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疫情」之下,远程办公风口来了?

在特殊的环境下,曾经仅作为辅助工具的线上办公软件,如今已成必需品。
2020-02-01 11:02 · Tech星球  马微冰   
   

当春节假期延长的消息传来,位于深圳的软件公司CEO李明就意识到,这场疫情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散。他在朋友圈写道:准备全员远程办公一个月,欢迎客户随时叨扰。

在特殊的环境下,曾经仅作为辅助工具的线上办公软件,如今已成必需品。很多缺乏线上办公经验的企业,开始咨询各种远程办公的产品和服务。据悉,1月25日,华为云旗下的WeLink宣布免费后,当天就新增了5000家企业/单位用户。

各大企业也争相免费开放资源,帮助企业“战疫”:钉钉向1000万企业免费开放在家办公系统,腾讯打包免费开放了7款“远程办公工具包”;字节跳动的飞书,免费开放全部远程协作办公服务;苏宁科技免费开放“苏宁豆芽”远程办公系统;还有云学堂、小鱼易连等企服企业也免费开放了众多服务。

线上办公软件发展或许将要迎来拐点。据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获悉,近日拼多多低调推出一款企业办公通讯产品“Knock”,产品支持信息交流、语音会议等基础办公功能。

“Knock”开发者为杭州埃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是同为拼多多联合创始人的陈磊以及孙沁。据内部研发人员表示,目前该软件仅供内部员工使用,暂时没有开放的打算。

包括拼多多在内的互联网大厂,都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办公平台,逐渐形成了特色的线上协作办公体系。在这场疫情面前,众多企业也希望借此机会实现数字化办公。一场办公室革命似乎正在来袭?

一入“远程”终不悔

实际上,远程办公早已有之。2003年非典爆发,举国上下几乎进入隔离阶段,阿里巴巴一位员工在被确诊感染后,包括马云在内的全公司500多人,被强行在家中隔离办公。但在被隔离的12天,阿里全体员工依靠网络协作。

这段封闭时期,促使了电商和互联网营销的兴起。不过,虽然阿里较早实践了远程办公,以及这种模式大大节省了通勤时间和办公场地等成本,但远程办公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核心还是在落地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

“我们一直都是采用在线办公,从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实践了将近5年时间”,PingCAP CTO 黄东旭告诉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PingCAP积攒的经验,或许会对准备开启远程办公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微信作为办公协作工具被使用的太杂,并且对于有跨国员工的企业来讲,很不方便,我们跟那些同事的沟通只能使用Slack,也会导致国内员工会有一些消息没有传达到,或者说对一些事情的check,跟踪不高效,比较麻烦。”

“现在全公司员工都接受远程办公,不需要大家天天坐办公室”,黄东旭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5年实践远程的过程中,PingCAP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的远程办公模式。

由于公司的员工大多数都是从事软件研发之类的工作,所有必要的办公条件仅是一台电脑即可,并且在纯粹依靠脑力运动的工种,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工具不在多在于精,当工具太多时,组织信息的代价就会成指数级的上升,那是很可怕的一个事情”,在黄东旭看来,一定需要专业的远程办公软件。

相比于众多企业严苛的监管式打卡制度,黄东旭认为,“我们一直不想给员工被监督的感觉,更倾向于发挥员工的自驱力,使员工主动去做事情,然后以结果驱动。”远程办公开放式的便携性,是更加有益于企业招纳到优秀的人才,PingCAP的首席工程师siddontang,是最初整个公司最早远程办公的员工。

“当公司创始人刘奇问我有没有意向加入时,我说我不想离开珠海。”siddontang回答道。在得到远程办公的允许后,siddontang欣然加入。

从最初到现在,他已经度过了5年的远程工作,期间他体会了远程办公的千姿百态:如何交流协作?是否可以全世界到处旅行工作?对他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在软件工程行业从一开始就是协同式的代码合作,因此能够快速融入。

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好用的远程办公软件,PingCAP最初采用的是海外版本的在线文档。黄东旭谈到,文档内容同步是首要一个难题。“毕竟是国外引入的,后来使用的Confluence、Jira的账号与海外版文档的账号体系默认是接不上的,需要想办法通过插件或者其他形式去打通两边的账号验证。并且GitHub的ID又不一样,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账号系统特别混乱。”

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国内的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监管模式,对于拥有时间管理能力素质的人才意识不到位。“困难其实并不是工具或者软件的问题,而是需要企业意识的提升。”黄东旭说道。

“基础设施好了以后,*缺的就是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接受远程办公理念的契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整个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包括宽带、视频会议等系统已经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PingCAP 的远程办公模式越来越顺畅起来。

