应用数据,将数据服务到最后一公里。而现实是人和数据除了实现数据扶贫,还有意识地收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实验室开展合作,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目前,人和数据关于大数据服务精准扶贫的案例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收录,并作为明星案例推广。

除了人和数据以外,秘银资本还投资了浙江天地人 ——通过二轮电动车的防盗系统增进社会安全、浙江宜可欧环保——用*的热解炭化技术处理石油污泥等解决社会问题的优秀公司,认为「利他是可持续商业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存在任何影响力与财务上的矛盾决策,也不存在任何「标准」的框定。

这期间有几个比较重要思考的点:

06.A

投资机构/人有很明确的投资偏好,然后做其中的利弊分析。

我之前碰到过一个在基金会做影响力投资的朋友,跟我抱怨说投了好多企业但是都没有回报。我仔细一问才了解到他们所采用的公益创投的形式,找的项目是从公益机构转型到做商业的,而筛选要求又相对较低,因此当然会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

然后是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负责,就如按照传统投资承担风险。最后,更要想清楚的是自己的评价体系是什么,而不是用别人的标准去评价自己或者去要求自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道德绑架」。

同时,我也不希望我们今天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当然,前提是要知行合一。

我这里想举的另一个例子是「博将资本」,我和罗总是老乡,在我*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跟我分享了关于博将「价值投资」的理念:

投资的目的是实现多方共赢,而不是利润有多高,对于博将来说,实现LP、初创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多方共赢,就是成功的投资。

博将投资的项目之一 —— 格瑞实业拥有成熟的透水沥青道路铺装解决方案,可以让雨水渗透路面流入地下,对提高雨天道路行车安全、缓解城市内涝、保护地下水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国家倡导的 「海绵城市」中的重要一环。

每铺设一段透水沥青道路,就会减少很多因内涝造成的次生伤害,这样为社会真正价值项目,博将会尽全力支持。

除了格瑞实业,达阀科技——研发专门针对健康护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尖叫科技——帮助行走障碍者脱离拐杖;优美环境——造福缺水地区;视佳科技——改善干眼人群的生活质量……这些被投企业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也充分体现博将的价值投资原则。

所以这样的投资机构负责人是需要一定的胸怀、眼界和远见的,尤其是要善于解决涉及一大批人的问题。一大群人的事肯定不是小事,背后往往隐藏着大的商机;只要在社会问题和商业机会之间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最终达到的商业价值通常比一般项目更高。

06.B

如果做倡导和呼吁,那要弄明白你究竟想呼吁什么。是投资人不够有爱心?还是项目不够?

还是投资人不知道原来有社会影响力的标的也能有很好的财务回报?

如今,我们其实能够看到很多机构、专家学者开始做一些呼吁性的活动。从内容来看,呼吁都是非常好的,但同样我们要去思考其目的:如果你在呼吁之前还没有明确自己的手段跟方式,对于大家来说其实是迷惑的。

因此拿公益金融联盟来说,我们想要告诉各个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其实是存在这些选择。

从我所接触的投资人当中,我感受到的是,很多都还不知道原来还能靠基金会来投资,慈善信托还够去做投资,所谓的影响力投资也可以分红......

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联盟能够去分析其中的利弊,并且告诉他们怎么操作,那他们就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当然这个过程,还是希望能够做到去概念化。

比如我们公益金融联盟目前*服务项目德通听力科技。他们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通过手机APP 与外观时尚的助听耳机的创新整合设计,以极大幅度低于同性能产品的成本,实现了优于传统助听器的用户体验。

毫无疑问,这款更平价的助听产品依靠技术创新,将大大改善中国约8000 万有助听需求听障人口的生活品质,要知道,目前国内该人群的助听器佩戴率尚不足5 %。很大程度上,像德通这样依靠技术创新来降低产品与服务成本、惠及更多人的项目,已经越来越受到VC 机构的青睐,它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不亚于那些所谓的“纯商业项目”。

