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过去的一周,湖南、山东两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公告称,自网贷专项整治以来,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将对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机构全部予以取缔。公告措辞之强烈,引发行业震动。
这或许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网贷行业苦苦等待监管试点的时候,取缔公告无异于一盆冷水,浇灭了它们仅剩的一点希望。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省份采取类似的行动?成为网贷从业者此刻最关注的话题。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近期的一场媒体通气会上提到,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这也意味着行业已经进入倒计时:头部平台加紧合规转型,中小平台自动淘汰出清。
短短几年时间,网贷业就从一项备受追捧的创新事物,到跑路频出,爆雷不断,直至被清理。这其中,究竟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棱镜》近期对话了一名最早从事网贷系统开发的创业者,他见证了行业由兴到衰的全过程。他以技术的眼光去复盘,网贷行业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原罪的,早期缺乏监管的资金池模式,为后面行业的跑路潮埋下了隐忧。
“当那些网贷平台的老板看到资金池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他说。
以下为他的自述原文,《棱镜》做了相应删减:
“一个系统上线,立马就可以运营”
我是2009年进入网贷行业的,彼时中国还只有两家网贷平台,一家是上海的拍拍贷,另一家是深圳的红岭创投。它们当时也刚刚起步而已,没有人意识到这个东西后面会爆发起来。
我当时正好离职创业写代码,无意中有一个朋友找到我,想要做一个跟网贷一样的平台。我研究了一下,虽然里面的资金流等部分比较复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但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很难,于是就以技术外包的方式帮他们做了一套系统出来。
做完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们做网贷系统,就这样慢慢把整个市场都打开了。XX贷就是我们早期比较有名的客户。其实当时在做网贷系统的也有很多家,但是都没有做成功,就我们做成功了。在2012年以前,我们的系统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80%-90%。
我当时没做加密,把代码放到了开源平台,导致我们的系统被很多人模仿。加上2013年开始网贷渐渐火起来,大家都比较看好,很多网贷系统开发商又开始冒出来。当时做网贷业务不需要审批备案,只要一个系统上线,立马就可以运营,于是成百上千家网贷平台冒出来了。
2014年的时候我们又开发了一套新的SaaS系统,一分钟就可以建立一套P2P系统,马上申请,马上开通,就可以投入使用,这是我们技术开发的一个方向。经历了网贷2015年的大爆发,到2016年底的时候,我们真真实实做了有大几百家客户,都是跟我们签订合同的。有的系统商说他们做了几千家平台,这个数据是不可能的,这里面造假的东西太多了。
“看到资金池,眼睛都在发亮”
我们都是搞技术出身,一开始都不太懂金融这一块的东西,所以网贷平台金融属性的部分,都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做的。很多网贷平台的老板是金融行业出来的,他会告诉我们需求,我们作为技术外包给他们做系统开发。
这就涉及到一个本质问题,早期做系统开发的时候,会涉及到线上支付。当时参与的第三方支付是一个支付通道的角色,他们的技术给我们这边只能做一个资金池的概念,即所有资金可以汇总到一个总账号里去,当时大家都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资金池的安全性,系统仅有的风控都是针对网贷借款人的,针对平台自身的风控措施几乎没有。
这就导致资金池平台大量的爆发出来,为后面平台的跑路潮埋下了隐忧。
当那些网贷平台的老板看到资金池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想着都是资金沉淀和资金转移,谁还会在乎什么风险控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性根本经不起考验。
有一次,我跟一家网贷平台的老板在喝茶,期间他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个不停,他洋洋得意的给我展示:看,我刚刚又进账了几万块钱。原来,他把公司的银行账号跟自己手机号码绑定在一起,能实时看到平台的投资信息,他也可以随意使用这笔资金。
这让我很震惊,这种方式岂不是随时都可以把资金挪走?这样的平台有何安全性可言?
