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十周年,小米去小米化

小米的十年,其实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创业、科技等力量在市场中交织沸腾。当下,站在十年的风口上,诚如雷军所惑:“13个人的小公司一路走到今天,小米将往哪里去?”
2020-08-12 08:27 · 微信公众号:亿欧网  曾乐   
   

一碗小米粥,开启了沸腾的创业十年。

8月11日,在小米十周年活动现场,50岁的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身穿淡蓝色衬衫、“发布会标配”牛仔裤一路小跑上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公开演讲。

不同于业内多数发布会与演讲现场一字不落的备稿,这次现场的提词器仅显示关键信息提要,雷军看似做足了准备。尽管已创业数十年,这位企业家却在开场便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其实我也很焦虑,但焦虑有什么用呢?”

“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手机的创业者,一个中关村从零开始的小公司,要做全球*的手机,这听上去就不靠谱。”回顾小米过去十年发展,雷军坦言:“小米经常被大家拿来跟苹果、三星、华为等来比,我承认,小米今天还不如它们。”他顿了顿,“但其实小米做得还不错。”

演讲现场,小米发布了三项镶嵌“十周年”标签的产品,分别为:小米10*纪念版、Redmi K30*纪念版、全球*量产透明电视小米透明电视。同时,其还推出了小米无人智能工厂。

小米的十年,其实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创业、科技等力量在市场中交织沸腾。当下,站在十年的风口上,诚如雷军所惑:“13个人的小公司一路走到今天,小米将往哪里去?”

IoT与另一个小米

小米一半以上的故事,是“AIoT”讲出来的。

早在2014年,小米便已开始布局IoT,通过自营+生态链合作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IOT于小米而言更加重要,到2019年,“AIoT(AI+IoT)就是‘All in IoT’。”

这让小米看起来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手机厂商。

有了“All in IoT”的这杆枪,小米获得了更多的成长性。财报显示,2019年,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达621亿元,同比增加41.7%,成为小米集团第二大营收业务。

众所周知,小米没有选择单打独斗布局IoT,而是玩的是“生态链”打法。

通过为生态链企业提供品牌、供应链、渠道、投融资、产品定义、品质要求、工业设备等支持,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快速占领各大细分市场。

经过几年的摸索,小米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产品孵化路径。

小米培育的众多生态链企业中,覆盖了用户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设备,如:小到体温计、手电筒,大到平衡车、空气净化器等。

截至2019年年底,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超过290家,品类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领域,是目前全球联网设备最多的AIoT平台。

但小米生态链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万物互联的需求?自小米布局IoT以来,这一争议便不断出现。

一方面,小米的部分产品确实解决了部分产业级痛点,如:云米净水器解决了当时市场上几乎所有产品都存在的漏水问题;

另一方面,小米的部分产品有些“伪需求”的意味,有些则很难形成稳固的使用习惯,比如“自动洗手机”,或者“便携式榨汁机”等。

并且,其中大多数都是独立产品,很难通过手机中枢进行“IoT”。

目前,小米IoT平台的构建仍处于“连接”阶段,在通往真正“智能”的道路上,还需要跨越技术与用户习惯等多重障碍。

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整合度较低,成为其另一大危机所在。

“对于生产了上百种智能硬件的生态链企业来说,众多企业所推出的智能产品看似仅仅只是刷存在感。如若产品不能为用户创造实际价值、智能硬件无法实现营收,那么小米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则难以被支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

这意味着,生态链企业不应只追求产品品类数量,还需要聚焦于用户体验与价值。

此外,受制于小米的“低硬件利润率”桎梏,加上自身更大的发展需求,小米生态链企业正上演着一场“大逃离”。

华米科技、云米科技、石头科技三家小米生态链企业,都在上市后便纷纷加快了“去小米化”的步伐。

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华米Amazfit手表出货量超360万台,同比增长54%;其中,海外出货量同比增长113.4%。

同属于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石头科技,更是在2019年将“去小米化”作为公司策略,推出了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

尽管目前小米AIoT业务处于行业前列,但要想持续保持这一优势并非易事。留不住这些生态链企业的小米,如今还腹背受敌。

当下,华为、苹果、亚马逊等国内外企业,也在加快布局IoT领域的步伐,从而拓宽自身的边界、巩固已有的护城河。

多重危机与挑战之下,小米布局IoT并不轻松。

手机在艰难的河流中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上市前夕,雷军在一封题为《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的公开信中说道。

尽管雷军希望外界将小米视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从小米的收入构成来看,其互联网服务收入仅占比12%。

归根到底,小米是一家手机及IoT设备制造商,做的是传统制造业的生意,“创新驱动”在手机行业还变不成利润。

制表人/ 亿欧网曾乐

据Canalys统计,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10.3%,排名第四,出货量同比大跌19%。在中国大陆市场中,仅华为、苹果保持了出货量同比正向增长。