另一层面来说,传统助听器的高昂价格一直使得中国残联等公共福利机构望而却步,无法落实政府采购,只能将财政补助直接以现金形式提供给听障人群,服务效率低下,且无法解决后者真正的燃眉之急。德通听力的普惠型产品显然也有助于打通与福利机构的合作渠道,从而让更广泛的听障人群受益。

相较于上面的例子,更多项目即便运用了技术手段和创新模式,他们的服务与产品对客户的影响更潜在,效果显现所需时间更长。这类项目尤其集中在康复治疗、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等领域。

我们在服务的另一个项目,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为康复期(即出院后)的精神疾病患者及失能人群提供长期的专业监测与管理,更大程度上保护患者隐私、及时干预,帮助他们回归正常人的生活状态,避免病情的反复与恶化,缓解家属的焦虑与无助。这样的项目往往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定位比较清晰,也能建立完整的商业闭环,但是盈亏平衡点的到来往往需要更持久的耐心。我们一方面鼓励影响力投资机构的参与,另一方面也积极与新政策下勇于尝试投资的公益基金合作,更高效地践行公益。

除了传统方式的尽职调查(包括业务,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影响力投资顾问还需要完成影响力尽职调查:

不同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尽职调查流程和框架来覆盖这些不同的领域,包括评估商业模式在哪里发生积极影响,谁受益,以及哪些影响力目标已经实现或预期能够实现的影响力目标是什么。

目前影响力投资*短板是影响力无法评估,或者评估成本太高,周期太长,和财务评估有内生性冲突。(当时,是否真的需要评估?评估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我们之后同样会另起一篇文章表述)

再加上,中国影响力投资的发展起步晚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因此国内能够同时完成财务收益评估和社会影响力评估的财务顾问机构还不多,在某种意义上,目前 联盟作为FA 的角色,帮助建立投资资金与自带社会价值属性的创业项目之间的联系,并完成初步的战略顾问及影响力评估的做法也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06.C

你可以现有自己的「投资理念」,而非要往公益金融这样的概念上来靠。

概念化的趋势不一定真的好用,而有其利弊。至少在我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我看到的是更多本土的投资者往往是先有「自己的投资理念」,然后才可能接触到「概念」。

我去年参加了道生资本的年会,在年会上吴彬先生提到了「初心,勿忘始终」、「精进,志存高远」、「笃定,坚定不移」三句话。回顾他投过的项目,就能发现这位投资人眼光的独到:

轻松筹这个将分散的小金额捐款集中起来,通过网页直接捐钱的平台,极大地改变了原来捐款的成本结构,使筹款可以直达项目:灰度环保在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物流周转包材解决方案的同时,以减少地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为使命,全力建造包装产业链绿色环保循环生态体系

吴彬先生说为什么要去投资?因为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别人,也不能叫帮助,就是共同去经历一件事情,或者说   找到和自己的心一起跳动的那个人,让他能做成有价值的事情。

因此,我们在去掉「概念先行」这个先决条件的时候,视野会被大大地放大,合适的标的与机构也会越来越多。

06.D

在医疗、教育、环境等特定领域打开视野,跨界合作。

我有不少的朋友,无论是来自传统的基金会,还是新进的影响力投资者,总会说自己特别关注教育领域。那么这个领域真的需要从零开始去普及「影响力投资」吗?不是的。

在教育相关的重磅政策频出、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大幅上升。比起从零到一去建立一个关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投资机构,不如可以先与行业中已有的这个领域的领头机构合作。

我在青鲱鱼的办公室看到过一张整个教育行业的分析图谱,觉得这样的素材完全可以和行业中关注影响力的机构和创业企业一起来合作探讨。

青鲱鱼除关注一般教育创业项目外,还对乡村音体美教育、0-3 岁的托育、K12 阶段学生心理解压及师资培训领域的社会企业类项目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扶持,辅导他们优化商业模式,完善产品和服务,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及找到合适的投资机构。

例如,上海的U 来公益基金会一直以公益的方式在服务乡村教育,现寻求建立社会企业,以便更好地扩大服务面并实现可持续的造血能力,青鲱鱼团队根据U 来公益的特点,并结合自身对乡村教育及双师课堂技术等的理解,为其提供了商业模式、战略定位等的优化和融资可行性的建议,为其后期顺利转型和对接适合的资本提供了帮助。

除了教育,在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做出的投资行为都可以有很多新的玩法出来。

上个月的(4月),我看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大公募可交换公司债,曹操出行也发行了首单绿色ABS,这样的做法能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将用于绿色环保项目的建设,并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

07.