可以这么说,在2014年以前的所有平台,几乎都是资金池模式。
“P2P平台从未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监管”
到了2014年的时候,大家开始普遍意识到这种模式的风险。有一次,一家网贷平台的CEO把我们和一家第三方支付的负责人聚在一起,我们三方坐下来谈,觉得可以做成资金存管的方式。这对于我们技术来说,无非是在系统加一道谁来监管的问题,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监管资金的责任就落到了他们头上。
但其实第三方支付也没有真正的动力去做监管,他们只是从技术上去实现一种所谓的监管概念,即在平台总账户下面再开立N个投资人子账户,只有投资人自己操作密码,资金才能转入平台或者借款方。但是对于网贷平台运营方而言,他们仍然有办法把资金从第三方支付账户转走。所以从技术上来说,第三方支付存管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后面又想到一个办法,干脆让银行来做监管,把账户全部开到银行里去。尽管银行有吸储、冻结资金等第三方支付不具备的功能,但银行存管也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是信息透明的问题,这一块的信息还是掌握在平台方手里。
所以从整个技术的演变路径看,从资金池到资金存管,再到银行存管,这一演变过程并没有办法去对平台做真正意义上的监管。事实上,网贷要做到真正监管,就要监管两个数据:一是平台运营方的数据,一是在银行存管资金的数据。像正规的金融机构,它的数据都要上报给国家,但是对于P2P行业来说,根本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也不可能做到。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后来跟某地方金融办合作,帮他们做金融监管科技,开发了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要求在辖区里的所有网贷平台,必须通过接口对接,把自己的运营数据上传到这个信息发布平台;另外他们在银行里面的接口数据,我们虽然不能操作,但是可以查询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
但是这个时候整个P2P行业大势已去,这一做法无异于亡羊补牢。
“一开始平台的数据几乎都是造假的”
所以我一直说,网贷行业有太多原罪,因为所有平台一开始都不是从政府监管开始,而是从资金池开始的。不受监管的资金池就是行业*的原罪。
此外,针对借款方的约束也几乎没有。当时很多客户找到我们,说你帮我们做几个假标,更改一些数据。所以一开始平台的数据几乎都是造假的,但是投资人的资金是真实的。
比如,一个100万元的标的,平台会假装已经有20万元的投资,来吸引其他真实的投资人来投资,但他们需要把真实的数据和假的数据做一个区分,就需要在系统上动一些手脚,更改一些数据。还有做得更过分的,是把某处数据标记,让我们后台数据库直接删掉。
可以这么说,网贷行业早期的时候,一家平台的真实借款也就占个30%-40%。到后来资金存管的概念出来后,这个情况才稍有好转。
这里面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投资人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跑到你的账户,这些资金说实话不是你的,但是也是你的,因为你转走了谁能知道呢?本来你一年赚几百万就已经算很多了,但现在一下子给你来几十个亿,人性哪里经得起这么大的诱惑?
“我看着很多人上去了,也有很多人下去了”
2015年发生的股灾,对网贷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有不少P2P平台把钱借给了上市公司,甚至去收购上市公司,结果上市公司股票大跌,导致网贷行业资金链变得紧张,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我在想,如果当时股市能平稳一些的话,网贷行业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因为当时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该并购并购,大鱼吃小鱼的阶段。但这一局面并没有出现。股灾之后,并购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大家都没钱了,股市把钱都抽干了。
在网贷行业景气的时候,我们还成立过一个“卖水联盟”,囊括了做网贷系统的,做短信平台的,做数据风控的,还有行业第三方资讯网站,都是给网贷行业提供服务的上下游。
到2016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网贷行业已经无望,都开始另谋出路了。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往区块链的方向转型了,有一部分人又回到传统金融行业去了,还有一些人转去其他行业了,基本上都从网贷行业里面退出来了。
前一阵监管开始对数据公司排查,连短信合作商也被要求不能给网贷业务提供服务,说明监管开始强制清场了。
亲历了网贷这一轮的兴衰,我看着很多人上去了(上市了),也有很多人下去了(进监狱了)。如今,行业终于要落幕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棱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