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国货海外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面对种种莫须有的打压,中国品牌无一例外选择“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2019-08-25 10:12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张凌絮   
   

东西怎么样,最终还是使用者说了算。

鸿蒙来了!外国人想砸苹果

2019年8月16日10点,华为国内*5G手机Mate 20 X 5G版正式发售,售价6199元,官网显示当日即售完。

这一周前,华为还带来了另一个惊喜。

8月9日下午,在广东东莞举行的华为2019年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全新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

鸿蒙OS一经发布便引起外媒关注。BBC科技版块比较客观:“华为宣布推出新的鸿蒙系统”。

但其他媒体的遣词用句里,却透露着担心新系统会威胁安卓的发展。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鸿蒙系统的四大特点: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可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弹性部署,*适合于任何机型。

这必将给现有两大手机系统带来潜在威胁。

外媒也同样试图指出华为存在的缺点。

比如BBC提到,开发者必须愿意为鸿蒙开发专属版本,就像微信有苹果版App、安卓版Apk这样。

但这不仅是鸿蒙面临的问题,而是任何想挑战Android和iOS主导地位的研发系统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尽管外国媒体有着态度上的明显导向,外国网友却是抱着极高的期待和热情:

——将来就有Android,IOS,HOS了!——我想用HOS——我想用这个操作系统!
——期待我的华为Mate30 Pro!——我也是,我现在还在用苹果Xr,不知道咋处理——给它扔马桶里吧!——期待这个操作系统啊

中国制造的坎坷海外路

别看华为今日的争气与体面,这背后的中国品牌海外市场路,几乎每一家都走得磕磕绊绊。

来自于本土政策的限制,以及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根深蒂固的“廉价”印象,made in China在海外一直是生存艰难。

首当其冲的还是要数华为。

自从2002年在美国亚特兰大通讯设备展上出现的那一刻起,华为就麻烦不断:

先是被思科公司老板钱伯斯在展会上撞见,惊讶于华为过于低的价格,由此感受到强大的竞争压力,接着就在2003年初,对华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专利诉讼,并发动舆论抹黑华为。华为不甘示弱,提起并赢得了诉讼,但却因此受到美国的“关注”。

接二连三的不公平事件开始落到华为头上,美国的电信运营商也陆续将华为移出核心供应商名单之外。澳大利亚也在美国的影响下,加入了抵制华为通讯设备的行列。

中国其他手机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同样举步维艰。

2017年,vivo、oppo刚刚进入印度市场时,店面广告牌被当地政府强行拆除,视频公布到网上却引来不少印度民众的支持,他们认为中国手机品牌抢占了本土通讯业市场。

海尔的美国之路,一开始同样频繁受阻,先后被美国以各种理由进行了3次打压:

*次,美国商务部就限制海尔收购本土企业;第二次,单独增加海尔的关税;第三次,一直抵制海尔在美国的发展的地位,不予开放销售渠道。

相似境遇的还有大疆。

大疆创立于2006年,目前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85%份额。作为一个让美国人又爱又怕的企业,大疆遭遇过美国的多次封杀,原因大多是美国政府担心安全问题。2017年,美国陆军司令部宣称大疆无人机窃取数据,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封杀了大疆。

不只是科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产企业在海外的状况一开始也不容乐观。

2017年,oko-Test的测试结果显示,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标准,市面上售卖的所有老干妈产品均检出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同时,老干妈产品的矿物油含量也超大幅偏高,被评为健康等级*的D-(警示)等级。

oko-Test因此向德国超市发出信函,希望能够停售这种不健康的食品,并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

2018年,中国李宁在纽约举办时装周走秀,设计产品亮相后,有独立设计师在外国社交媒体上直言:“太丑,毫无时尚感。”李宁的设计陷入僵局,在纽约、巴黎、米兰等地一度少人问津。

不久前,部分欧洲消费者又开始抵制中国企业生产的羽绒制品。

瑞典一家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档名为“TV-4KallaFakta冷酷的事实”的节目,公布了34家“承认”生产或销售“活拔绒”的企业名单,有16家是中国企业。这在当地掀起波澜,节目组将观众视野引导“虐待动物”之上,引起消费者愤慨情绪。

占世界羽绒及其制品70%供应量的中国企业在欧洲开始遭到抵制。羽绒服生产商王敦洲高工反复观看节目画面后表示:

“这完全是一种炒作,不光拔绒的姿势与技艺不对,哪有把鹅拔光成‘铁公鸡’的做法。”

不只远在欧美,就连邻国日本,也曾在2012年一档纪录片中声称,中国用来浇蔬菜的河水是金属含量超标的污染水源,以此呼吁市民拒绝购买中国进口而来的瓜果蔬菜。

种种可笑的限制行为,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对国产品牌发展和民族自信心发起的挑战。

中国产品如何谋求发展

面对种种莫须有的打压,中国品牌无一例外选择“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见招拆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或是结合当地习惯让产品本土化,或是在价格上做足功课,提高销售量,或是坚持研发,提高质量与品质。