社会意识浪潮已经袭来

回过头再看,你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推动这件事的发生?

因为社会意识已经到了:

与英、美等国相比,影响力投资在中国虽尚属新鲜事物,但其潜在需求却不可小视。有调查显示,扶贫、养老、环保等社会需求领域涉及到4 亿人口,市场总量近50 万亿元,一片蓝海。

而这些领域正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所聚焦领域,也是影响力投资所关注的重点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千禧一代希望通过做有道德之事获得财富,而不是不择手段地赚钱。以社会需求驱动市场机遇,以商业的方式持续改善社会问题,做大做强社会企业,成为一些投资人和公益人的共同追求,获利和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并不相互排斥。

金融是工具,它可以保持繁荣的继续,方法即所谓的「影响力投资」。当影响力投资日盛、渐具规模,便足以迸发出引领商业向善的巨大能量。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 的主席兼CEO 在今年给被投企业CEO 们的公开信中说道:

企业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借助企业的专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来帮助员工更好地筹谋其退休生活计划,共同解决这一巨大的全球性挑战。如此一来,企业不但可以建立更加稳定和专注的人才队伍,而且会在其经营的地区创造一个更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

长远而言,能够充分实践其经营宗旨并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企业最终都会获得回报。忽视这一点的企业则会受到挫折甚至失败。随着公众对企业的期望越加严苛,这一趋势也变得日益明显,尤其是当今劳动力大军中有35% 属千禧一代,他们对自己就职的单位、消费的对象以至投资的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趋势未来只会愈来愈盛。

最后,我相信大家都被张小龙在一月份那场四小时关于微信的分享刷过屏。这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全程出现了0 次的思维模型、底层逻辑、商业模式、认知升级等这些词。

那我们是否有可能投资一个项目,不去定义它是什么,而是说明白我们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我们应不必限于概念之争,创造出对社会正面的影响才是最终的共同目标。用大家都听得明白的词,把事情讲明白,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

* 参考文献:

[1] 2017 Annual Impact Investor Survey[R].The 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2016

[2]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R].中国基金业协会,2018

[3] 发现中国「义利99」A股上市公司社会价值评估报告[R].深圳:社会价值投资联盟,2017

[4] Foundations of ESG Investing[R].MSCI ,2017 

[5] 王艺霖.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创全国*慈善信托[EB/OL].http://suo.im/5j4GCO,2018-10-11

[6] 方巍.禹闳资本的影响力投资实践[EB/OL].http://suo.im/4IrXLs,2018-07-11

[7] 刘洋,价值守望者——博将[EB/OL].http://suo.im/4tkSIB,2018-09-18

[8] 年青的小盟.来2050,听影响力投资的中国投资实践[EB/OL].http://suo.im/4tkUjtI,2019-04-18

[9] 绿色金融渐成金融发展「潮流」,你已经OUT了吗[EB/OL].http://suo.im/4tkXBv,2019-04-16

[10] 刘洋公益.让「影响力投资」更有影响力[EB/OL].http://suo.im/4IrXyo,2018-05-28

[11] 杰里米·巴尔金.影响力投资(为什么说金融是一种向善的力量[M].中信出版集团,2017

[12] 贝莱德2019 年致企业首席执行官函[EB/OL].http://suo.im/4PYaUl,2019

[13] 王晓易. 财富、爱与生命——宜信中航推出捐赠信托救助尘肺民工[EB/OL].http://suo.im/4sUPMj,2015-02-02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