制表人/ 亿欧网曾乐

“这两天我们在做半年总结会,有个数字让我非常惊讶:23%用户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8月1日,雷军在其官方微博中说道。

尽管雷军并未提及“23%”这一数字是指所有手机用户,还是特指小米品牌的手机用户,但当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遭遇天花板已是不争的事实。

企鹅智库于2017年9月发布的《2017中国手机消费与品牌引力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纯安卓用户每年换机占比下降至23.5%,iPhone用户每年换机的占比则为16.0%。同比来看,用户的换机频率出现明显下降。

制表人/ 亿欧网 曾乐

随着智能手机加快更新换代,致使用户消费乏力。“现在的智能手机迭代速度太快了,追得很累,突然觉得不换也挺好。”一位忠实安卓用户对亿欧说道。

需求端乏力疲弱的同时,供给端厂商竞争愈发激烈。从目前的中国智能手机竞争格局来看,尽管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遭受不小阻碍,但其在国内市场却不降反升,并逐步侵蚀了“米OV”的市场份额。

“手机是一个充分竞争且很难建立竞争壁垒的行业,小米没有自己的芯片,用的是基于安卓的操作系统,其他元器件大家的供应链也差不多,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地方非常有限。”一位电子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2017年小米发布*澎湃S1芯片,至今已过去3年。在此期间,小米并未拿出任何一款芯片产品。尽管雷军表示,截至目前小米并未放弃自研芯片,但是澎湃S2的问世似乎依旧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小米的竞争对手之一OPPO也在今年启动了自研芯片的“马里亚纳计划。”

行业竞争加剧之下,战火蔓延至海外市场。

印度市场一直是米OV的海外出货主战场,而这也是小米*竞争优势的海外阵地之一。此前,小米已连续多个季度在印度位居*,占据着近30%的市场份额。

尽管在今年疫情影响下,每一位出海的手机厂商都难以独善其身,但海外市场仍存不少崛起的挑战者。

8月5日,研究公司IDC最新数据显示,三星在连续两个季度被小米超越后,于今年4-6月的第二季度,重新夺回了印度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超越了中国的小米与vivo。

对此,IDC印度研究总监Navekender Singh认为,“三星的*地位可能是暂时的。”通过投资打造本地生产与供应链,实行线上、线下渠道营销策略,小米也并非完全没有重新夺回印度市场龙头位置的可能。

“苹果之路”

雷军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我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

但雷军无疑又是矛盾的,传统制造业玩家只有先把硬件做到足够的量,实现足够的利润,才能确保自己能够活到享受服务收入的那一天。

当下,小米并非没有选择——雷军治下的“金山系”,包括了金山办公、金山软件金山云等,需要与小米找到更多的相通之处。

换而言之,小米与金山系更紧密地结合,充分地将软、硬、云一体化之后,更大的想象空间才会出现,就像苹果一样。

用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的话来说,“苹果是从依靠单一产品到走向多样化”。得益于在硬件、软件与互联网服务方面相对平衡的发展,苹果的产品在行业里*粘性与溢价。

财报显示,目前苹果的服务业务共包括5大类:数字内容、iCloud、AppleCare、Apple Pay和授权。其中,Apple Store、iTunes、Apple Music等均属于数字内容范畴。基于颇为完备的服务业务,加之*硬件作为标配,苹果的人文内涵吸引了一批忠实用户。

创立小米之初,雷军便公开表达出了对于苹果的欣赏。雷军认为,“iPhone的出现最重要的是改变了行业规则,把一场单纯的硬件长跑,变成了综合素质竞赛。”

受到苹果的启发,早在2010年6月,成立不到半年的小米便发布了*版MIUI,雷军希望以此作为打造小米软件生态的基础。

但一直以来,小米对软件生态的投入力度有限,并没有回归创办时的初心。

小米与金山,完全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但双方在此前仅有过尝试性的合作。

“强强联合”的协同效应,或将为小米破除硬件海洋里的逼仄空间,绘出更为广阔的商业蓝图,那是一个去小米化,不再如传统小米一样的小米。

尾声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此次演讲现场,自发在网上报名的“米粉”成了签到席最早排队的一群人。“大学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只用小米手机。我在小米社区看到报名信息后,*时间就填了。”一位已是8年“米粉”的女生对亿欧说道。

有人说,“创业是把热爱做到*的酣畅”。对于小米过去的十年,雷军有过后悔,但他更充满热爱:“当你选择了创业,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永远在追着梦想跑。”

演讲最后,这位50岁的企业家似乎愈发精神,脸上完全没有呈现出疲惫的神态,反倒是笑着说:“Stay strong。”小米沸腾的十年过去了,但雷军的创业长跑仍在继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