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首富不归路

仅此次参加欠薪维权的百名员工,欠薪金额总额就高达3400万,且最长欠薪时长已有5个月。
2019-10-13 09:20 · 亿欧网  倪霞   
   

举国同庆的盛宴刚结束,欠薪事件却轮番上演,最新的主角轮到了汉能。

据多家媒体报道,因被欠薪数月,近日有百余名员工聚集在汉能公司总部维权讨薪。

据维权员工方表示,汉能拖欠员工工资的问题并非刚刚出现,而是自今年5月开始就时有发生,并从7月开始大规模爆发。

为了缓解现金流上的紧张,汉能将原定于每月5号的发薪日延期至每月28号之后。但即使做出这样的调整,截至欠薪事件在网络大规模发酵,汉能仍未发放6、7月份工资。

援引消息称,仅此次参加欠薪维权的百名员工,欠薪金额总额就高达3400万,且最长欠薪时长已有5个月。

情况至此,汉能集团董事局办公室高级助理杨靖承认集团拖欠员工工资,对由公司原因造成的职工生活困难表示歉意,并承诺10月15日解决部分员工1至2个月的工资问题。

但在10日早上,有员工在微博上爆料称,汉能集团以补发工资为由收集聚众员工信息,最终却以“扰乱办公秩序及造谣抹黑”之名,开除了讨要工资的大多数员工。

虽无直接争取证明开除名单与欠薪名单的关联性,但这批被开除的员工,无疑成为此次欠薪事件的 “炮灰”。更有甚者,有传言称当地有关执法部门竟驳回了汉能员工讨薪的诉求。

仲裁无门,维权无果,员工何以生存?汉能集团近年来争议不断,从港股崩盘、股权频繁变动,回归A股前景堪忧,再到此番拖欠工薪引发群体事件。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何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押注冷门“薄膜发电”

跃升中国首富

汉能集团1994年成立,已经发展二十余年,在水电、太阳能薄膜发电等方面深耕多年,是国内规模*的民营能源企业之一,李河君也因为这些规模庞大的产业,一度成为与马云王健林并称的中国首富。

狭义的汉能集团指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由东源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广义的汉能集团,除了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还包括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汉能水力发电集团。

细数汉能集团发展历程,其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折点。

1989年,以5万借款起家,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开始创业,一开始他搞计算机、运输,但都没有成功。

到了2001年,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中小水电站进入高峰期,李河君也开始涉足水电站项目,赴云南投资考察正式进入能源行业。这对于李河君的人生来说,是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至此,汉能集团的雏形初步显现。

汉能在金沙江投资建设的金安桥水电站,是国内*个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特大型水电站项,其装机规模比中国葛洲坝水电站大10%,比当年象征美国实力的美国胡佛大坝大30%,但集团并没有止步于此。

金安桥水电站是一个十足的现金奶牛,给汉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但李河君对此并未满足,而是开始寻求业务升级。

其第二个转折点发生于2010年,汉能向光伏行业转型,确切地说,是向光伏产业中相对冷门的以薄膜发电技术做大规模布局。

汉能采取“先并购、后研发”的战略,将彼时国际一流的薄膜发电技术企业一一收入囊中。2012至2014年,汉能先后并购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在四次海外技术并购整合基础上,推动自主创新。

凭借*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巨大的想象空间——至少是一个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汉能一度成为公众眼中最耀眼的新能源明星股。

在2013年,汉能股价大涨131.34%;2014年,汉能股价大涨262.58%。而在2014年,李河君本人也以1250亿元的财富,位列2014胡润百富榜中国大陆第三位,就连宗庆后马化腾李彦宏等当年都被他甩在身后。

到2015年,由于汉能股票持续大涨,李河君的纸面财富超越了马云、王健林等人。胡润研究院在《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将李河君列为中国首富。

港股停牌触发危机

巨星开始陨落

所谓盛极必衰,第三次重大转折,也是汉能衰落的开始。2015年5月20日,汉能股价在半小时内暴跌46.95%,被迫短暂停牌。

紧随其后,汉能遭到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并被质疑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有报道称,在2015年之前的两年内,汉能股价总会在所有交易日的最后十分钟内猛涨,复合增长率一度高达536%。

因此有香港投资者质疑,汉能薄膜大部分业务都是与其母公司汉能控股之间完成的,存在通过大量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抬高股价的可能。

在遭到质疑后,汉能仍拒绝提交相关财务数据,于是在2015年7月,香港证监会指令港交所暂停汉能股票交易。

直至2017年,香港证监会对汉能提出了两个复牌的必要条件:汉能创始人李河君等五位董事不得再参与公司管理;要求汉能公开刊登一份披露文件,提供关于该公司一切经营活动、资产状况、负债情况、财务表现乃至未来发展前景的详细资料。

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港股停牌,把备受质疑的汉能暴露在公众视野,而汉能的股权也在近两年内频繁变动。

据天眼查信息,目前汉能实际控制人为李雪(持股70%)和李霞(持股30%)。早在2019年4月,李河君不再担任集团董事长,由李雪担任董事长,而李雪早在2018年12月便取代李伟钧成为法定人,而李伟钧之前由李河君任法定代表人。

并且,2018年12月,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李河君于汉能薄膜发电的持股,由73.81%降至49.37%,同时,李伟均的持股则由零增至24.49%。这一系列操作,或可理解为汉能为复牌所做准备,也被质疑是资金链断裂而进行的换壳操作。

此外,汉能最重要的技术资产太阳能薄膜,也被质疑在制造方面工艺不稳定,良品率不足,无法实现量产,这对于汉能来说几乎是釜底抽薪式的打击。

复牌梦碎

携小股东齐冒险

尽管汉能为复牌做出较大努力,但停牌近四年后,交易所监管政策愈发严苛。港交所自去年开始整肃市场,提出快速除牌的规则,若停牌12个月或以上,则在生效日期后停牌12个月便会除牌。

面对复牌无望之局面,汉能薄膜决定走私有化道路。今年2月,汉能表示以现金或股票置换实现私有化,但在6月,汉能薄膜表示将以股票置换方式完成港股私有化。即原有股东获得一家新公司股份,之后这家新公司会在A股寻求上市。

今年8月,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及汉能特殊目的公司(SPV)主体中国同富新能源在官方平台发布公告,显示私有化后原汉能薄膜发电独立股东持有的SPV股份即将于2019年8月22日起于每星期四进行交易及结算。

事实上,若以现金置换,股东顺利退出,仅剩汉能为“新公司在A股上市”这张大饼而豪赌;而股票置换,就成了所有股东一起冒险。

在股票置换后,A股上市前,“青黄不接”的监管空窗期,小股东股票将面临更大风险。私有化后,投资者将失去香港证监会的保护,而在A股上市前,又得不到中国证监会的保护,特殊目的公司的注册地是在中国法权管理范围之外,转入之后更难预测。

并且,在很多时候,对于商品来说流动性的价值都不容忽视,其价值在某些环境下甚至比商品价值本身更重要。一旦形成流动性恐慌,商品的真实价值很容易被忽视掉。

而在股票置换后,一旦汉能A股上市失败,就意味着小股东所持有股票不能流通变现,形同废纸。因此在充满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独立股东的处境危险,并且降价抛售欲望强烈。

不久前,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曾说道:“汉能的势,是顺应了全球发展的大势、国家的大势、清洁能源发展大势。”我们暂且不论汉能能否在大趋势下力挽狂澜,但任何企业都不应该打监管的擦边球。

只有正视企业发展问题,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潜心打磨核心技术,赚该赚的钱,才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应有的形象,也是一个首富级人物应有的形象。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