远程办公呼之欲出

很多如同PingCAP等企业在内,最早在实践远程办公的过程中,并没有成熟的本土化工具包,很多产品是国外的知名产品。

PingCAP的远程办公产品包

直到2015年后,企业协作平台「钉钉」、在线文档产品「石墨文档」、代码开发平台「 CODING 」等产品相继上线,大大丰富了相关工具产品。

如今,疫情影响集中办公模式之际,已渐趋成熟的线上办公,也成为了很多企业最*的替代方式,远程办公更是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在今年疫情愈发严重的紧要关头,已经有企业办公协作平台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

仅仅一天的时间,钉钉便根据浙江卫健委需求,就上线了新型肺炎公共服务平台。钉钉团队在春节假期期间,上演了一出远程办公的典型案例。

“从初二早上8点到初三早上8点,产品从策划到上线,仅用了24小时”,项目负责人琬鸥介绍说,她大年初二早上8点到浙江省卫健委,听取产品的需求和想法,10点钟提出解决方案,利用钉钉将任务分配给还在家的业务人员,随后产品开始搭建,晚上6点产品*轮验收,初三凌晨2点钟第二轮验收,早上7点钟第三轮验收。

无独有偶,拥有企业服务经验的公司,纷纷在关键时刻,将自己所有的协同合作能力开放,帮助企业在员工受制于家中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正常运转。

比如,华为云为用户免费提供在线视频会议,供1000账号使用及100方不限时长会议;腾讯会议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100人规模不限时长,免费升级开放300人会议协同能力;小鱼易连科技向全国政府机关、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单位免费提供100方云视频会议;此外,飞书、云学堂、腾讯文档、科大讯飞、云沃客、Teambition等,宣布的此类举措不胜枚举。

远程协作办公软件迎来了行业中的一次拐点。从不得已的备选方案,到现在惯用的办公工具,从资讯、社交、购物到办公,互联网不断以工具的角色,助力企业发展提升效率。

办公室革命来袭?

随着互联网企业增多,企业数字化程度提升,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远程办公软件已经家喻户晓,数字化办公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据《2019年中国SaaS产业研究报告》,2015年至2018年国内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分别为90.1亿元、208.6亿元、441.8亿元、459.5亿元,市场规模近460亿元,NPS高达40.4%。截至2019年6月30日,钉钉企业组织已经超过1000万,拥有2亿用户。企业微信目前已经服务超过250万家真实的企业,有超过6000万个活跃用户使用企业微信服务。

现如今的远程办公正处于上升阶段,企业与员工的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完全实现线上的远程办公,仍然有不少方面有待突破。

首先是信息的有效传达,黄东旭表示:“有的时候,这种文字的沟通确实没有语言或者面对面,更能体会到感情的变化”,并且远程办公由于沟通方式比较单一,也容易造成信息的漏看和曲解。“在远程的这种环境下,其实一不留神信息就会miss,或者理解的意思跟传达者原本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一家实践过远程办公的企业讲道。

所以,你会看到办公协作平台的社群规模越来越大,钉钉、企业微信均已经能实现万人群,钉一下和企业邮等功能也在强调信息必达。同时,视频会议的人数规模也在越来越大,300人、500人同时会议,已经可以实现。

另外,是工作效率的保证,集中办公的好处是可以互相监督,随时交流。在家办公舒适的环境,缺乏督促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所以早期有CRM产品提供对销售人员的轨迹记录功能,后来争议太大被取消。

如今字节跳动的飞书,发布了视频始终在线功能,可以一直不关闭摄像头,让管理者始终看到在家工作的员工一举一动,这一功能受不受用户欢迎还不好说。

有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远程办公”是个伪命题,做IT运维的才存在远程工作,其他人只不过是处于“在线”模式,并没有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并且目前市面上的的远程办公软件都是工具类型,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落地的过程中,也会有千奇百怪的实际问题存在。

“确保团队成员对目标和方向都达成一致是很重要的。”就办公形式而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所有的企业都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团队有效的沟通,上下达成一致,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

从目前实行远程办公的企业来看,大多数还是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理想中的完全远程办公是不实际的。不过推动远程办公还是具有意义,毕竟远程办公意味着办公数字化,还可借此推动一场组织变革。字节跳动正是借助飞书,推动公司内部以OKR代替KPI的考核模式,基层员工也可以看到创始人张一鸣的计划与实现进度。

随着移动网络日益发达,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被互联网颠覆。同理,远程办公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在线教育、线上文档、线上会议,以及视频面试被更加普遍的应用,传统的办公模式也注定会变革。

办公室的故事或许将要翻篇续写。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