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阿里入局,智能制造从此不再平静

传统制造领域智能化转型注定是一场从头到脚的刷新,不可置之不理,但也不可操之过急。
2020-10-04 13:53 · 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网  杨丽   
   

数字化正在从销售环节拓展到制造环节,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反向指导生产端。继阿里隐秘开发3年的新制造项目“犀牛智造”公开亮相后,国内服饰制造领域迎来一小波高潮。

日前,国内上市鞋企天创时尚对外宣布启动“C2M+产线直播”新制造模式,此前部分新制造企业如时谛智能、衣邦人等已经先后在智能制造领域做了布局。

犀牛智造的核心是依靠销售端的消费者数据洞察,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重构传统的“以产定销”的生产模式,实现按需开发与按需制造。

专注于在工厂制造端打造定制供应链和服务链的衣邦人,主要创新点在于采用“互联网+上门量体+工业4.0”C2M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单量单裁的商务正装和商务休闲装。

天创时尚C2M模式则从女鞋行业切入,以消费者偏好指导工厂选品、设计,并进行需求预测,同时,改造工艺水平,借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排单,柔性生产。

各大企业“阔绰”出手智能制造领域,一时间,这片土地风起浪涌。

小单快返:阿里新制造试验田

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战略”,“新制造”是其中之一,时任阿里集团董事长、CEO张勇(逍遥子)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新消费”的重要战略。

“新制造”、“数字经济时代新消费”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重构传统的“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现按需开发、按需制造,“犀牛工厂”是新制造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

犀牛智造的诞生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国制造业长年的深厚积淀,另一个则是过去二十年里,阿里巴巴不断优化迭代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能力。

在“数字化”方面,阿里二十多年来积累了海量的消费者数据,能够将销售与设计、生产环节打通,通过C端到M端的高效连接,实现生产端全链路的数字化,进而达到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快速交付的目的。而且犀牛智造的缝纫机和传送带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远程跟踪。

新制造的目标是具备“从5分钟生产2000件相同产品,到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产品”的能力。在需求端,打通淘宝、天猫,为品牌提供精准销售预测,首次让按需生产可规模化实施;在供给端,过去,服装行业的生产模式是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货,而在新制造模式下,可以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

商家可以专注做好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选款、品牌建设、粉丝和店铺运营,让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而供应链技术含量和起步规模比较高的领域,由犀牛通过数字化、集约化的方式帮助商家完成。

公开数据显示,在试点运营3年多时间里,“犀牛工厂”已累计为200位淘宝天猫商家、主播、时尚达人等提供服务。这种创新模式可以减少服装纺织产业链路中的效率和资源浪费,有效压缩库存成本,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门槛。

C2M+产线直播:天创时尚“以销定产”新探索

过去,传统鞋履企业都是在“取悦消费者”和“适当SKU与库存”的两难中寻找平衡,传统消费者也一直在喜欢逛街又苦于逛街之间徘徊。

面对这一困境,天创时尚的做法是通过产线直播,直接让消费者看到正在设计和排单环节的新鞋款式,并可以直接下单购买;而后,消费者的下单数据直接决定工厂产线生产哪些款式、生产多少产量,实现C2M排产;而消费者在直播观看过程中对产品的评价,形成消费偏好数据,直接为设计师提供市场反馈,指导其更有针对性进行新款式的开发与设计。

在这一流程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同步”。坤湛科技创始人兼CEO闵万里介绍,消费者的声音相对繁杂,而且用词模糊、情绪化、非结构化,同一双鞋子,得到的评价可能是舒适,也可能是难穿。因此,这就要求M端在海量数据里用人工智能做情感分析,然后再做标签提取,并映射到鞋型风格等专业领域的术语上。

在排单环节,对于不同时间收到的订单,根据原材料库存数量对订单进行分门别类的排序,每一个订单的生产顺序见缝插针、相机行事才能做到订单的有序交付。要做到这点,则需要一个指挥官,今天,这个指挥官是由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来扮演。

“数字化时代,如何将过去的生产经验转变为数字化资产,业务由以前的经验驱动变成数字驱动,是天创时尚近年来探索的重要方向。”天创时尚董事、总经理倪兼明谈及柔性生产改造时表示,“C2M+产线直播”模式能够快速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打造柔性生产并不容易,并非购买一套软件或者部署一套自动化生产线就能解决。本质上,柔性生产改造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企业从传统工业升级为“智慧工厂”,对设计、生产、原材料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全流量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保证供应链能高效协作。