以华为为首的中国手机品牌主打价格战,致力于加深和欧洲运营商的合作,进入当地运营商渠道,从而降低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优惠,在欧美市场的售价几乎仅为苹果的三分之二。

小米的印度市场考虑更加全面:

起用本土*人气女星卡特莉娜·卡芙(Katrina Kaif)为品牌代言;改变在国内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策略,在印度大量增设品牌直营店,同时展开与其他手机店铺的合作;将定价控制在5千-2万卢比之间(约合人民币470-1880元);店内员工多聘用印度本地人才……

TCL在电子几近饱和的北美市场力推自主品牌的战略也足具谋略:一让屏幕更大更高清,二是提高产品性价比。TCL力推以6系列为主的更高清画质的大屏电视,继而推出65寸和75寸产品,搭载量子点、迷你LED等,带给消费者更好画质和音效体验。

产品成本方面,TCL考虑到美国人工费很高,大多本土厂商无法承担售后服务费用,于简化电视的安装操作,配合上合理的价格,TCL就这样成功走进了美国消费者的心里。

海尔产品团队考虑到欧洲消费者个子高,取下层冷冻室食物时需要跪下来,故将打开式柜门改为抽屉设计,且设计成一触即开。

在美国已有超过6000万用户的海尔,结合当地消费者使用空调的习惯,专门生产小型冰箱。如今,海尔已成为美国人最喜欢的家电品牌之一,据海尔总部2018年业绩报告统计,其海外总营业额达2661亿元。

美国一直庸人自扰担心大疆,最终还是苦于其无可代替性,不得不“予以放行”。7月10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经过15个月的评估,认定大疆符合技术与风险要求,同意内部使用。

其实,大疆无人机在各大社交网站上早已成了网红产品,《权力的游戏》等热门剧都有用到。即使是被美国制裁的那一年,大疆的市场份额反而不降反升了2个百分点,占据了全美74%的市场份额。

视野转向生活领域。

李宁时装周归来后,虽被国外设计师吐槽,但李宁的“中国风设计”脚步并没有停止丝毫。并且,再没延续之前LiNing的英文Logo,而是全部采用了“中国李宁”四个中文汉字。

如同许多国人喜欢印有外文字母的服装箱包,具有浓烈中国文字的设计,也逐渐成为外国潮人眼中必抢的“网红”。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中国品牌渐渐掌握了外国消费者的“小心思”,之后的每一步也越走越稳了起来。

“中国创造”来了!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扛得住一切封杀;占领了消费者群体,才能占得稳消费市场。

经过中国品牌多年来对于质量的严苛要求和对于如何本土化的细细考量,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开始接受“中国制造”了。

而此时的“中国制造”早已暗自升级为“中国创造”。

2018年下半年持续三个月的时间里,针对美国方面抵制华为一事,欧洲陆续有网友通过ins、youtube等社交媒体发声阐述华为手机的优势。

他们认为,中国产品不仅价格上具有吸引力,而且质量有保证,抵制行为并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切身的利益,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

有些美国群众也并不满意美国这种强硬的做法,许多原本跟美国一同抵制华为的国家,现在的态度也开始有所转变。

比如印度在三个月前就曾说过,坚决不使用华为的通信设备,而就在12月18日,印度电信局却又向华为抛出了橄榄枝。

英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英国三大运营商已与华为签订5G订单。

还有韩国的运营商也公开表示,华为的设备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就连一向以科技著称的日本,也刮起“排队购买华为”的风潮。

2018年公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显示,紧跟在*名“华为”之后的,是海信——目前的全球彩电领跑者。

在全球消费风向标和彩电行业集大成者的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海信以大屏4K高端产品站稳了脚步。

根据2019年2月15日海信集团披露的数据,201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海外业务更是创了纪录,实现收益378亿元。

在去年美国的“黑五”大促中,65万台海信4K高清电视被一抢而空。

另一个让外国友人爱不释手的,是曾受质量质疑的老干妈。

在美国,老干妈甚至成功“入驻”监狱,成为监狱中的奢侈品。近日,美国监狱体系内的黑色交易市场确定了新的流通规则,老干妈竟成美国监狱的地下新货币。

在监狱里面,一瓶200g的老干妈价值20美元,是准奢侈品(恒定标准是价格除以克数),这是大部分监狱里面约定俗成的汇率。交易的暗号里叫它“GanMa Bless America”(干妈保佑美国)。

在调查了几个州的监狱,并采访了大量的匿名罪犯后,最新的研究报告表示:“老干妈越来越流行,而这种狂热伴有着宗教属性。”

“LaoGanMa”帮还强调:“在这里,老干妈就是精神图腾。”

还有老外直接把老干妈当成零食来吃。更让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个外国人去高级西餐厅吃牛排时,还要随身携带老干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我们跑到外国各种抢货;如今,外国人也开始逐渐热衷于买中国制造了。

如今的中国制造,也已不再是仅靠双手的“made in China”,而是在数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上都已今非昔比的“design in China”。

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一众国货的海外之路告诉我们:

东西怎么样,最终还是使用者说了算。

怎样能让使用者拍手称好还要一直称赞下去,才是国货迈出国门的关键与根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