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观点
1.在惨跌之后,瑞幸目前的价值处于相对低估阶段;
2.腾讯、蚂蚁以及美团等巨头都有投资或者并购瑞幸的动机;
3.瑞幸的终局极有可能是被收购,但需要等待诉讼处理结束。
瑞幸终于退市了,但这出大戏开始变得更加离奇。
7月3日,瑞幸发布公告称,由于“罢免陆正耀董事长及董事身份”的议案未能得到三分之二及以上董事的同意,因此陆正耀将继续担任该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在数日前,瑞幸曾表示,一项内部调查的结论显示,大部分董事会成员要求陆正耀辞去董事长以及董事的职务。
不过投票的结果显示,瑞幸的管理层仍与陆正耀站在同一战线。陆正耀本人,也丝毫没有想要退出公司实际管理和操控的意思,仍将这艘触礁的航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但5日特别股东会决议,陆最终被解除职务。
与此同时,同为陆正耀实控的神州租车已基本确定将由上汽集团接手。7月2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汽香港与神州租车及其子公司签署《收购要约》。
名气更大、市场关注度更高的瑞幸咖啡,是否将和神州租车一样,找到接盘侠?从陆正耀看似反常的坚持中,我们隐约能看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值得买吗?
一家财务造假,名誉不咋地的企业,有什么值得买的?但假若仔细盘点瑞幸的资产,会发现这家企业的确有一些基础的并购价值。
2019年三季报显示,瑞幸拥有80亿元的总资产,而总负债仅为16亿元。假若刨除虚增的22亿元收入,那意味着瑞幸仍有42亿元的净资产。
形成对比的是,在瑞幸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报收于1.38美元,市值仅剩3.47亿美元,约为24亿元,从这个角度而言,在惨跌之后,瑞幸的价值已然被低估了。
更为重要的是,瑞幸账面上仍有4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按照其7月1日宣布的口径,瑞幸2019年虚增了21.2亿元的收入及13.4亿元的成本,那就意味着瑞幸仍有高达37亿元的现金储备,这是相当有价值的资产,更遑论还有几千家门店的设备等固定资产。
同时,瑞幸共有4507家门店(2019年底数据),这无疑是个*优势的线下渠道。财务造假事件,基本没有影响这些线下门店的日常运营,近期瑞幸甚至还推出了不少新品。
竞争对手方面,两个月前获得腾讯数亿元投资的Tim Hortons,如今也仅有几十家门店,且不得不面对位置好的店面都已被瑞幸占据的事实。
瑞幸经营层面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对供应链的整合。与瑞幸合作的所有供应商,都需要将数据与系统和瑞幸对接,哪怕是新夏晖、DHL等物流巨头,也无一例外,DHL甚至配合瑞幸推出了无纸化配送项目。
瑞幸的咖啡机供应商雪莱,已经开辟了一条独立的瑞幸生产线。瑞幸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巨头追捧
除了瑞幸本身的“剩余价值”之外,饮品赛道本就颇受巨头的青睐。
2016年底,为了让星巴克接入微信支付,微信为星巴克全球首创了通过社交转赠礼品卡的互动模式,同时,星巴克小程序加入微信钱包的九宫格,而这样的资源,之前仅会给到腾讯投资的企业。
2018年,在星巴克宣布与阿里达成新零售战略全面合作后,腾讯一直试图投资瑞幸,但最终似乎并未谈妥——陆正耀在盘算着自己的“套路”。
之后,腾讯一直在大力推进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腾讯副总裁、智慧零售负责人林璟骅曾说到:“未来的生意必将是全链路的数字化,腾讯将通过数字化工具,为商家带来实际的业绩增长。而实现的首要条件是,商家必须沉淀自有的用户数字资产。”
与之对应的是,Tim Hortons中国区CEO卢永臣在接受腾讯投资时表示,这笔钱将用于:门店扩张、线上数字化进程、会员体系运营、精准营销、内部数字化改革等方面。
然而早在2018年9月,瑞幸就与腾讯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当时,双方希望在线上连接助力、智慧门店创新、自助点餐与外卖服务、大数据应用四方面展开合作,打造新数字化运营与创新消费体验。
美团的巨大压力之下,阿里今年也在不断发力生活服务业。3月的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支付宝升将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在此之前,蚂蚁金服已经投资了百胜中国的部分股权。
无论是腾讯的智慧零售战略,还是蚂蚁科技包罗万象的数字生活平台定位,其本质都是在移动互联网红利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发力线下场景。
作为*新零售基因的咖啡企业,瑞幸显然契合巨头的线下战略。
腾讯和阿里之外,已被视为互联网第三极的美团也并非全无想法。
2018年,龙珠资本(美团产业基金)宣布投资喜茶时,龙珠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拥华表示:“喜茶不是传统餐饮,而是新零售品牌,美团看好整个饮品市场。”
瑞幸终局
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瑞幸退市并转入粉单市场后(Pink Sheet,即非公开市场),瑞幸股价三连涨。在其调查报告发布后,瑞幸在粉单市场的股价曾一度大涨30%。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瑞幸仍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资产。美股投资人刘峻榜就明确表示,从清算价值的角度而言,瑞幸目前的价值处于相对低估阶段,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
更重要的是瑞幸仍然存在的品牌价值。作为一个咖啡品牌的瑞幸,其已经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起码在一线城市,瑞幸部分完成了其品牌愿景——“推动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不少人在瑞幸喝到了人生中*杯咖啡,其消费者教育战略并非一无所获。
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曾经说过,瑞幸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品牌作假,或者说商品伪劣,而是管理层和商业策略问题导致的。
“未来或许有一些可能,比如有其他的资本方进来,或者通过并购等方式,把商业基础和管理这两者做剥离和替换,这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瑞幸在经营层面并没未受到太大影响,横亘在资本面前的障碍,可能就是亟待解决的诉讼问题了。
参考资料:
1.《支付战争:互联网*战役的落幕》,晚点LatePost
2.《聚焦资产数字化,腾讯智慧零售发布优码解决方案和.com2.0新业态》,童慧光,亿欧
3.《喜茶完成4亿元B轮融资,资方为美团旗下龙珠资本》,36氪
4.《熊猫资本李论:依旧看好瑞幸的底层商业逻辑》,王鑫、李万凌霄,亿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