要实现这样复杂的系统性目标,需要依靠智能技术。因此,2020年初,天创时尚与坤湛科技合作,启动了“云鞋数仓”数字化升级项目,坤湛科技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打造集“设计-生产-仓储-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全链路数字化系统。

AI定制:衣邦人践行“产供销一体化”

产供销一体化,通俗来讲,就是销售产品都由自己来做,省掉代理商这个中间环节,本质上也是产销合一。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衣邦人在全国有50个直营网点,能够在142个城市提供免费上门量体服务。衣邦人预约客户已超过125万,超过250万用户通过衣邦人APP改善个人形象或享受定制服务。

衣邦人作为消费者和加工厂的连接器,新客户可以在衣邦人APP、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上预约。然后衣邦人再派着装顾问免费上门量取客户身材数据,并结合顾客的气质特点、职业特点为其进行面料和款式的推荐。确认的订单直接发送至智能工厂,进行自动打版、裁片、缝制。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进行面料智能调拨和生产计划的智能规划。做出来的衣服通过快递交付到客户手里。

目前,智能技术已经贯穿服装定制全流程。在量体环节上,着装顾问把顾客身材数据录入IPAD,再自动经过人工智能的审查,如果出现数据不正常,哪两个数据有矛盾都可以实时得到反馈。甚至在顾问挑选面料时,人工智能也会进行辅助,帮助着装顾问推荐更适合顾客的面料与花型。

智能辅助再结合专业顾问体系培训,相当于为每一位顾问随时配备了一位老裁缝,让顾问有更多精力放在销售以外,比如去观察客户的着装感受、穿着习惯、使用场景以及如何更有亲和力的与客户沟通。

衣邦人的理念与犀牛智造有共通之处,在以销定产上也是采用智能预测方式,通过近几年在智能定制上积累的用户数据,对商务人士核心聚焦的码数比较清楚,而且能够提前预测客户需要哪些类型的款式。因此,接到订单只需要生产已知的码数,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就能让客户拿货。

在对工厂进行数字化赋能上,衣邦人成立之初就在构建云裁剪系统,以打通从客户订单端到工厂端的全流程。也就是说,订单可以直接在云端生产裁片,然后直接下发到智能裁床,进而实时监测订单的流向,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进行监控,同时,工厂也能实时了解订单情况,知道订单数量,然后安排多少产能去跟踪这些订单。

同时,云裁剪解决CAD制版和裁剪的问题,可以允许客户获得更多服务的定制细节选择。

云裁剪对应两大应用场景,一类是从来没有做过定制的工厂,比如原来是成衣厂,对接云裁剪平台,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定制生产线的部署。对于已经有一定按件定制经验的工厂,云裁剪平台可以帮助它做得更快、成本更节约、品质更可控。

最后的话

当前,新技术革命正推动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动力系统、组织形态发生趋势性变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应用服务端向制造端下沉,数字经济正在加速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延伸,以数字驱动产业全链路升级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所信。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服装鞋帽纺织品占中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25%。完备的制造体系、消费互联网的深刻沉淀,使得纺织服装行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具备显著的基础优势。

无论是犀牛智造还是天创时尚、衣邦人等企业以纺织服装为切入点探索的新制造,都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同和的时代潮流下的一次实验。

新制造是一个新赛道,融合了需求与生产的新范式,新制造的重点在于“新”不在于制造,如何把中国两大优势产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起来,将消费者需求和生产制造真正打通,用数据来指导生产“以销定产”,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浪费,这一个全新的探索。

犀牛智造先自己踏实扎进传统制造行钻研了3年,建设一个新制造试验田。这里面需要研发系统和算法,让产线和产线之间,工厂和工厂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做到*配置,而这个过程中不止是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长期主义精神。

技术出生的闵万里,关于C2M模式当下遇到的难点与挑战的答案更加具体,简单总结为两点,一个是语言体系,另一个是内部“导航员”问题。

“任何一个新技术在向一个成熟产业进行渗透时,我认为首要面对的挑战是把语言体系对准。”闵万里介绍,技术人之间常用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词汇,是专业技术语言,这不能用在跟车间里的沟通中,因此,要先把语言体系捋顺,技术服务于行业痛点,技术人用适合于在车间里沟通的语言才能降低沟通成本和避免信息不对称。

另外,产业专家需要更加积极的敞开心扉,向技术人员介绍行业痛点,有时候一个岗位的痛点并不见得是企业痛点,但放在整个行业里就是一个痛点。因此,在这些细节问题上,需要专家做好产业导航员,把靶子引导到正确阵地上。

综上,传统制造领域智能化转型注定是一场从头到脚的刷新,不可置之不理,但也不可操之过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